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內容,尤其是新課程對語文教學內容和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也應該加入新的元素和方式。為此本文將對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展開作文教學進行案例分析,以使小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的含義,具備更好的作文寫作技能和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
一、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忽視了作文的教學。比如認為小學生年齡還小,并不具備文學創作的能力等。在作文的教學中主要是以簡單的寫作教學為主,很少會讓學生理解寫作的內在含義。為此本文將對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案例展開分析,提出提高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的質量的建議。
二、 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面臨的難題
(一) 小學生對作文寫作沒有興趣
當前有些小學生不喜歡寫作文,甚至在寫日記上的興趣都很低。比如有的小學生認為寫作文沒有意義,不知道寫什么。日記每天都寫,寫的內容基本上也都相似,久而久之就對寫東西這件事情失去了興趣。其實小學生本身對故事的興趣很大,造成其不愿意成為一個“造故事的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教師在作文課堂教學中,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有的教師在作文課的時候,只是簡單地給出作文的寫作主題,之后就讓學生自己去寫,不進行寫作之前的興趣引導,以及主題分析,讓學生全憑自己的理解進行寫作。當學生寫作完成后,其實自己對作文的質量并不清楚,只能等著老師的批閱。而很多小學語文老師,對學生作文的批閱,只是簡單地進行優、良的評定,寫得不好的學生就寫上“閱”,很少會將學生作文中的不足以及出彩之處進行點評。以至于很多學生寫了作文,但實際上并不知道自己沒有獲得老師優、良評價的原因。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學生逐漸對寫作文失去了興趣。
(二) 缺乏閱讀的習慣和興趣
當前很多學校都提倡讓小學生閱讀名著,相對于之前,小學生的閱讀量的確得到了提升。然而有些小學生其實并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甚至有些小學生對閱讀并不感興趣。閱讀是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的良好渠道,如果小學生對閱讀文學作品都沒有興趣,更別說自己進行作文的創作。造成這一難題存在的原因,一是因為教師和家長沒有為學生推薦合適的書籍,認為只要是名著就應該讓小學生看;二是因為缺乏對小學生閱讀的陪伴,小學生的年齡和知識水平,決定了小學難以很好地理解名著的內容,所以沒有教師和家長的講解,小學生很難讀懂這些名著。因為缺乏對書籍的興趣,再加上自己根本看不懂書籍內容,小學生自然對閱讀缺乏興趣。
三、 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改善策略
(一) 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對小學生來說,培養其寫作興趣,在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中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因為只有當小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才能愛上寫作,愿意寫作。想要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創新當前的作文課堂教學方式。比如人教版五年級語文《口語交際·習作二》,是讓小學生根據一個情景來回憶自己的童年,借鑒《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來說出自己發現的一些趣事。很顯然,這篇作文的主題和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很緊密,那么教師就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法。可以帶領學生走到生活實際中,讓學生通過自己所見所聞回憶童年的發現;將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做成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將小學生經常玩的玩具作為教學道具,讓學生回憶童年。之后,教師再進行寫作之前的引導,幫助學生梳理好寫作思路。再比如人教版五年級語文《口語交際·習作五》,是讓學生將課本內容改編成情景劇,那么教師就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教師可以先將一篇課文進行改編,通過對這篇課文情景的創建,使學生大概了解如何將課文改編為情景對話。通過情景教學,小學生會發現作文并不是枯燥無味的,而且自己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將課文改編成自己喜歡的故事再呈現出來,這對小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非常有幫助。
(二) 通過陪伴閱讀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質量
除了課下學生的自主閱讀之外,教師可以每周專門用一節課或者兩節課和學生一起進行書籍的閱讀。比如在讀《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的時候,小說的開頭部分教師就可以先帶領學生一起閱讀。一是通過教師對故事背景和大綱的講解,讓小學生對這本書的內容產生興趣;二來是讓學生適應這本書的語言表達方式——《三國演義》并非完全白話文,小學生讀起來會有些吃力,如果前期有老師的解釋和帶領,學生再自己讀會容易很多。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家長配合閱讀。比如睡前家長可以陪小學生閱讀一篇小文章,或者周末的時候抽出時間和學生一起讀書。家長的陪伴不僅可以讓小學生感受到父母的愛,還能激發其閱讀的興趣,從父母處獲得一些延伸的知識。
(三) 加強對學生作文的評價
作文評價是讓小學生了解自己寫作水平的主要方式,因此不可簡化。首先,除了優、良的評價之外,教師要寫出給出評價的理由。比如,對小學生作文評價是優,就要寫出這篇作文中有哪些出彩之處,哪些句子寫得好,整體的結構如何等等;如果小學生作文寫得不好,教師就更應該指出其不足之處,是修辭手法出錯,還是結構有問題,或者用詞用的不對等。當然,在指出這些不足后,還應該寫上改善的方法。其次,通過評價來激勵小學生寫作興趣。無論自己的作文寫得好還是不好,小學生都很渴望得到老師的鼓勵和關注。因此除了評價之外,還可以寫一些鼓勵的話語,激發小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再次,教師可以讓小學生互相評價。比如,在教師評價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同桌兩人相互交換作文,根據對方的想法和教師的評價內容,來討論作文中需要改善的地方。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寫出一篇更好的作文來,下次再寫作的時候,學生就會注意到上次作文中的不足。
四、 結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一直都令小學語文教師比較頭疼,小學生認知水平有限,作文教學很難展開。此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先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小學生在對書中故事感興趣的情況下,產生創作的欲望。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也十分重要,認真而具備鼓勵性的評價,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作文寫作水平,找到提升寫作質量的方法,激發小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乃君.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2]田丹.小學語文第二學段活動作文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6.
[3]莫玉香.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楊麗娟,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臺商投資區金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