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生
摘要:由于施工企業經營范圍廣、投資大、周期長,尤其需要進行納稅籌劃,而且對于施工企業而言,納稅籌劃是施工企業利益實現最大化發展的體現,稅收還具有著一定的法律強制性、無償性以及固定性的特點,與此同時,在依法納稅后的財產和行為都是受到法律進行保護的。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當中的納稅籌劃方式,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納稅籌劃方式
隨著近幾年我國施工企業的不斷發展,納稅籌劃作為最簡單、直接以及低風險的財務管理模式運用在企業當中,是確保施工企業資金流動性、降低企業成本的主要方式,施工企業能夠合理的運用納稅籌劃方式提升稅收利益,加大施工企業在市場競爭力,促使施工企業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
一、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納稅籌劃方式的特點和原則
(一)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納稅籌劃方式的特點
納稅籌劃是施工企業在稅法以及相關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針對企業運營發展過程當中的各種環節事項開展事前的籌劃準備,并且還將在多樣式的納稅方案當中選擇出一款能夠讓企業整體稅負最低以及稅后利潤最大化的納稅方案,促使企業在運營發展的過程當中獲取到最大的經濟利益。由于施工企業還具有著施工周期較長、產品計價特殊以及資金占用較大等特點,所以在開展納稅籌劃的時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全方面的掌握和了解組織架構、投標報價以及材料采購等多個方面的不穩定因素,確保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當中的納稅籌劃方式能夠實現。
二、施工企業納稅籌劃方式應當遵循的原則
(一)遵循合法合理性原則
當施工企業在財務管理當中運用納稅籌劃方式的時候,應當在實施的過程當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稅收政策等,并且在開展的過程中需要施工企業承擔相對應的義務和責任,防止不正當的行為發生。而且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納稅籌劃內容創設需要合情合理,并且所創設出來的方案具有著科學性和合理性的特點,以此來確保施工企業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
(二)遵循事前籌劃原則
施工企業當中的納稅籌劃方式應當完全的參與到企業運營發展的過程當中,并準確的掌握具體業務環節和業務流程,最好能夠提前全方面的進行納稅籌劃,進而實現企業節稅的主要目的,不斷提升施工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
(三)遵循成本效益原則
在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當中實施納稅籌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有效的控制企業的成本,不斷提升經濟效益,所以當施工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的還要全方面的考慮和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則,進而選擇出優質的籌劃方案。
(四)遵循平衡收益和風險原則
現如今我國施工企業的納稅籌劃常常會在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的邊緣進行創設,雖然施工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獲取到了較大的節稅效益,但是與此同時還加大了企業的運營風險,所以,這就需要施工企業在進行創設納稅籌劃的時候,能夠做好節稅收益和節稅風險當中的關系,最好能夠在確保財務安全的基礎之上在進行創設納稅籌劃方案,促使我國施工企業能夠實現利益最大化。
三、完善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納稅籌劃的主要方式
根據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營改增”政策逐漸的運用在企業當中,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企業減輕負稅、注入活力,激發企業擴大生產運營。
(一)增強稅務籌劃能力
要是想能夠在施工企業當中完全的展現“營改增”政策的價值體系,這就需要施工能夠進行有效的降低稅負,而施工企業還需要針對每一個項目的稅負進行深入的預測,進而從中判斷出應該一般征收還是簡易的進行征收,所以,施工企業要是想有效的降低整體稅負,不僅需要做好增值稅進項稅等納稅籌劃工作,還需要在選取供貨商的時候要以一般納稅人身份廠家為主,以此來獲取到正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二)完善施工企業的管理模式
相比較施工企業的傳統管理模式而言,過去所運用的管理模式都是屬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那么施工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若是想有效的將“營改增”政策優勢進行充分發揮出來,這就需要先創新和完善施工企業的管理模式,創設出適合“營改增”政策的稅務制度。例如:施工企業可以先針對發票的管理構建出嚴格的管理制度,從而確保每一項的進項稅都能在一定層次上有效的降低運營成本,并且在整改的過程當中,還需要結合“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條件和需求,從而構建出完善的納稅籌劃制度,針對納稅籌劃過程當中的每一個部門都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促使施工企業當中有效的開展納稅籌劃方式,為“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提供根本保障。
(三)構建財務管理團隊
現如今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針對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只有不斷完善財務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業務水平,才能在企業當中構建高素質的財務管理團隊,促使財務管理人員針對“營改增”政策有著較深的印象。那么將把“營改增”政策和稅務籌劃工作進行有效的相結合,以此來確保財務管理團隊和稅務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運用有效的方法進行全方面了解和掌握稅法的相關規定,在掌握政策優勢和保證稅收籌劃的同時,還能有效的降低施工企業稅收負擔。
(四)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施工企業納稅人身份
由于施工企業是屬于涉及較多工程領域的工作形式,所以在增值稅繳納的時候應當根據不同的納稅人身份進行相對應的稅負承擔,那么這就需要施工企業能夠做好財務管理的稅務籌劃工作,現階段有部分施工企業在運營發展的時候不會產生應交增值稅,所以針對這一現象進行開展稅務籌劃工作的話就可以運用稅負比較的形式進行開展。與此同時,假設小規模增值稅納稅人若是想要轉變成為一般納稅人,這就需要先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比如,自身企業是否擁有完善的會計核算制度,還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聘請一些專業能力較強的會計人員參與到稅務籌劃工作當中。
(五)加大“營改增”重視,做好落實工作
我國施工企業若是想享受到“營改增”政策給自身企業所帶來的好處,這就需要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能夠充分了解其含義,并在企業當中合理的運用“營改增”政策來提升自身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當中的優勢,只有相關管理人員高度重視“營改增”政策,才能真正的實現進項稅抵扣項目。例如:針對一些在施工過程當中不經常使用的施工機械和施工設備開展梳理,將通過這種形式進而實現資產投入的有效控制和降低。由于這種形式也能有效的降低施工企業的稅負,所以在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施工企業的財務部門和相關管理人員都需要充分的認識“營改增”政策在施工企業成本降低當中的優勢,在把這種優勢逐漸的推廣開來,有效的激發施工企業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六)完善獎懲制度,加大財務管理人員稅收籌劃意識
當前我國的施工企業應當運用完善的獎懲制度來有效的激發財務管理人員的稅收籌劃意識,將在我國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納稅、合理籌劃,以此形式進行開展稅收籌劃管理,促使財務管理人員能夠真正的意識到稅收籌劃和偷漏稅之間的本質區別,運用完善的獎懲制度,不僅能夠在一定層次上確保施工企業的成本控制權益,還能有效的規避由于稅收籌劃從而造成的風險問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納稅籌劃方式合理的運用在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當中能夠促使企業在經濟利益上取得最大化的發展,與此同時,納稅籌劃更是納稅人在納稅意識上有所提升的主要表現形式,科學、合理的把稅收籌劃運用企業的財務管理當中,不僅能夠有效的完善施工企業管理模式,還能為施工企業減負降壓,規避稅收籌劃的風險,促進我國施工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汪福來.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納稅籌劃研究[D].南昌大學,2013.
[2]朱少珍.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 (2):70-70.
[3]于娣.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