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雕刻的歷史悠久,技藝精湛的雕刻技藝種類十分多,有玉雕、石雕、牙雕、竹雕、木雕等,是中國工藝美術中一項珍貴的藝術遺產。從實用性的雕刻到觀賞性的雕刻,可以說雕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雕刻對于中國人而言不僅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種文化傳承與精神傳遞的需要。現就玉石人物雕刻與現代寫實人物雕塑的特點進行比較與分析。
[關鍵詞]玉石人物雕刻;現代寫實人物雕塑;區別比較;應用
悠久的歷史造就了精妙絕倫的雕刻藝術。其中,玉石人物雕刻作品可以說是一種備受人們喜愛的藝術品。古代的玉石人物雕刻作品展示出了我國特有的文化魅力,它們擁有著精致的外表,蘊含著精妙的故事,向世界展示出我國雕刻藝術的輝煌成就。而現代雕塑則更趨近于現代人的日常習慣,相比于傳統的雕塑,現代雕塑可適用的范圍更加自由。不論是中國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還是現代雕塑,都對人們表達出了不同的時代特色。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要認真研究發展狀況,立足現在的文化環境,使雕刻藝術煥發新的光彩。
一、玉石人物雕刻與現代寫實人物雕塑的特點
(一)玉石人物雕刻與現代寫實人物雕塑的人物塑造概述
玉石人物雕刻屬于比較傳統的雕刻,它在人物塑造方面與我國傳統的繪畫有著異曲同工的妙處。簡單來說,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會在兩個方面展示自身的特色。一是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比較趨向于中國畫中的寫意,人物不會追求與現實人物的過度相似,而是追求在意境上表現出人物的特色。二是中國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比較喜歡講述一個故事或者說是講述一種意境寓意。所以,中國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會在雕刻時融入場景或者是中國的神話傳說。
現代寫實人物雕塑更加接近現在人們的生活,其塑造的人物的外在形象與現實中的人物并沒有太大的區別。正是因為現代寫實人物雕塑與現實人物十分接近,所以人們可以比較容易地通過雕塑中人物的動作,或者是幾個人物組成的小場景對現代寫實人物雕塑進行賞析。現代寫實人物雕塑所要展示的是現代人們的觀點和對世界的態度,所以現代寫實人物雕塑的自由度會比較高,雕塑的形態也會顯得十分的狂放。
(二)玉石人物雕刻與現代寫實人物雕塑使用材料的特點
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使用材料比較單一,全世界所有的可用于雕刻的玉石加起來也不過二百種。而在中國比較常見的有新疆的和田玉、陜西的藍田玉、甘肅的酒泉玉等。
現代寫實人物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比較廣泛,可以說只要人們身邊可以找到的材料幾乎都可以被應用到現代寫實人物雕塑中。而人們日常所見的現代寫實人物雕塑中常見的材料有合金、塑料、木料、樹脂等。
二、玉石人物雕刻與現代人物寫實雕塑的比較
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與現代寫實人物雕塑在很多地方都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出色的雕塑作品,無論是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還是現代寫實人物雕刻都是一個時代文化的重要展示平臺,都擁有能夠傳承時代文化的作用。
(一)表現風格不同
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常常選用一些神話傳說之中的人物為題材,所以在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中,整體的風格會顯得比較端莊威嚴,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會比較遙遠,給人一種難以觸摸的感覺。
而現代寫實人物雕塑的風格則呈現兩極分化的狀態,一部分,用于紀念人物或者是事件的雕塑會顯得比較莊嚴,難以觸碰。而另一部分用于表現個人情感的雕塑的風格則顯得比較多變、靈活,這兩種都會選用現實中可以找到的元素以及風格進行設計,與人們的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
(二)雕刻表達含義的區別
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受傳統文化影響深遠,所以與詩文中的抒隋比較類似。在玉石人物雕刻中所表達的大多是一種人們對于自身抱負的訴求或者是對于自身期望的表達。最常見的就是觀音,大多數男性佩戴觀音基本有兩個原因,第一,訴說自己對于安康的期望,簡單說就是保平安。第二,則是對于權力的期望,觀音與官印同音,而官印在古代的時候代表著權力。進入現代社會后,現代寫實人物雕塑逐漸盛行,這些雕塑的形象大多動作比較的隨意或狂放。這是因為現在人們大多受到解放人性或是自由平等思想的影響。現代寫實人物雕塑所要表達的東西大多是兩種,第—種是為了紀念,通常都會是歷史名人的雕塑。第二種是為了表達個人隋感,比如個人自由平等的想法、解放雙手的想法等。
(三)應用場景的不同
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基本上是被當成貴重的裝飾品,所以它經常是被人們當作收藏品珍藏起來,或者被人們用作配飾。總體來說,應用的場景比較少。而現代寫實人物雕塑由于很多作品是為了紀念或者是宣傳,所以應用的地方比較廣泛,可以說充斥在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四)成本價值不同
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作品由于使用比較珍貴的玉石制作而成,所以價錢相對來說比較高。而現代寫實人物雕塑大部分沒有太高的收藏價值,因此大多數現代寫實人物雕刻作品相比于玉石人物雕刻作品來說要廉價很多。
(五)制作工藝的不同
傳統的玉石人物雕刻的制作工藝是一代一代相傳的,工藝十分精湛,即使進入現代,機械所能代替的部分也是比較少,訓練的難度比較高。想要提高創作數量或速度是很難的。而現代寫實人物雕塑的制作則很多依靠三維技術以及倒模技術,因此可以快速地大批量生產。
作為兩種不同的寫實人物雕塑藝術,玉石人物雕刻與現代寫實人物雕塑雖然都是通過對人像的刻畫來表達人類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說在本質和原理上有很多相同之處,但是作為創作體系卻有很多不同。作為新一代的玉石雕刻創作者,我們必須繼承傳統工藝,又要開展工藝革新,養成學習和思考的習慣,研究其他藝術形式的美學特征,汲取其他藝術形式的精華,嘗試運用具有時代特征的藝術語言詮釋雕刻藝術,為作品注入時代氣息。
[作者簡介]
陳惠福,1973年出生于福建惠安。從小受到石雕文化熏陶,16歲便踏進玉石雕刻行業,開啟雕刻藝術生涯,1999年前往云南從事翡翠雕刻工作,之后在江西修水硯石廠擔任硯石藝術雕刻技術指導。2013年在崇武創辦神韻硯石茶盤廠,現任纖塵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三十多年的雕刻生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玉雕風格和理念。擅長刻畫人物題材,寫實功力深厚,多以隨形雕刻為手法,保留了石料的原始美感,作品極具震撼力,雖一目了然,卻極富天趣。所創作品多次獲獎,如2018年作品《釋迦牟尼法會》榮獲福建省第四屆寶玉石雕刻作品“神藝杯”金獎,2019年作品《鼎盛》榮獲第十七屆全國工藝品博覽會優秀工藝美術作品評比金獎等。
(編輯: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