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不斷深入下,高中歷史教學層面的改革壓力較大,其中,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事宜也得到了很多關注。通過對部分高中學校學科教學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評學教一體化體系的構建難度較高。歷史教學中,學科教學層面存在很多具體問題,相關問題也成為了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以及一體化體系構建的難點性因素。新時期,高中歷史教學中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的趨勢越發顯著,本文將分析評學教一體化體系的構建難點,并提出具體的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評學教一體化;高中歷史
整體上看,高中歷史教學質量已經有了一定程度提升,系列創新教學在教學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應用。但課堂教學有效性依然較低,促進課堂有效教學的壓力也相對較大。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雖然進行了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嘗試,但實際狀況較差,評學教一體化體系的構建同時也對學校、教師等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不僅如此,高中歷史教師大多對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事宜較為茫然,鑒于此,探尋出教學有效性提升背景下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的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 評學教一體化促進課堂有效教學概述
評學教一體化是新課改語境下的熱點課題,很多教育專家、學者也對教學中的評學教一體化進行了深入研究。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教學是基本教學形式,促進課堂有效教學實際上也需要進行評學教一體化嘗試。從這一層面看,評學教一體化不僅是整體教學創新性提升的有效媒介,其對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也有重要意義。新時期,高中歷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壓力相對較高,新課改提出的一些具體目標也倒逼教學層面進行有效創新。基于整體教學這一視角進行教學審視可以發現,評價、學習、教學三者間的聯系越發密切,在整體教學中,評學教更是要緊密聯系在一起。這一情形下,評學教一體化事宜便得到了很多關注,越來越多的教師也開始在教學層面進行評學教一體化體系的構建嘗試。但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本身具有一定難度,如何破解相關難點也值得深思。
二、 高中歷史教學中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的難點
(一) 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
當前,高中歷史教學的評價體系并不完善,這不僅對教學改進產生了負面影響,同時也成為了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中的難點性因素。評學教一體化中,教學評價是一個基礎性環節,理想中的教學評價體系需要包含評價主體,評價標準,評價頻率,以及評價結果利用等具體內容。但一直以來,很多高中學校對歷史教學中的教學評價事宜并不關注,雖然也會開展相應的教學評價活動,但并未對具體的教學評價體系構建事宜給予足夠關注,這也使得教學評價體系大多處于缺位或不完善的狀態之中。從既有教學評價的實際有效性上看,教師往往是絕對意義上的教學評價主體,學生考試成績則是基本的評價標準,評價頻率相對較低的同時,教學評價結果也綜合利用率也明顯不足。因此,教學評價體系的運轉,以及具體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無法對高中歷史教學狀況予以如實反映,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也無法凸顯出來。
(二) 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意愿與能力偏低
由于課堂教學中機械性教學法應用十分普遍,很多學生已經養成了被動進行歷史知識獲取和學習的不良習慣,這也對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產生了很大制約性影響。評學教一體化中,學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從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狀況上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理應緊密聯系在一起,且教與學之間需要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但一直以來,很多教師忽略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意愿的培養與能力的提升,取而代之的是機械性講解學科知識,布置一些背誦任務或習題,要求學生通過知識背誦和習題完成的圖形被動學習知識。這一情形下,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中,學這一層面便十分薄弱,學生無法較好參與到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之中,且課堂教學的參與感明顯不足時,行之有效的評學教一體化體系也無法順利構建下來。
(三) 整體教學創新性不足
高中歷史教學的創新性明顯不足,這也對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產生了制約性影響。所謂的教學創新性不足主要體現在理念陳舊、模式固化與方法單一這三個層面。應試教育理念對高中歷史教學的影響依然存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創新的內在驅動力也明顯不足。一些年紀偏大的教師更加傾向于運用豐富的經驗驅動教學活動開展,其教學創新上的積極性相對較低,這也導致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很難充分融入到實際教學中。此外,教學創新本身對教師提出了很多要求,一些教師雖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教學創新能力偏低是不爭事實,這也導致高中歷史教學層面的創新性明顯不足。從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的角度看,教學層面創新性不足時,整體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會十分困難,機械式教學法長時間沿用也會增加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難度。
(四) 評學教整合壓力較大
高中歷史教學中評學教三者相互整合的壓力較大,且壓力來源十分廣泛。一方面,作為中考中的必考學科,學校、家長與學生對學生的考試成績十分關注,而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本身帶有一定風險性,農村鄉鎮中學內,高中學校與教師對評學教一體化體系的構建均缺乏明顯積極性;另一方面,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定式思維”,很多教師對評學教三者的關系缺乏清晰認識,其往往將教作為了重點,評與學則處于被忽視的狀態之中,在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中往往也只在評與學兩個層面進行調整,教這一層面的調整力度相對薄弱。因此,評學教一體化體系的構建十分困難。特別是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內部環境相對較差時,評學教整合的壓力也會處于較高水平,這種壓力無法得到有效緩解時,所謂的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只能流于形式。
三、 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視角下評學教一體化體系的構建策略
(一) 多角度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視角下,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中需要將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作為基礎,且教學評價體系完善中需要從多個角度同步進行。例如,長春市外國語中學高中部歷史教學的評價體系完善中,其對高校的學科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經驗進行了適度借鑒。從具體流程上看,學校領導與歷史教師共同組成了歷史教學評價小組,在確立了基本的教學目標后,將教學目標達成狀況,教學創新程度,學生反響等作為了具體教學評價標準。與此同時,其將定期評價與不定期評價等有效聯系在了一起,考試成績依然是教學中基本的評價標準,但在評價體系中的占比有了顯著降低。在取得了教學評價信息,制作出具體教學評價報告后,學校則會組織教師圍繞著教學評價報告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教學調整與優化。教學評價體系較為完善時,高校歷史教學中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也得到了很多支持。
(二) 多維互動教學模式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多維互動教學模式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十分必要,這也是高中歷史教學中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的有效策略。教與學之間的聯系不容割裂,且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需要成為教師就“教”的有效補充,只有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才能較為順利地構建下來。例如,在《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一課中,教師可以布置儒家思想的思想內涵是什么,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有哪些等自主預習任務,讓學生在生本互動形式下進行自主預習。課堂教學中,教師則可以創設“儒家思想的影響有哪些”“你這樣看待古代的儒家思想”等問題引發學生探討與交流,這一情形下生生互動可以與師生互動聯系在一起。在多維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學互動過程實際上可以成為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狀況較為良好時,評學教一體化體系也能更好構建。
(三) 持續提升整體教學創新性
教學創新性提升的緊迫感十分明顯,從高中歷史教學中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視角看,提升整體教學創新性也是必然選擇。現階段,可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創新教學法十分多樣,情境教學、案例教學、問題導學、多媒體教學等諸多創新教學法都可以成為教學創新的具體選擇。教學經驗表明,教學創新性較好提升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會越發簡單。因此,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目標下的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中,教學創新性提升需要成為基礎性工作。例如,在鴉片戰爭等歷史事件講解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播放相關教學視頻,增強學生認識。諸如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相關知識講解中,教師則可以進行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了解新文化運用,以及馬克思主義在國內的傳播發展。借助教學創新性的不斷提升,高中歷史教學層面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壓力也能得到有效緩解。
(四) 注重評學教的相互整合
在高中歷史教學的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中,評學教三者需要更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教師雖然是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的主體,但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中更加需要學校的參與與支持。高中學校需要對歷史教學中的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事宜進行科學規劃,適度增加教師教學評價標準的彈性,引導教師在教學中進行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首先要將評、學、教三者區分開來,圍繞著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從三個具體角度進行分析,借此制定出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的具體方案。通過這一層面的努力,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中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會越發明晰,評學教也可以更好地整合在一起。
四、 結語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不僅要得到充分關注,教師也要積極圍繞著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嘗試。值得注意的是,可以對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產生影響的因素較為多樣,且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具體問題。這一情形下,教師一方面要進行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規劃,同時也要不斷進行相應審視與分析,發現并彌補不足,積累更多的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經驗。通過不斷對固有評學教一體化體系構建進行調整、優化,新教學體系的價值也可以更好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龐勵.讓合作學習引領歷史課堂: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教學評價[J].新課程,2019(5):56-57.
[2]顧園園.小組合作學習與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依存度分析:來自高中歷史教學的課堂評價[J].新課程,2019(4):114-115.
[3]王彩霞.高中歷史課教學中多種評價方式的運用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8(2Z):78.
[4]蘇洪炎.構建高中歷史教學評價新體系: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J].高考,2018(30):73-74.
[5]丁麗云.“教—學—評一體化”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中國教育學刊,2018(3):66-68.
作者簡介:羅夢瑤,江蘇省溧陽市,江蘇省溧陽市光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