陳 衡
近幾年來,高考作文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重在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去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而從學生的寫作現狀來看,不少學生看著作文題,半天不知從何立意。或者勉勉強強湊足800字,生拉硬扯,思路混亂,說理膚淺等等。因此,在高中階段,我們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寫作思維訓練。而思維導圖憑借其形象性、直觀性,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正確地審題、構思、論證,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
所謂思維導圖,指的是一種運用圖表和文字,直觀呈現主題和各級節點之間隸屬關系的圖像式思維工具。它具有“直觀性地呈現大腦分析思考的動態趨向”“層級性地體現主題與各節點的關系”“邏輯性地再現分析思考的條理和過程”等特點。
學生的個體差異決定了他們在觀察生活,思考事件,以及面對不同對象時的感情、看法、立場、態度有所不同。而思維導圖能讓這些不同變得具體可視。學生在寫作前繪制思維導圖,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和構思,用主題詞和層級隸屬關系圖標的形式,直觀地呈現給教師,有利于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同時,他們還可以通過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準確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把握寫作重點。
如2017年全國卷Ⅰ高考作文: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
題目指令之一是“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關聯”。這十二個關鍵詞涵蓋了經濟、文化、民生、科技、環保、城鄉、出行、購物等方面,都指向對中國的認識,審題時需找出這些關鍵詞之間的邏輯關系,有機整合,對其進行分類處理。在繪制思維導圖時,首先要確定主題,即“中國”。然后以此為中心,多方位、多層次地輻射開去。結合材料中的關鍵詞,我們可以分類提煉出四個子主題,即“古老文明的傳統中國”“高科技的現代開放中國”“鮮明文化特色的中國”“面臨挑戰的中國”。其次,材料中的十二個關鍵詞作為思維導圖中的節點,對應分布在每個子主題之下,材料中“有機的關聯”就通過思維導圖這一工具直觀清晰地呈現出來了。我們可以聚焦一點,選擇其中一個角度立意構思,也可以綜合多點,全面分析論證。
高考作文命題強調“人人有話說”。在此背景下,如何將“話”說得好,說得透,說得獨特,說得清晰,是我們的寫作訓練重點之一。而繪制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思考材料,理清材料之間的邏輯層級關系,從而調動他們思維的創造性,培養思維的條理性。還可以由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共同繪制思維導圖,從而更好地激發他們寫作的積極性,讓寫作更有深度和廣度。
如2018年深圳“一模”作文:在某景點,一對外國夫婦和一對中國夫婦在長椅上坐著休息,他們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在一邊玩耍,一不小心兩個小孩都摔倒哭了起來。外國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沒有聽到看到;中國父母忙上前把兩個孩子都扶起來并輕言安慰。這對外國父母對中國父母很不滿地說:“就應該讓孩子自己爬起來。你們把他扶起來,只會造成孩子對周圍人的依賴!”中國父母也非常生氣,回答說:“你們這樣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會很受傷,他會怎么看這個世界!”他們的爭執引來很多人圍觀,大家議論紛紛。這場育兒理念沖突的背后,卻有著深層文化因素。對這種沖突,你會有怎樣的理解或感悟?產生了怎樣的聯想與思考?
在實際寫作中,很多學生忽略了材料中的任務要求,僅從中西方育兒理念差異做出簡單的是非判斷,沒有深入挖掘育兒理念沖突背后的中西文化因素;另一方面,有些學生雖也提到造成這種育兒理念沖突背后的文化因素,但對“文化”這一概念的理解卻模糊不清,不能從多個層面多個角度挖掘。基于此,在寫作構思中,我們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厘清“育兒理念沖突”與“文化因素”二者之間的關系,緊扣文化的角度去發散思維,從不同的方面對這一事件深入剖析。首先,要明確“文化”的定義。其次,由“文化”的定義生發開去,進一步明確文化因素的范疇,包括學說思想、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規范、律法、制度、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等。從而通過思維導圖這一直觀的圖像式思維工具,迅速打開寫作思路,清晰準確地找到寫作構思的切入點,從中擇其感悟最深,最容易出彩的角度說深說透。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雖然整體審題難度降低,但非常注重考查學生的思辨能力。因此,一篇議論文論證是否深刻有力,分析是否充分有理,便成了衡量作文質量的重要標志。很多學生也明白寫作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但苦于不知道如何去落實提高。其實,我們不妨以思維導圖為抓手,帶動學生對作文材料的理解和思考,從而對材料進行全面深刻的分析論證。
如2016年廣州“二模”作文:球星大黎以隊長身份帶領球隊為北興俱樂部贏得了賽季冠軍,他與俱樂部的合同也已到期,競爭對手南旺俱樂部以更高的待遇力邀他加盟……此事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北興俱樂部、南旺俱樂部、北興俱樂部的球迷和大黎均遭到了非議。請你從四方中選擇一方,寫一篇文章回應人們的非議,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材料的核心事件是“大黎贏得賽季冠軍后,轉會到競爭對手南旺俱樂部,因而受到北興俱樂部球迷的責罵”,如果選擇從大黎這方來回應非議,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對事件層層剖析。
首先,確定中心觀點,“大黎轉會對手俱樂部,受球員責罵不應該”。然后,使用因果推論法分析:大黎與前隊友合力奮戰贏得冠軍,無愧前俱樂部栽培;與前俱樂部合約已到期,另擇東家合法合情合理;每個人都有權選擇發展道路,找到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另一方面,通過思維導圖,還可以由“大黎轉會”一事生發開去,聯系生活中類似事件,使用歸謬法來論證。假設對方觀點“大黎轉會對手俱樂部應該受責罵”正確,那么人們平時跳槽尋找更多機會也該罵,辭職自己創業該罵,不甘現狀勇于突破也該罵。顯然,這種結論是站不住腳的,由此反過來證明對方觀點的不合理性,從而進一步增強自己觀點的可信度和說服力,即“大黎轉會對手俱樂部,不應該受球迷責罵”。總之,借助思維導圖,我們可以在論證的過程中,緊緊扣住中心,多角度多層次地對事件進行剖析,理清其中的種種邏輯關系,使論證思路更清晰,使分析說理更縝密。
綜上所述,一篇優秀的高中議論文離不開準確的審題立意、巧妙的行文構思和深刻有力的論證說理,其中,思維是寫作過程的核心。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它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發散思維拓寬思路,聚合思維深刻說透,讓我們的寫作更加得心應手,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