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筱婧
[提要] 我國政府提出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的口號,著力實現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和運輸系統的特定部署的建設。本文梳理綠色經濟的概念,分析綠色經濟與環境法的關系,提出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的環境政策。明確綠色經濟的概念,從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意義轉向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的環境法政策安排,這是一個從內部和內部進行的過程,有利于將綠色經濟變為現實。
關鍵詞:綠色經濟;綠色發展;環境法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1月30日
皮爾斯首先提出了“綠色經濟”的概念:從社會及其生態條件的角度倡導建立“廉價經濟”,經濟發展必須能夠為自然環境和人類所承受。今天,綠色經濟的發展作為對金融危機、經濟衰退、環境退化和氣候變化等多重危機的重要反應,已經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為了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我們還需要做更深入的工作。下面將具體分析綠色經濟的主要內容和與環境法的聯系,分析我國綠色經濟建設的現狀和發展目標。探討中國致力于發展綠色經濟的主要原因,分析環境法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的方法和策略。
(一)何謂綠色經濟
1、綠色經濟的內涵。綠色經濟尚未形成統一認同的內涵和外延。狹義的環保產業只包括環保產品、資源綜合利用、環保服務和清潔產品;廣泛的綠色經濟,除上述行業和部門外,還包括消費和政府采購、綠色貿易和除生產以外的其他綠色系統和行為,如金融、綠色稅收和金融,以及綠色會計和審計。
具體來說綠色經濟有兩種含義:第一是指經濟要環保。綠色經濟實際上是一個廣泛的概念;第二個含義是,環境保護活動帶來的經濟效益。這些環保活動具有內在的經濟可行性,是我們經濟增長的源泉,綠色可以賺錢。美國耶魯大學的Daniel Esti教授和Andrew Winston教授在 《從綠色到金色-智能企業如何利用環境戰略建立競爭優勢》一書中指出:“為什么通用電氣、索尼、豐田、沃爾瑪,全球最大、最棘手、最賺錢的公司現在都在談論環保?(因為)聰明的公司將通過戰略管理環境挑戰獲得競爭優勢?!彼麄冋J為:“從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將帶來真正的好處。在過去的40年中,越來越多的公司發現了靈活管理綠浪壓力的潛在好處?!?/p>
2、綠色經濟的特征。綠色經濟具有以人為本的特征。雖然我們如今宇宙飛船已經把人類活動拓展到外層空間,但人類主要的經濟活動仍然處于地球自然環境生態系統內。因此,一定不能打破平衡,超過這個環境容量的臨界點。可持續綠色經濟要求建立與自然接近的生態技術、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保護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最后,綠色經濟追求基于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經濟效益,是三種效益的統一行為內容。
(二)環境法與綠色經濟關聯分析。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結構和制度變遷是影響經濟效率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沙掷m發展特別強調制度因素在維持長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環境、經濟和社會三維復合系統的健康運行。人們普遍認為,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失靈,表現為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所謂市場失靈,是指市場機制存在的某些障礙,導致環境資源配置效率低下;所謂的政府失靈意味著政府作為環保負責人,無法有效防止市場失靈。使環境資源的分配更加低效和公平,主要表現在政策失誤和管理失敗。
(一)我國的綠色發展規劃?!笆晃濉币巹潱?006~2010)——向綠色發展轉型的開始:建議節約資源作為國家基本政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十二五”規劃(2011~2015)——綠色發展成為主旋律:提出以綠色發展為生態建設的原則。
“十三五”規劃(2016~2020)——創建綠色經濟的升級版本:提出綠色發展的基本理念,讓綠色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中國“十三五”經濟發展的重要轉型期,綠色發展已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增長和升級的新動力?!笆濉逼陂g,綠色經濟建設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如建立激勵相容的綠色改革機制;基于綠色賬戶核算,綠色規劃系統是為綠色發展提供頂層設計的框架;完善綠色監管體系,提高綠色信息的有效性,增強政府部門的綠色監管能力;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技術和產業發展,繼續加強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的控制,促進公眾有序參與等。
目前,中國的增長動能處于破敗進行時和立新未完成時并行,新舊未完成時,新舊增長動力能否順利銜接,經濟能否順利換擋,經濟增長質量能否升級到更高水平取決于能否實現增長動力的“云舊換新”,也就是——踐行綠色發展。
(二)面臨的困境。就資源而言,中國重要礦產資源的外部依賴性正在迅速上升,2/3的城市缺水,110個城市嚴重缺水,耕地面積接近18億畝。就環境而言,一些重點江河流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城市霧霾天氣增加,環境群體事件(指環境污染導致當地居民生活環境惡化,在與地方政府和企業談判失敗的情況下,發生了大規??棺h和抗議活動。)頻發;就生態情況而言,土壤侵蝕面積占全國土地面積的37%。但是,中國維持高GDP增長壓力,技術創新力度薄弱,路徑依賴性廣泛的發展模式等問題已成為綠色發展的制約因素。中國不能一成不變地抄襲國外綠色改革模式,只能走一條特殊的綠色發展道路來適應新常態經濟。
2003年1月28日,浙江省成為海南、吉林、黑龍江、福建之后第五個開展生態建設的試點省。浙江省生態建設的總目標是:經過20多年的努力,浙江已經建成了一個相對生態經濟,和諧的生態家園和繁榮的生態文化。具有較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省份最終建成了“綠色浙江”。綠色浙江主要包括三個有機組成部分:綠色文化、綠色環境和綠色生態。首先,綠色文化建設。浙江省已逐步形成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意味著保護生產力。不關注生態的政府不是一個清醒的政府。不重視學生的領導是無能的領導者。一家不重視生態的公司是一家沒有希望的公司。全省各類媒體進行了一系列宣傳和組織“十月陽光-創造生態省,創造綠色浙江”大型直播電視活動,加快“綠色企業”、“綠色社區”和“綠色學?!钡陌l展,培育公眾環境意識;環境違法行為的實施得到了回報和報道,并建立了公眾參與華寧管理和監督的渠道。其次,綠色環境建設。浙江省不斷加大生態建設的投入和環境治理的力度,使城市環境生態惡化總態勢得到明顯好轉,在環境建設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最后,綠色經濟建設。也就是說,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的生態經濟系統,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有了良好的基礎,為生態省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支撐。浙江省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增長方式已從數量擴張轉向加速質的提升。廣泛推行清潔生產,建成11個省級農業高新技術教師園區和2,204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在生態旅游和生態農業建設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如今,20年生態建設計劃的一半多時間已經過去,浙江省的成就顯而易見。綠色經濟要想取得發展,綠色理念要想得到真正的落實,離不開綠色文化、綠色環境的相輔相成,通過分析浙江省綠色發展模式,為我們思考環境法如何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如何制定打造綠色經濟的環境政策帶來深刻啟示。
(一)完善綠色發展專門立法。中國有大量涉及綠色發展的立法。在自然資源和生態保護方面,有林業法和草原法。有“節約能源法”和“循環經濟促進法”等。但是,這些法律法規不僅存在內容滯后和正規發展等問題,相對原則性和簡單性的規定,而且缺乏綠色發展的立法理念。在國際舞臺上,許多國家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建立了新的法律體系。例如,韓國在2010年頒布的“綠色增長基本法”和法國2014年促進綠色增長的能源轉型法案。當然,中國的綠色發展仍處于政策探索階段,遠非特殊立法的要求,但我們可以借鑒。
(二)加強環境宣傳教育。發展綠色經濟不僅需要環境法律制度的支持,還需要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加強生態文明意識,培養全民的環保意識勢在必行。弘揚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等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組織生態文明教育活動,使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深入到每個公民的意識中。
(三)加強生態環境執法監管。執法必須是法律體系中最重要的環節。嚴格執行環境法律制度已成為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促進綠色發展的關鍵。提高執法人員的專業素質,通過現代信息披露使環境執法活動公平透明,執法人員可以積極接受社會團體和大眾傳媒的監督,從而使綠色經濟有效發展得到保障。
綠色經濟的制定需要一個合理的環境保護體系來保護它。均衡的經濟是一種合理保護有益于人類健康的資源、能源和經濟發展的方式。中國應抓住生態化、知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機遇,改變現有的非可持續黑色經濟,資源消耗嚴重,環境污染嚴重。建立健全生態經濟發展體系,充分發揮環境法在綠色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1]周珂.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法制理念更新[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4.2.
[2]徐祥民,高益民.從生態文明的要求看環境法的修改[J].中州學刊,2008.2.
[3]王曦.建設生態文明需要以立法克服資源環境管理中的“政府失靈”[J].中州學刊,2008.2.
[4]呂忠梅.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思考[J].法學雜志,2014.5.
[5]徐祥民.從現代環境法的發展階段看循環型社會法的特點[J].學海,2007.1.
[6]劉愛軍.生態文明建設對環境法理論變革的影響[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3.
[7]呂忠梅.論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決策法律機制[J].中國法學,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