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平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同時,計算水平和能力也是考量一個小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標準,計算是處理數學問題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在現代教育教學水平不斷發展進步的時代,小學數學教師更應該努力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不斷變革教學方式,從經驗中提煉出一套科學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提高數學計算能力。小學的數學計算屬于基礎運算,因此,根據小學數學課標要求,應夯實學生計算基礎,教授學生一些更簡便計算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巧思精算,走捷徑少走彎路,同時適當地組織一些比賽,讓學生參與競賽,積累一些經驗,讓學生可以在真正面對計算題時,不慌不忙地更快更準確更沉穩地算出正確答案。
一、夯實基礎,贏在起點
任何的知識積累都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計算的學習也不例外。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就一定要為學生打下深厚的計算根基。小學數學的計算開始都由簡單的加減法學起,因此,教師一定要在加減法的教學中放慢節奏,清晰地講解每個知識點,保證每個學生都聽懂學會,多讓學生在課后勤練習,才能保障學生在以后的計算時游刃有余。良好的計算基礎能讓學生更迅速更準確地計算得出計算題答案,也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對于高年級的同學,即使已經有了較深的計算基礎,也應該時常鞏固練習,夯實基礎,確保在考試等臨場計算時少出錯,少花時間,得出正確答案。
例如在《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第一單元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分數加減法,可以讓學生回憶整數加減法的學習時講解思路過程,以整數加減法的方法帶入學生學習分數的加減法。并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回憶整數加減法的注意事項,如加法“滿十進一”、減法“減不開向前借一位”等規律,讓學生思考整數加減法這些規律和分數加減法是否存在聯系?思考片刻過后聽取學生意見,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再講解到分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共同處與不同處。這樣的教學,既能讓學生回顧之前的知識,溫故而知新,又能以舊的知識帶出新的知識,把握計算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課堂教學更高效。同時這樣問答的課堂教學氛圍,能讓學生勤于思考,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當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在以后的數學問題思考上更快、更靈活。
二、巧思細想,少走彎路
計算雖然講究步驟,要一步一步地得出結果,但實際上計算過程中還是有捷徑可以走的。若學生能夠在計算過程中多巧思細想,走捷徑少走彎路,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節約計算時間,還能讓學生有更多更充足的時間去驗算,保證計算的準確率。因此,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計算,更要引導學生學會用更簡便的方法計算,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效率。
例如,在《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第一單元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完全部的知識點后,可以給學生布置兩道題目讓學生在課堂上計算,兩道題目分別是:“39.6-21.57=? ? ?”和“8.75-5.34=? ? ?”,很顯然學生在經過學習后能夠很快地計算出第二題的結果為3.41,但是學生便會困惑在第一題少了一位數該如何計算?教師可以稍作提示,提醒學生39.6“隱藏”的那一位數,讓學生巧思細想,很快便會有學生知道39.6可以寫作39.60,這樣學生便能很快地計算出結果為18.03。學生的困惑與0.6怎么減0.57,教師可以稍加引導,讓學生暫且把小數點去掉,看作整數60-57,這樣便能讓計算更快捷,少走了彎路。在這案例中可以看到,在進行數學計算時,可以讓學生多靈活思考,巧思細想,尋找一些捷徑來幫助自己的計算,提高效率,保證計算的準確率。長此以往,學生學會多思考,多動腦筋,養成用更簡便的計算方法來服務自己的計算的習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這樣便能幫助學生在計算中更輕松,更高效。
三、組織比賽,經驗積累
數學的計算學習除了課堂上的聽講,還需要大量的練習,來鍛煉自己的耐心和細心,保證自己的計算熟練度。但除了課下的計算練習,學生還需要鍛煉自己的臨場計算能力和臨場思考能力,保證在考試中的臨場發揮不會因為短路、緊張而計算錯誤。校方和教師可以組織數學計算比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題目和計算出相應的答案,這樣可以改變學生在平時練習沒有時間限制,沒有壓迫和緊張感的計算馬虎態度,從而更投入更專注地集中到計算當中,提高臨場計算效率,鍛煉臨場心態和積累計算的經驗。
例如在進行《分數加減法》一單元教學時,教師在講解完知識點和練習后可以組織學生來一場計算競賽,把學生分成若干個計算小組,準備好一些寫有計算題的小卡片,然后計時開始讓學生以接力的形式以此計算卡片上各個計算題的答案,最后總結答案寫出全部結果的和,看哪個小組既快又準確。這樣的教學競賽方式不僅摒棄了題海戰術的枯燥乏味,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鍛煉了學生之間的協作配合能力,讓學生懂的團隊協作的重要性。組織這樣的小比賽看似簡單,但其實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點,明白學生對于大量刷題的抵觸情緒,改變方式讓同學練習題目,同時積累一些提高計算效率的經驗,讓學生在真正面對需要臨場計算是不怯場,不慌張,淡定沉穩地得出答案。
總之,在小學計算的教學中,無論是低年級的計算學習還是高年級的計算學習,教師一定要注重基礎教學,夯實學生的計算基礎,使學生不至于在學習到新的計算知識而忘記最簡單最基本的計算知識。同時,要讓學生多動筆、多思考,不要僅僅在一種計算方法上停下腳步,試著找到更簡便更快捷的計算方法,讓自己少走彎路,以此幫助學生提高計算能力和計算效率,鍛煉其思維能力。最后也不能忽視比賽對于學生經驗積累的重要性,再多的課下練習,沒有“實戰”經驗,也會出現臨場發揮不穩定,這樣會大大影響計算的準確率和效率。多在基礎下功夫,多巧思細想,多在比賽吸收經驗,這樣也自然能在面對不同的計算題有穩定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