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摘要:2016年5月,金融業等行業全部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營業稅已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營改增稅制改革也對金融業產生了具大的影響。基金行業屬于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為例,探討“營改增”對私募基金公司財務管理的影響,并針對存在的影響相應提出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私募基金公司財務管理;影響與對策
一、“營改增”概念及相關政策梳理
(一)“營改增”概念
“營改增”,顧名思義就是對原繳納營業稅應稅項目改成了繳納增值稅。營改增后由營業稅的“價內稅”變為了增值稅的“價外稅”,可以解決重復征稅、不能抵扣等弊端,起到降低公司成本、緩解公司壓力等作用。然而,在國家所提出的新型營改增的稅收政策之后,公司財務管理人員應加強相關政策法規的學習,積極面對營改增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推動公司適應國家營改增的財務管理政策,對營改增所帶來的重大影響做出相應的對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公司穩定、健康、高效的發展。
(二)“營改增”相關政策梳理
1. 2016年3月24日,出臺《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 36號),發布《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方法》及其細則,決定從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標志業金融業開啟營改增試點的征程。
2. 2016年12月21日,出臺《關于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對36號文件發布后,有關金融等行業在征稅執行過程中的多個重點問題,做出了明確補充規定。
3. 2017年1月10日,出臺《關于資管產品增值稅政策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稅[2017]2號),對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以資管產品管理人為增值稅納稅人,做出補充規定。
4. 2017年6月30日,出臺《關于資管產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7] 56號),就資管產品管理人及資管產品發生的運營業務和其他業務增值稅應稅行為做出明確規定。
二、“營改增”對私募基金公司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稅務的影響
1.私募基金公司增值稅影響
私募基金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收取基金管理費、業績報酬提成、咨詢(技術)服務費、投資收益等。管理費收入、業務報酬提成、咨詢(技術)服務費收入按金融服務6%(一般納稅人)或簡易征收率3%(小規模納稅人)計算繳納增值稅。投資收益如果是債權性投資所帶來的投資收益(如金融債券利息收入),按不含稅利息收入的6%計算繳納增值稅,如果是進行投資時買賣金融商品產生的增值行為屬于“金融商品轉讓”,按照賣出價減買入價后的差額按3%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
“營改增”前,在繳納營業稅時,納稅主體不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統一按稅率5%征收,公司不僅要承擔不能扣除增值稅進項稅額的稅負,營業稅基于價內稅,營業稅在稅率和計稅基礎方面均體現出稅負較重,限制了公司的發展速度和盈利能力。
“營改增”后,增值稅納稅人有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種納稅主體。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稅率按6%計算銷項稅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銷項減去進項的差額為應納稅額。小規模納稅人按征收率3%繳納增值稅,沒有進項稅額。“營改增”改變了市場經濟交往中的價格體系,形成了增值稅進項和銷項的抵扣鏈條,實現增值稅能夠抵扣進項稅額的目的,保證稅收環節的一致性,進而有助于減輕基金行業的稅收壓力,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和發展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屬于一般納稅人的私募基金公司取得可以抵扣項目較少,公司的主要成本是人工成本這部分是沒有進項來抵扣,而可以抵扣的主要是系統、房租水電、技術(咨詢)服務、外包服務等成本費用,這部分成本費用的進項有限,這就給私募基金公司的財務管理帶來了新挑戰,如何更好的稅務籌劃,合理的運用營改增帶來的利好,都有待財務管理人員認真的去思考與解決。
2.資管產品的增值稅影響
“營改增”之前并沒有對資管產品進行征稅,“營改增”后財稅[2016]140號文中明確了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以資管產品管理人為增值稅納稅人,財稅[2017]56號文,明確規定資管產品管理人運營資管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暫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其他增值稅應稅行為(其他業務),按照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即一般計稅適用6%)。以上兩項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金公司的稅負力度,但從監管角度出發,對資產產品征稅符合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有利于遏制資管行業很多不規范的套利,保持資管行業的健康發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財稅[2017]56號文雖然列舉了資管產品的類別(如私募投資基金),但具體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合伙型私募投資基金等是否都屬于法規中規定的私募投資基金還存在界定比較模糊,那么也需要財務管理人員積極與稅務機關有效溝通,結合相關法律法規作出合理的判斷。
(二)會計核算的影響
1.私募基金公司會計核算方法的改變
《關于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的出臺,對增值稅會計處理進行了規范,其中包括相關業務的日常核算以及增值稅明細和專欄的設置,該規范體現了增值稅計稅過程。一般納稅人在會計處理中,需要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預交增值稅”、“待抵扣進項稅”、“待認證進項稅”、“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等明細科目,且增值稅的繳納和抵扣是循環的,如當期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差額為負數不足抵扣時,其中的不夠部分可以結轉到下個納稅期間繼續抵扣。相對而言,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會計處理則相對簡單,不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只需要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
不難看出,作為一般納稅人,根據該規范增加了私募基金公司的財務管理難度,不僅要對公司的各項業務嚴格區分,具體劃分收入類別,還要對各項成本費用分類統計,對所取得的原始憑證(如:發票、合同等)嚴格規范,特別是增值稅抵扣憑證的合法性、合規性,避免不必要的風險的損失。
2.資管產品會計核算方法的改變
隨著財稅[2016]140號文的規定,明確了增值稅納稅人,基金公司作為資管產品的管理人也既扣繳義務人,還需單獨并精確核算資管產品的增值稅,并為其代扣代繳。財稅[2017]56號文規定了資管產品的管理人應對資管產品運營業務和其他業務的銷售額和增值稅應納稅額進行分別核算,資管產品運營業務和其他業務未分別核算的不得適用簡易計稅方法。
(三)實際操作中的技術性問題
一是發票開具問題,實踐中私募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是不開具增值稅發票的,管理費是按每日基金凈值的比例計算提取,納稅時按計算所得申報,是否需要開具發票有待完善;二是保本與非保本的判定問題,如合同中約定了回購、抵押、差額補足等特定條款,屬于保本還是非保本;三是持有至到期不做為轉讓的適用性,如有些基金可能沒有有效期或有效期非常長,若持有期間發行方贖回或合同終止條件成立而強制贖回等是否屬于持有至到期。
三、“營改增”對私募基金公司財務管理影響的對策
“營改增”的實施,私募基金公司必須要積極掌握政策法規,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稅負成本的意識,進而在根本上增強公司的風險管理以及內部控制意識,完善公司的會計核算體系、優化財務流程,加強對稅務籌劃、內部控制、業務流程等的規劃,以推進“營改增”促使公司穩定、健康的發展。
(一)積極掌握政策法規,做好公司的稅務籌劃
1.私募基金公司財務管理人員要認真解讀“營改增”相關政策法規,掌握最新政策的變化,在進行增值稅納稅籌劃時,要考慮公司本身的業務活動和發展趨勢,靈活運用稅務政策,審時度勢選擇納稅主體為一般納稅人或小規模納稅人,以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2.已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的私募基金公司需要積極利用增值稅抵扣降低稅負成本,加強公司員工在辦理業務時需開具專用發票意識,采用正規化經驗,盡可能多的取得增值稅進項用以抵扣,降低公司成本投入;
3.財務管理人員與業務部門相對接,靈活運用稅收優惠政策,合理設計出公司產品方案,如:1)私募基金公司作為股權投資所取得的投資收益不屬于金融商品轉讓,故不需要繳納增值稅;2)合同中如沒有約定保本收益,可按非保本收益性質不需要繳納增值稅;3)財稅[2016]36號及財稅[2016]140號文明確規定了持有至到期行為不屬于金融商品轉讓,也就不需要繳納增值稅等。
(二)完善會計核算體系,優化財務流程
私募基金公司財務管理人員應積極適應“營改增”政策,根據法規規定的會計核算項目建立增值稅賬目明細,制定優化財務流程方案,完善會計核算體系,通過落實會計核算方法來達到增強公司財管管理體系,積極應對稅務制度的改變。
(三)優化內控制度,增強公司內部控制的協同作用
公司應優化內控制度,增強公司內部控制的協同作用。如1)合同管理,在經濟(產品)合同未正式簽約前,必須向財務部負責人抄送或備份,優化增加財務部的審核權;2)對于采購業務,采購部門宜采取集中采購,規范供應商,優先選取一般納稅人企業,盡可能多的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公司進項稅額抵扣。
(四)業務流程梳理,調整合同條款
從私募基金公司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財務管理人員應認真核對業務收入和支出,對每項業務過程需符合營改增政策對發票和增值稅申報過程的要求,同時也要遵從公司的相關規定。私募基金公司必須要合理的梳理業務流程,結合私募基金公司的業務特征對各種涉及稅條款進行明確,確定合同中的稅務信息,如明確合同價格是否含稅、是否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等。
(五)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促進公司發展
一定程度上來講,私募基金公司財務管理人員對本公司自身的方向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實施營改增后,應加強財務人員的專業業務培訓和業績考核機制,以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結合公司的發展實際,遵循國家的相關財會法律法規開展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好地促進公司健康穩定的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分析,“營改增”政策的出臺,不僅給私募基金公司帶來了重大影響,也帶來了機遇與挑戰,財務管理人員要不斷強化學習,積極掌握營改增相關的政策法規,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應對該項稅制改革帶給我們的機遇與挑戰,從實際出發更好地進行稅務籌劃、消化稅制改革的成本、優化升級會計處理系統、加強內部控制,從而推動私募基金公司財務管理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曼君.淺析營改增的實施對基金公司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8 (18):3-5.
[2]蘇莉.關于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策略探討[J].中國市場,2018 (32):143-144.
[3]章君.資管產品增值稅征稅問題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8 (06):54-55.
[4]張成功.淺談營改增對金融業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 (0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