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學生存在先天遺傳、生長環境、心智發育、行為品質差異,呈現出顯著的個性化。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個性化教學,以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本論文立足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對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語文個性化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個性化教學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藝術。在具體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性。在傳統的“一刀切”課堂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需求,無法促使每一個學生均可得到有效的發展。據此,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結合核心素養、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個性化教學模式,以促使所有學生均可實現最大程度的發展。
一、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諸多弊端,集中體現在:①應試化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在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然以高考為導向,并緊緊圍繞高考的要求,片面重視知識講解,忽視了其他能力的培養。在這一教學理念下,以至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不佳。②語文課堂氛圍嚴肅。在傳統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限制,課堂氛圍沉悶,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不佳。③教學方式傳統。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給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傳統的單一性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但就目前高中的語文課堂來說,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制約了學生積極性、創造性的發展,制約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 個性化教學模式內涵分析
(一) 個性化教學模式內涵
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明確指出了:“必須顧及學生在原有基礎、自我發展方向和學習需求等方面的差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增強課程的選擇性,為每一個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和更廣闊的成長空間,促進學生特長和個性的發展。”同時,在新課程改革下,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個性化要求,實施活動的、多樣的評價方法,促使每一個學生均可得到健康的發展。由此可見,實施個性化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新課程改革下的必然要求。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個性化教學模式的理論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①多元智能觀:每一個人都擁有多種智力,語言智力僅僅是諸多智力中的一個。由此可見,在語言的學習中,每一個學生均有自己的個性特長,存在自己擅長的一個方面。高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②最近發展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鑒于高中學生的基礎知識、潛力、學習能力等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教師必須要切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有針對性的引導,使的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在自己最近的發展區內發揮自己的潛力。③掌握學習理論:每一個學生均可在自己的能力下,有效掌握學習內容。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則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在針對性的學習中,對知識進行了有效的掌握。
(二) 個性化教學模式應用必要性分析
在新課改背景下,個性化教學模式已經成為當前課堂中最為重要的教學模式,其必要性集中體現在:①是適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獨特性,并促使每一個學生均可找到適合的學習模式,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封閉性,更加強調了學生的個性發展。②體現了新課改的基本精神。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最大程度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能力等,進而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個性化教學策略分析
(一) 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成功的教學依賴于真誠的尊重、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在個性化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實施個性化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營造一個自由的、寬松的、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以促使學生的個性發展。鑒于此,教師在開展個性化教學的時候,應堅持微笑,將微笑、激情帶進課堂教學中,并完成師生角色的轉變,將傳統的課堂主體角色轉變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學,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修要充分借助良好的師生互動,促使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活躍課堂氛圍,促使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另外,在打造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時候,教師還要加強課堂管理藝術。針對學生出現的不良行為、舉止,改變呵斥、教訓的方式,而是借助幽默的語言、暗示等形式進行組織;在教學的過程中,允許學生存在個性化理解、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解題思路等,針對學生的奇思妙想給予表揚和肯定,并通過指導進行完善和補充,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
(二) 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提供個性發展機會
在個性化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并轉變傳統課堂中的師生角色,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具體來說,在這一個性化教學模式下,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學生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不斷完善教學設計,引導所有的學生均可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例如,在《荷塘月色》的個性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對本文的感情基調教學中,就接住了“淡淡的憂愁”作為切入點,設計了一個問題,并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也給其提供了個性發展的機會,促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均在學習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三) 結合學生差異,實施差異性教學
就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經過小學、初中階段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參差不齊。面對這一現象,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明確學生的學習特點、強項和弱點等,切實結合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實施個性化教學模式,促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均可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并在學習中有所發展。
例如,在進行《雷雨》《鴻門宴》的個性化教學中,就結合學生的特點,實施了多種方式開展教學。針對善于表演的學生來說,教師解決了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演繹;針對喜歡辯論的學生來說,借助了開展辯論的形式,引導學生在激烈的辯論中完成課文的深度學習……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所有層次的學生均可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提升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 結合學生特點,實施多元化教學模式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相對優勢智能領域,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獨特的學習特點,有的學生在“聽說讀寫”幾個方面占據優勢,有的學生則僅僅是其中一項、幾項比較強。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據此,在個性化教學模式下,教師應充分結合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語文教學內容等,實施多元化教學模式,以促使不同個性、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可得到發展。例如,在《大堰河》《背影》等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講授法的形式,在聲情并茂的講解中,勾起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在《長江三峽》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帶領學生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在《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學習,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語文能力。
(五) 依據學生的觀點,多角度分析文章
在對一篇文章的學習中,學生因為基礎知識、年齡、生活經歷、性格等方面存在差異性,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常常產生不同的看法。在傳統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依據自身的認識對其進行講授,忽視了學生的觀點和看法等,以至于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并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個性化教學模式下,教師應更加關注學生的觀點和看法,并引導學生將其表述出來,并結合學生的觀點和看法等,從多個角度對文章進行分析。例如,在《赤壁賦》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本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自己分析,說一說:“作者和朋友出來玩,本來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但是作者為什么產生了如此情感呢?”借著教師可結合學生的答案,引導學生在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
(六) 立足學生實情,實施個性化評價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評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在個性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必須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切實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差異化的教學評價。對于層次較高,或者驕傲的學生來說,在對其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應在鼓勵的基礎上,明確指出其中的不足,并引導其不斷努力;針對個性自卑、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來說,應給予更多的表揚和方法指導等,以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習自信心。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核心素養背景下,傳統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教師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實施個性化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學習差異和學習特點,開展多種教學模式。同時,還要借助個性化的評價模式,以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曉霞.論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語文學習方式的轉變[J].成才之路,2019(29):34-35.
[2]任樹群.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語文課堂的構建[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7):5-7.
[3]高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語文課堂個性化學習[J].文教資料,2019(12):36-37.
[4]冶元梅.淺談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施[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二),2019:2.
作者簡介:魏正芬,江蘇省揚州市,江蘇省揚州市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東部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