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提升新時代師生政治隊伍建設的質量,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了解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提出了通過樹立“三勢”“三因”的基本理念、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來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注重學生本位,通過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社會環境來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完成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發展的新時代,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精神世界也越來越開闊,思想碰撞尤為激烈,人們的三觀也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已經成為熱點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從各個視角出發,現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來解決問題。
一、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大學生的思想現狀能有效地反映新時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大學生自主意識強烈,追求優先追求自我價值,張揚自信,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對學校、家庭、社會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規定敢于提出質疑,能夠把握自己的話語權,提高自身的價值;另一方面大學生多為利己主義、實用主義,自私,集體觀念淡薄,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沒有經歷過風浪,常常因為一點兒小事就受挫而感覺到人生毫無意義,這也就造成了大學生責任意識淡薄,沒辦法擔起身上的責任,更無法理解職責所在。在政治方面,大學生具有明顯實用、功利的特點,對政治淡漠,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只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甚至對于政治更是敷衍了事。
二、 新時代高校政治教育創新的途徑
(一) 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高尚的師德,熱愛學生培養學生團隊意識,這也要求教師要有團隊意識,建立健康向上的教育隊伍對建設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尤為重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教導祖國花朵的神圣使命,教師是祖國未來花朵的引路者,是先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傳播者,教師為人類新時代的發展創造了更有用的價值,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深入的和學生進行交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好的引路人才有好的追隨者。
(二) 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擇校而居。環境不僅僅能影響一個人,更能改變一個人。好學校,好的校園環境,能夠給學生帶來集體上進的氛圍,這才是學生獲得的最大好處。營造好的校園環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提供了有利的基礎。好的校園環境是在法律、道德兩大手段的約束下形成的具有獨特性的校園文化,幫助高校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校園生活中不僅僅重視理論,更應該重視實踐,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開展座談會,組織學生參觀旅游,學習紅色政治先進思想,在實踐和理論的結合下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質。社會環境更是如此,在道德、法律、政府三方面對社會環境進行凈化,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影響、引導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三)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要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本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展現學生的個性,改變以往一味灌輸知識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自己探索,自己思考來實現自身的價值。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學生的思想得到有機統一,實現高校和個人的和諧發展,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課堂上,多一些思考,多一些互動,少一些灌輸,將教師本位的課堂改變為以學生為本位的課堂,將枯燥的課堂升級為思想碰撞的殿堂。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樹立“三勢”和“三因”的基本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從“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的“三勢”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三因”,體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發展的深刻性以及內涵性。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層不變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而不斷更新變化的。
三、 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主義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提高高校學子思想道德素質為目的的,正因為如此,在創新過程中考慮學生的實際狀況是必不可少的,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在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觀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探索能力,培養全方位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勇,陳蕾,陳旻.立德樹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4):9-14.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3]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 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報,2013-08-21(1).
作者簡介:
劉超,河北省廊坊市,廊坊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