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和平 馬延利
議論文作文教學對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很多學生卻反映自己寫作時文思枯竭,無從下筆,即便歷盡千辛寫得一篇,也深感隔靴搔癢,徒勞無功。那么,如何通過作文教學打開學生的思維暗箱,開啟他們的寫作智慧呢?
議論文是思維品質上綻放的理性花朵,從某種意義上說,一篇議論文習作散發的理性之光就是學生思維品質的外在投射,因此,“思維發展與提升”作為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成為提升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推動器。
2014年四川卷的高考作文命題材料“人,只有在自己站起來之后,這個世界才能屬于他。這句話引發了你哪些思考?”關鍵詞明確,句式簡潔,貼近生活,有利于學生學習如何用拓展思維構思作文,因此,從2015年開始筆者就以此為例,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嘗試各種思維模式的訓練,尤其在最近的一次作文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現將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橫向思維是一種由此及彼、類比聯想的思維方法,即由一個原點出發,聯想到性質與之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多側面、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問題,如果學生在構思時立足橫向思維,讓聯想順勢鋪展開來,就有可能寫就一篇搖曳多姿,豐富多彩的佳作。
1.類比聯想,由此及彼,拓展思維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做事如此,寫文章也是如此,橫向思維卻是打開思維暗箱,破解思維凝滯的智慧之鑰。以“站起來”作文指導為例,采用橫向式思維,可以啟發學生如此展開類比聯想:
(1)聯想與之有關的物。①動物:許多植食動物初來人世,就得在短時間內站起來;馬的一生都在站立,以迅速躲避天敵等。②植物:青松站立于懸崖,紅梅站立于寒冬,紅柳站立于沙漠,白楊站立于戈壁,勁竹站立于狂風等。③建筑:寺廟站立于山頂,以汲取天地之靈氣;建筑傾斜,危樓四起,施工者應讓良心站起來。
(2)聯想與之有關的人。盤古站起來開天辟地,女媧站起來補天裂,人類站起來直立行走,腦癱詩人余秀華寫“站”著的詩歌,國歌起句以“起來”鼓舞民族勇氣,士兵站崗在邊疆,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等。
正所謂“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如此類比聯想,橫向拓展,作文的開頭段豈不一揮而就?
2.化實為虛,多例呈現,增加厚度
高考作文有實有虛,遇到實題,如果只就實論實,作文必然會呆板膚淺,唯有采取化實為虛之法,多例呈現,方能揭示本質意義,增加文章厚度。以“站起來”作文為例,“站起來”表面上實指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實際上則虛指一種精神,一種品質。就此啟發學生采用橫向式思維,可以如此展開聯想:
(1)身體殘疾,精神站立者:史鐵生、霍金、廖智等。
(2)物質貧困,精神站立者:孔子、杜甫、曹雪芹等。
(3)面對艱難困苦“站起來”的人:勾踐、塞罕壩人、鐘楊等。
(4)面對羞辱(或屈辱)“站起來”的人:漢武帝、魯迅、中華民族等。
(5)面對壓力挑戰“站起來”的人:燭之武、馬云、任正非等。
(6)面對責任重擔“站起來”的人:韓愈、李大釗、當代青年等。
(7)面對機遇理想“站起來”的人:姜子牙、霍去病、董明珠等。
(8)面對道德良知“站起來”的人:范仲淹、林則徐、見義勇為呂保民等。
如果進一步化實為虛,由此及彼,那么“站起來”的虛指義會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是經濟上“獨立起來”,心智上“成熟起來”,人格上“健全起來”,精神上“自由起來”,態度上“端正起來”,學習上“自主起來”,科技上“創新起來”,生命奠基“堅實起來”,文化文明“傳承起來”,民族國家“自強起來”…… 一粒種子,一條小狗,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都應該站起來。
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如此多側面、多角度聯想典型人物和事例,議論文的論據豈不信手拈來,數不勝數?
逆向思維,也稱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循規蹈矩的思維解決問題雖然簡單,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而逆向思維卻能夠克服思維定勢,破除由經驗和習慣造成的僵化的認識模式。以“站起來”作文教學為例,采用逆向式思維,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反其道而思之”,從“站”的對立面來思考問題:
1.聯想“站”的對立面“坐”。(1)坐井觀天,無視野的例證:青蛙、清政府、柯達破產等。(2)坐而論道,不實踐的例證:馬謖、趙括、魏晉清談等。(3)坐享其成,不獨立的例證:啃老族、拜金女、中國式巨嬰等。(4)坐以待斃,不努力的例證:李煜、劉禪等。(5)坐吃山空,不奮進的例證:杜子春,眾多末代君主等。
2.聯想“站”的對立面“跪”。有道是“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生”,但中國歷史上卻不乏跪著的人,如麻木愚昧的奴才、奴隸;汲汲于富貴、營營于虛名者;賣主求榮賣國者、漢奸等。
3.聯想“站”的對立面“躺”。躺著的是死人,是病人,是懶漢,是嬰兒等。
4.聯想“站”的對立面“縮”。(1)面對他人災難,路人冷漠退縮,致使道德淪陷;(2)面對國家危難,隱士逃遁退居,導致社會責任落空等。
可以說逆向思維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它的創新性不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寬度,讓他們更加全面地認識問題,還能給人出人意料、耳目一新的感覺。
橫向思維和逆向思維雖然有利于開啟思維通道,拓展思維寬度,但相對散漫無序,這就需要聚焦邏輯思維,強化推理深度。
通訊模塊電路中S1為撥碼開關,當碼位為00時為固定周期傳輸,即每隔2 min采集一次數據并傳輸。當碼位選擇01時為變周期數據傳輸。微控制器檢測當前周期環境數據后,與上一周期數據進行對比,如果差值小于設定閥值,則當前周期不發送數據。如果超過設定閥值,則將變化的參數發送到路由節點。上位機如果未收到本周期某一節點數據,則默認當前周期該節點環境參數未有大的改變,使用上一周期檢測值為本周期環境參數值,減少數據傳輸過程中的能耗。檢測器器變周期數據傳輸機制工作流程圖如圖5所示。
邏輯思維是人的認識的高級階段,只有經過邏輯思維,才能達到對具體對象本質規律的把握,進而認識客觀世界。以“站起來”作文教學為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應通過四個步驟讓學生逐步實現完整的思維過程。
第一,理解概念,思考什么是“站起來”。此問題在上文橫向思維和逆向思維的訓練中已闡釋,此處不再贅述。
第二,解釋原因,思考為什么要“站起來”。針對此問題,學生會迅速摘錄命題材料中的句子回答——“因為這個世界會屬于他。”師生進一步做以下交流:
師:“他的世界”會是什么?
生:“他的世界”是文學世界;是自然世界;是音樂世界,舞蹈世界;是體壇,商界,政界;是班級,學校,公司;是家庭,家族,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世界。
師:什么是“屬于他”?
生:“屬于他”就是實現終極目標,他會在這樣的世界里取得成績,成就高峰;得到接納、認同、尊重,贏得掌聲;他會獲得身心的自由自主;他甚至會改變、主宰這個世界。
第三,解決問題,思考怎樣“站起來”。學生的回答有:
1.不退縮,勇敢地站起來;不猶豫,堅定地站起來;不懦弱,自信地站起來;不卑微,高貴地站起來;站就要繃緊自己的雙腿,扶正自己的腰桿,挺直自己的脊梁。
2.肉身的站立,也許只需一瞬,你便可以從沙發上跳起,立得筆直。而精神的站立,你需要悉心磨礪,銳意進取,獨立思考,理性分析。
學生如能將以上三點思考篩選整合,梳理歸納,進而有邏輯性地表達,也不失為一篇很有思考力的作文。
第四,縱向跳躍,遞進式思考。學生在思考作文時如能將命題材料的觀點和已有的知識聯系起來,致力于觀點的遞進性以及漸變的聯系過程,思維的推理能力必然會一步步深入,以“站起來”作文教學為例,學生在練筆時就寫下了許多彰顯理性思考的精妙之語,如:
1.只有站起來,才有足夠高度,讓世界看見你;只有站起來,才能擁有話語權,與世界平等對話;也只有站起來俯瞰世界,世界之大,才皆在腳下。你看世界的角度決定了世界給你的溫度。
2.欲立己,當站起,站得穩;欲樹人,當站起,站得直;欲安邦,當站起,站得高。
3.站立是迎接人生的態度,是開拓前路的基礎。人只有站立起來,才能闊步前進,去仰望世界之巔,俯瞰世界之大。讓身軀站立,方可觀天地;讓靈魂站立,亦可走天涯;讓精神站立,則可強天下。
這種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必然會讓作文觀點入木三分,一針見血,呈現出階梯式思考的理性之美。
辯證思維是全面地、客觀地、本質地分析事物自身的矛盾的一種思維方式,它是人類思維的最高形態,辯證能力的強弱直接反映著學生思維水平的高低。有些學生的作文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便遇到瓶頸,止步不前,這與其辯證思維的品質與能力不能得到進一步提升有極大關系,因此在議論文作文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以“站起來”作文指導為例,在課堂上我做了如下引導:
師:我們一定要“站起來”嗎?
生:不一定。柔弱勝剛強,有時候低頭屈服也是一種智慧;當然,蟄伏是為了更好地爆發,應始終記得,終有一天你要站起來。
師:我們應該在任何情況下都勇敢堅毅地“站起來”嗎?
生:“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站起來不是沖動冒進,也不是盲目跟風,而是審時度勢,把握時機,理智起身。
師:“站起來”后這個世界就會屬于我們嗎?
生:“站起來”后這個世界未必會屬于我們,只有站對時機,站對地點,站在高處,站穩身姿,才有可能看到絕美風景。
師:如果倒下去又會怎樣?
生:倒下去又何妨?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后會更堅定、更成熟地站起來。
就在教師一步步的“逼問”過程中,學生擺脫了“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邏輯思維的束縛,讓思維能力獲得了突破性提升,站在了思維的至高點。
不得不說,作文教學中的思維發展與提升訓練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遵循由簡到繁,由運用單一方法到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的規律。本文僅以“站起來”作文教學指導為例,顯然只是淺嘗輒止,只有在平時作文教學時反復訓練,才能不斷強化、發展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能力,讓橫向思維、逆向思維、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成為思考問題的一種習慣性思維方式,才能讓學生寫出有創意、有深度的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