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輝 張海燕
摘要:2011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要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針對目前存在的初中生普遍只在課堂和完成作業時學習和運用英語,英語學習和運用渠道單一的現象,指出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將英語學習和運用融入日常生活,隨時隨地學習和運用英語,拓展多元化英語學習和運用渠道。
關鍵詞:多元化 英語學習 運用 渠道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222-02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網絡的發達,不能多渠道地學習和應用英語,必會使學生在英語運用時捉襟見肘。初中生學習英語不是以應用為目的,而只是為了應對考試,并未實現語言的交際價值。近年來隨著網絡應用的普及,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和運用渠道多。電視、電腦、手機、廣播、書刊,英語學習資源和運用渠道越來越豐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應該積極發展和利用多元化的渠道,讓英語“活”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一、拓展初中生英語學習渠道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語言學習需要大量的輸入。增加初中生英語輸入量,不僅有課堂渠道,還要重視非課堂渠道。
1.開拓學習渠道,以教學為主
教師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是學生英語學習資源的提供者。中國初中生的英語知識多來源于課堂,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多聽、多練、多接觸英語。筆者主張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全英授課,以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組織各種英語學習游戲和活動。反復操練之下,學生熟能生巧,逐步將英語內化成自己的語言。
俗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不僅僅傳授英語知識,還要讓他們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開發生活中的英語學習渠道,使英語學習融入點滴生活。
2.充分利用教材,拓展學習資源
目前,我國初中生的學習資源主要來源于教材,教材的編制凝結了教育部門和教材編寫者的智慧和心血。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英語國家人文、地理、歷史和風俗習慣,介紹教材中相關素材的背景知識、詞匯所運用的語境等,組織教學活動,擴展知識。例如,當教師在講授人教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下冊Unit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關于yard sale主題的時候,可以運用準備好的課件,拓展相關背景知識并組織相應的教學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手工制作本活動所需要的宣傳標語,模擬安排參加yard sale的家庭,設計哪些學生扮演買家,帶來家里的閑置物品,在操場實際演練該活動。以真實場景再現英美國家風俗習慣,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國家文化的興趣。同時,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踴躍發言,介紹中國相應的風俗習慣,如生活中的跳蚤市場,網上閑余物品拍賣網站,對比中外文化異同,指導學生用英語表達一些中國風俗習慣。
3.選擇適宜的課外讀物
在現今科學技術發達的時代,各種學習媒介雖廣泛拓展,但書籍仍有其獨特的優勢。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時下,網絡購書十分便利,教師還可以指導家長和學生去圖書館、書城、借閱或購買適合青少年的英語類書籍報刊,益于初中生豐富閱歷,擴展詞匯量;培養學生英語閱讀、寫作能力。近年來,英語學習報受到眾多學校的青睞,在鞏固課堂知識的同時,還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材料,指導教學策略,其不失為一個良好的學習資源。
4.善于運用電子、網絡媒介
電視作為學習英語的一種渠道應該受到英語教師的重視,引導學生觀看相關的英語學習頻道。電腦、手機的發展和網絡的發達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英語學習資源,教師應指導學生觀看適合初中生的英美電影、電視劇、動畫節目等。例如,英文原版電視劇Young Sheldon,Good Luck Charlie都適合初中生觀看。英美影視劇的觀看能夠使學生直觀地感受英美國家的風俗、語言習慣,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于學生掌握英語的語音、語調、語感很有幫助。學生在觀看英美電影電視劇的時候,可以根據字幕提示進行跟讀練習,糾正自身發音,并進行語速的訓練。還可以用電腦、手機瀏覽網絡新聞,來增長見聞,了解國內外時事。當前,一些城市在中小學中安排使用英語作業軟件,用于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和擴展學習資源,有單詞闖關游戲、音標學習計劃、模仿朗讀、口語主觀題等聽說訓練,是一個很好的英語學習渠道。
電子媒介是一把雙刃劍,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廣闊的英語學習資源和便利的同時,其帶來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對學生的視力造成的損害,游戲的誘惑和一些不良信息。這就需要開展家校合作,以對學生進行監督,減少危害。
總之,英語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求教師和學生善于在生活中觀察、思考,開拓更廣闊的英語學習渠道。
二、拓展初中生英語運用渠道
新課改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英語的應用實踐也是檢驗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標準。英語學習和運用相輔相成,學得越多,就能用得越廣、越順。在拓展初中生英語學習渠道的同時,還要重視拓展英語運用渠道。
1.形成良好的校內英語應用氛圍
教師在鼓勵學生開拓生活中的英語運用渠道的同時,更要使英語在校園內得到充分的運用。鼓勵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踴躍發言,課間和課后用英語交流,養成用英語寫日記、隨筆的習慣。在校園內組織英語演講、英語短劇表演,開展各種主題活動。比如以圣誕節為主題的活動,讓學生搜集有關圣誕節的來歷,和相關故事、歌曲,慶祝活動等,制作成有關圣誕節為主題的板報,寫相關慶祝圣誕節的詩文,圍繞圣誕節展開主題演講,表演等。
此外,為了使學生能在各種生活場景中靈活運用英語,教師應該有效利用校園環境和設施創設多種生活情境來進行教學活動。例如,在課堂或操場上組織或模擬體育活動,引入體育活動和體育賽事日常用語。
2.開展豐富的英語課外活動
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組織英語興趣小組、各種競賽活動、英語角、英語晚會等課外活動[1],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可以在節假日時間,模仿英美國家的生活習俗,組織安排各種主題party。如以祝賀同學生日、分享學習經驗等為主題的party。當主題為介紹外國食品時,可以讓學生一邊動手制作外國美食,一邊用英語介紹制作食品所需要的原材料,描述制作過程,運用英語評價食品。在活動中既能鍛煉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也能體驗勞動的快樂。
3.倡導家庭內部運用英語
在有條件的家庭中,如家庭成員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這一點,需要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持。這種方法更體現了與母語相近的學習方式,這種語言運用也最為生活化。優勢是家庭成員有較多的相處時間進行英語交流,不足是我國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語交流很少,一般家長、親人不具備較好的英語能力。
三、打破傳統教學思想,重視應用多元渠道
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使初中生的英語素養有較大的提高,迫切地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改變單一的英語學用模式,對初中生進行多元化的英語教學,應用多元化的英語運用渠道。
初中生有豐富的英語學習和運用渠道,但這些渠道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地宣傳,進行家校合作,全方位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
四、結語
學習語言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英語表達不能脫離生活實際,語言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運用自如,才能切實發揮語言的信息交流功能。英語學習和運用的渠道不僅限于課堂和作業,應該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不斷從生活中探索和挖掘各種英語學習和運用的渠道。
參考文獻:
[1]傅麗濱.英語課外活動的幾種形式[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1):88-89.
責任編輯:景辰
[作者簡介]張曉輝,吉林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學;張海燕,吉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