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潔
[摘? ? ? ? ?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對提升高校育人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而高校思政教育隊伍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的提升,則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為此,高校有必要重視思政工作隊伍素質能力的提升,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在對高校思政工作隊伍素質能力提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論述的基礎上,對高校思政工作隊伍素質能力提升策略進行研究與探討。
[關? ? 鍵? ?詞]?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素質能力建設;提升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286-02
在習近平的系列講話中,多次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從根本上解析了其工作任務,突出以“立德樹人”為基本目標指引,注重其在整個教育體系結構中的基礎地位和滲透。基于此這樣時代環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勢在必行。但是綜合來看,受多重要素因素影響,現階段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能力水平表現整體偏低,實際工作中遇到了諸多障礙,其進一步深化建設發展至關重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現存的問題
“立德樹人”的教育戰略導向下,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基礎性教育的重要科目,對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顯著價值。綜合來講,新時代,面對社會發展對人才定義的高標準、高要求,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科技應用發展,形成了我國新型文化生態格局,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更多挑戰。而教師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活動開展的主體,同時肩負著多重功能于一身,包括組織功能、宣傳功能、教育功能以及信息處理功能等,其素質能力越發豐富。時至今日,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緊迫要求下,如何有效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是諸多高校面臨著的重要課題,亦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基礎。從客觀的角度上解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成效毋庸置疑,并得到了普遍認可,但與此同時受多重因素影響,其中仍舊存在不少突出性問題,整體素質能力水平表現欠缺人意。具體講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龐雜的系統化工程,涉及管理、培育、評價、考核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同時亦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相關從業者的素質能力提升。但就目前而言,很多高校尚未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對資源和力量的整合缺乏長遠規劃,面對高等教育普及化、大眾化的沖擊,表現出了嚴重的師資匱乏問題,導致其未有過多的時間或精力從事教研、培訓等活動,限制了他們的素質能力發展層次。同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本身素質能力水平偏低,自我發展意識薄弱,人員構成參差不齊,不利于內部整合,加之學校管理配套不到位,削弱了其自身建設能力。正是基于上述種種問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能力素質整體偏弱,實際工作成效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能力的提升路徑
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新時代,高校作為人才培育主陣地,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并且面臨著諸多挑戰,相關從業隊伍的能力素質提升尤為關鍵,其作為一項龐雜的系統化工程,關系到各個元素的共同參與作用。基于上述分析,筆者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種新時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能力的路徑,以供參考和借鑒。
(一)明確目標導向
科學的目標導向,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能力的基礎和關鍵。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要通過多重方式發展布局,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人們生產生活實踐中的滲透,并逐步形成高度的精神追求和良好的行為實踐。教師作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關鍵,是高校“立德樹人”的主導力量,對學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示范性影響,并且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因此要始終強調自身建設,樹立堅定的政治信仰,嚴于律己、規范言行,如此才能保證最大價值輸出。習近平對此曾作出重要講話,要求高校教師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立足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努力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對其職責進行了詳細表述。同時,作風優良是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其“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和守土盡責”的關鍵,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為理論為先導,注重“以人為本”理念植入,努力營造良好的氛圍環境。除此之外,進一步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能力的必然要求,對破除教師工作中突出矛盾有著顯著功效,為之全面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科學可行的目標導向下,該項工作的開展才更具針對性、實效性。
(二)優化組織結構
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是推動社會各領域發展的關重因子,更是教育發展的核心價值體現。尤其是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作為教學主導,是高校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開展的重要智力支撐。既往的實踐經驗表明,任何時期的教育發展都離不開教師隊伍的智力支持,其綜合素質素養水平建設是影響教育工作成效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整個高等教育發展戰略布局中,進一步突出教師的重要地位,強調全員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成新型工作模式,優化組織隊伍結構,拓寬工作口徑,全面覆蓋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提升整體工作隊伍能效,繼而在不斷的發展踐行中鍛煉他們的能力。尤其是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大眾化,生源數量急速增長,師生比例嚴重失衡,教師個體壓力倍增,時常忙于日常事務性工作,對教研發展的參與不足,影響了他們的素質能力提升。對此,高校應當協調好各項建設工作,整合既有優質資源,逐步加大對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投入,廣開人才聘任通道,以專兼相合的方式豐富教師隊伍,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輔導,并保證相關從業者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參與教研培訓,為之素質能力提升創造利好條件。與此同時,有效發揮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生力軍的作用,輔助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為教師提供不同意見。
(三)完善管理機制
本質上而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和對象是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特殊性,實踐過程中出現問題在所難免,這也就決定了相關組成隊伍素質能力提升無限的空間。正如馬克思的研究所述:“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相關。”完善的管理機制建設應從人本角度出發,關注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一切,努力為之創建良好的氛圍環境,激勵他們自我約束和提升,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職業價值。在具體的踐行過程中,加大對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宣傳,明確其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地位,提升全員及全體學生認知,突出相關工作隊伍的價值,提升他們的崗位榮譽感、使命感,繼而為之不懈奮斗,這也是激勵其進一步發展的有效路徑。與此同時,逐步完善與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管理相關的配套制度,包括崗位責任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獎懲激勵制度等。如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全員共建參與的過程,不同崗位發揮著差異化功能,應根據他們的工作特性,導入精細化管理概念,明確崗位分工及權責,促進其深度合作,展示出超強的能力。同時,對思想政治工作從業人員的業績進行實時、系統、綜合、動態的考量,了解他們的實際開展情況,幫助其更加深刻地認知自我,善于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并輔以完善的激勵機制,引導和鼓勵他們提升能力素質。
(四)加強引導學習
學習可以說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能力提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應當緊密跟蹤社會發展潮流,創新學習方法及載體,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參與活力,最大限度地保證最終效果。在具體的踐行過程中,高校應當充分運用績效考核反饋結果的導向功能,明確各階段、各層級、各崗位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重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并由此延展系列實踐活動,選擇科學有效的組織方式,促進整體工作隊伍發展。例如,高校可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培訓活動,邀請學術大家、業務能手廣泛參與,搭建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共享有效工作經驗,關注教育發展最前沿,及時更新從業隊伍的思想理念,不斷豐富他們的學識構成,激發出更多創新的火花,從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能力。同時,加速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建設,深化教研工作,從本質上解析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精準目標定位,提升從業者的理論水平,打破固有的思維格局,匯聚更多的創新想法,基于此探索更為有效的工作方法模式,完成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能力建設。在此過程中,高校可依托互聯網技術應用,搶占思想政治工作新高地,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幫助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前沿理論及經驗。另外,高校著重關注引導思想政治工作實踐,將上述成果轉化為工作者的內在品質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面對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建設新要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素質能力十分重要和必要,是實現偉大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目標的重要一環。其作為一項系統化工程,在具體的踐行過程中,應以科學的目標體系為導向,依托健全的管理機制,發現和總結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不足,深度分析其影響因素及因由,不斷優化組織結構,為相關從業者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并提供必要的學習引導,從而促進他們整體素質能力水平提升。作者希望學術界大家持續關注此類課課題研究,分析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能力面臨的新要求、新挑戰,繼而提出更多有效的提升建議。
參考文獻:
[1]姜仕華,侯忠明.加強和改進四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1(2):28-32.
[2]謝健楊.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研究[J].科技風,2019(16):51.
[3]郭佳琪.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能力的提升[J].文教資料,2019(13):144-146.
[4]馬福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的新要求[J].高校輔導員,2017(3):23-27.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