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琴?
摘要:信息化時代,我國經濟環境發生了較大轉變,在該種環境下,傳統核算型會計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發展,企業可持續發展受到抑制。為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強其的價值創造力,使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管理者應與時俱進,推動核算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全面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基于此,文章對財務會計的轉型展開探究。
關鍵詞:核算型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轉型
在會計核算過程中,計算機的應用,一些基本的核算工作逐漸由計算機取代人工,財會人員逐漸由繁重的會計核算中解脫,此時,傳統核算型人才逐漸被取代,企業轉而對擁有財務分析、預測、控制與決策能力的財務會計提出更高需求,即對管理會計的需求不斷增高。對此,為保障企業競爭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財務會計的轉型成為其中關鍵[1]。
一、核算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間的區別與聯系
(一)核算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間的區別
職能不同:財務會計以貨幣為常用計量單位,會計人員通過專業的會計理論與方法,對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以及最終成果進行系統記錄、核算,并由專業人員進行監督,保障會計記錄、會計核算等的準確性,最后,利用科學方式進行分析,向投資者、債權人等提供準確信息,使企業改善經營方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2]。而管理會計卻主要用來收集經濟信息,并對其進行分類、匯總以及分析,以此對企業未來戰略發展進行分析、預測以及規劃。
側重點不同:財務會計側重的是對外的報告,主要是向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其需要的信息,如:債權人,股東,監督機關提供其需要的會計信息。管理會計卻側重于預測與決策,主要是向企業內部管理者提供其需要的會計信息。管理會計所面對的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決策,因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較多,因此,管理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只能保障相對準確。
(二)核算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間的聯系
無論是核算型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都屬于企業會計范圍,兩者間存在著必然聯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兩者都是由我國傳統會計中孕育而出,因傳統會計的發展與分離,最終形成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其二,雖然,財務會計對外服務,管理會計對內服務,但是,管理會計信息也能夠對外部主體使用,財務會計信息也能夠為內部決策提供依據。并且,兩種會計模式的最終目的都是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以此獲得更高利潤,推動企業更進一步發展。
二、核算型財務會計轉型為管理會計的作用
(一)提高了對財務風險的規避效果
在核算型財務會計未轉型之前,企業財務會計人員主要工作是:對企業內部財務情況進行總結,并將相關信息進行反饋,記錄并核算企業內的相關財務信息。在財務會計工作過程中,無論企業發展前景是好是壞,財務會計人員多會依照領導者要求進行工作,并不會發表自身看法或提出建議,為企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3]。然而,在核算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后,管理會計不僅會對企業財務情況進行詳細核算,還會對企業未來發展進行預算,甚至于,管理會計人員能夠由企業財務狀況對企業未來發展提供指導性建議,使企業能夠在發展過程中及時規避財務風險,提高了企業運營的穩定性,推動了企業長效發展。
(二)提高了企業自身價值
利益與價值,始終是企業發展道路上的追求重點,然而,想要同時實現兩個目標,對于企業來講,困難性較高。因為,利潤與價值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企業獲得最大化利潤,并不意味著價值最大化,同樣,獲得最大化價值,并不代表能夠得到最高利潤。在企業發展中,利益是企業追求主要目標,然而,在企業核算型財務會計轉型為管理會計之后,其價值理念發生轉變,由對經濟利益的轉求轉為了對自身價值的追求。實際上,對于任何企業而言,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都遠遠高于當前利潤,因此,財務會計轉型為管理會計,提高企業自身價值,對企業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企業想要長遠發展,轉型為管理會計成為必然發展趨勢。
三、核算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探究
(一)轉變會計人員思維,提高會計人員自主學習意識
由上文可知,核算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存在職能與側重點的區別,實際上,兩者間最大的區別是思維的區別。核算型財務會計,偏向的是記賬、報表編制,員工思維是一種會計思維;管理會計偏向于管理,員工思維是一種管理與商業思維。相較于前者依照領導者命令辦事,管理會計與業務部門更加緊密,管理會計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且,財務會計注重的是利益的獲取,而管理會計注重的是價值的創造,能夠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審核,將其的價值最大化,為企業發展提供指導,為企業創造價值。因此,在核算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時,轉變思維方式,使管理會計真正能夠站在企業管理與發展角度考慮問題,是推動會計轉型的關鍵。另外,兩者間的不同,若貿然轉型,很難順利實行,并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對此,企業應培養會計人員的自主學習意識,使會計人員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為管理會計的轉型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推動企業財務與企業業務的融合
在核算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過程中,財務與業務間的融合是關鍵。為保障所構建的管理會計模式與企業需求相符,財務業務的一體化,是管理會計轉型的必然道路。相反,若財務人員閉門造車,并未走進企業生產線,熟悉企業生產流程,掌握企業業務運營的所有環節,財務人員將很難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甚至于,管理會計的轉型流于表面。對此,財務人員應學會深入一線,用心觀察,學會傾聽不同的聲音,以此積累知識與經驗,保障數據報告的真實、形象,提高財務分析的實效性[4]。須知,為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要對企業進行精細化管理,更要站在戰略高度上看待問題。在財務分析中,不僅要縱觀全局,更要詳細了解局部,如此,才能保障管理會計的精益化管理,推動管理會計的轉型與作用發揮。
(三)建立管理會計人才隊伍
相對于核算型財務會計,企業對管理會計的會計人員提出更高要求。對此,想要實現管理會計的全面轉型,傳統的財務會計人員很難勝任新的工作,加強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成為管理會計轉型的根本。在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首先,企業應了解管理會計所需要的能力。企業 可面向會計人員、高管、業務管理部門等發放調查問卷,制定管理會計人才的能力框架,為培養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并保障會計人遇見有效滿足企業管理與運營需求奠定基礎。其次,企業應對現有會計人員進行培訓,其中包括專業知識培訓、專業技能培訓以及職業素質培訓等,保障會計人員滿足管理會計對人才的需求。最后,積極面向社會、高校等招收管理會計人才,構建管理會計人才隊伍,推動核算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
四、總結
在新形勢下,傳統核算型財務會計暴露出越來越多的不足,影響了企業發展。然而,管理會計卻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推動了企業可持續發展。因此,推動核算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步伐,是我國經濟改革的迫切需求。對此,轉變會計人員思維,提高會計人員自主學習意識,推動企業財務與企業業務的融合,建立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加快管理會計轉型步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譚欣,張振文,沈星元.核算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7 (36):84-85.
[2]封毅.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實踐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 (2):191-192.
[3]鐘健.財務會計如何向管理會計轉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 (1):72-72.
[4]楊惠莉.信息時代財務人員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思考[J].中國商論,2018 (6):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