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
摘要: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已無法與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要求相匹配。政府會計改革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的關鍵舉措。本文將政府會計改革對公立醫院的影響進行了剖析,闡述了公立醫院的工作重點,為新舊制度銜接做好充足的準備。
關鍵詞:政府會計改革;影響;工作重點
一、引言
2017年10月24日財政部發布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現采用《醫院會計制度》的公立醫院,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級各類獨立核算的公立醫院,含綜合醫院、中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院、專科醫院、門診部(所)、療養院等,自2019年1月1日起不再執行原制度。新制度的執行使公立醫院對自身財務狀況、運行情況、現金流量、預算執行等情況有了更為全面核算,更為嚴格的監督,同時也為決策者提供了更有參考價值的財務報告和預算報告。
二、公立醫院會計核算的現狀
(一)公立醫院會計核算基礎不完全是權責發生制
原制度中,采用“待沖基金”對醫院使用財政補助、科教項目收入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購買藥品及耗材等物資進行核算,相關物資帶來的資金流入計入醫療收入,但是其產生的折舊等相關費用計入“待沖基金”,使成本與收入不匹配,是會計主體無法對真實的運營成本進行掌控,財務管理體制存在弊端。
(二)預算管理是公立醫院財務制度的薄弱環節
原制度中,預算會計功能較弱,收入分類不夠細化,核算科目及渠道缺少針對性,特別科研和教學經費核算較為混亂。同時醫院預算科目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科目不匹配,編制規則相異,對報表合并造成困難。
(三)會計科目設置不符合精細化管理轉型要求
現行制度對會計科目的設置存在特殊性,部分科目只與醫院會計管理要求相關,與政府其他財務數據相匹配存在困難,給醫院的運營管理、精細化管理、資源管理、成本控制和醫療效率提升、資源有效配置等帶來障礙。使公立醫院無法更好的兼顧質量與效益、長期與短期利益。對醫院降本增效,持續改善和優化醫院的收入及成本結構帶來了不利影響。
三、政府會計改革對公立醫院影響
(一)改善了公立醫院業務管理與績效考核的數據環境
近年來公立醫院經濟業務活動日趨復雜多樣,自身所處的外部經濟環境和內部管理環境也發生了巨大改變。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已偏離了醫療體制改革的總目標。政府會計改革為醫院經營決策者提供了更為準確、及時的數據,為醫院精細化績效管理提供了更為真實有效的數據支撐,為防范財政支出風險提供了詳細的數據分析,同時為構建現代化醫院創造了優良財務環境。
(二)強化了公立醫院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政府會計改革的目的并不是改革本身,而是希望提供更充分、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為決策者使用。新制度下,財務會計報表及預算會計報表能為決策者提供更全面、更充分、與決策相關度更高的會計信息,使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有了大幅度提升。同時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使決策者對醫院關鍵環節進行更為有效的控制,使財務數據科學性得到了保證,凸顯了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及服務性,推進醫院良性運行。
(三)詮釋了醫療成本對醫院運營的重要性
新制度重新規范了單位會計要素,即財務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費用;預算會計要素包括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新會計要素將醫療成本細化,使信息使用者可以通過數據比對,結構分析等方式,判斷績效考核、薪酬政策、藥占比、耗材比、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占用情況是否合理。同時細化的醫療成本明細也為信息使用者準確核算臨床科室、醫技輔助科室及各類科室的成本狀況,掌握醫療衛生資源使用情況,為推動醫院資源合理配置提供了數據支撐。
(四)健全了公立醫院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本次改革的一個突出特點體現在一個“雙”字。“雙功能”,即實現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雙重功能。“雙基礎”,即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財務會計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雙報告”,即公立醫院應當同時編制預算報告和財務報告。“雙”字即代表著公立醫院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適度分離”,也體現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相互銜接”。而預算績效是衡量醫院工作績效的主要指標之一。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即能調動各類科室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可以解決公立醫院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和使用中的低效無效問題,推動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加快實現精準醫療和醫療體制現代化。
(五)提高了經營決策者的管理意識
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即相互分離又相互銜接的會計制度體系,雖然只是會計基本假設變化帶來的會計核算體系變化,但實際是對經營決策者管理意識新挑戰。特別是在綜合財務報告需進行審計和公開的背景下,根據新制度要求,醫院管理者需不斷提高管理意識,以適應公立醫院改革步伐。
三、公立醫院在政府會計改革中的工作重點
(一)重視公立醫院財務人員的政策培訓
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財務人員是第一接棒人。學習新制度,領會新政策是貫徹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第一要務。只有全面、系統掌握新制度特色、精髓及與舊制度的區別與聯系,轉變原有的記賬習慣與觀點,才能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工作。
新制度中“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的“平行記賬“創新,對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強自身專業修養,提高工作能力,是財務人員面臨的新挑戰。
(二)提前優化財務核算系統及相關數據來源
為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工作,提前對財務核算系統進行優化升級,查找與新制度要求不匹配的項目就顯得尤為重要。新的核算系統應具備預算會計及財務會計的雙重功能,以適應“平行記賬”的要求,同時應調整、增加會計核算科目,重新組建財務報告和預算報告系統。
(三)健全自身財務管理制度,推動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全面發展
公立醫院自身財務管理體系不完善,政府會計改革給重塑財務管理體系帶來了機遇。公立醫院應在新舊銜接的過程中,對原有制度體系重新審視,梳理醫院財務業務流程,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在新制度體系中完善,使其即符合政府會計改革要求,又能滿足自身管理需要。同時建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健全預算績效管理流程,加強績效管理工作考核,完善績效管理責任機制,也是新制度下公立醫院的主要工作之一。
四、結語
政府會計改革給公立醫院財務管理體系創新的帶來了新機遇,也向公立醫院經營者及財務管理人原提出了新挑戰。貫徹落實《政府會計制度》,是公立醫院今后一段時期的重點任務。做好新舊制度對接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確保新制度全面準確的銜接。
參考文獻:
[1]關于醫院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 科目和報表》的銜接規定.
[2]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
[3]鄭大喜.《醫院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的銜接設想[J].現代醫院管理,201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