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紅杰
【摘? ? 要】? 體驗式學習是新形勢下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只有牢固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新理念,以學生的體驗為重點,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與創新能力。本文拋磚引玉,有待于同仁們一起商榷。
【關鍵詞】? 概念;特點;意義;氛圍;探究;信息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既促進了人類創新思維的發展,又推進了物質文明的進步和對自然界的深刻認識,無論亞里士多德倡導的自然哲學,還是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甚至現代物理學中的量子力學,都是物理學的萬花筒。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涌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局面,其中,體驗式學習越來越得到無數學子的青睞。
一、體驗式學習的概念
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學習模式的本質就是“體驗式學習”,它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需求,凸顯了“以生為本”的教學新理念,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謂體驗式學習,就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從學生的體驗和經驗出發,緊密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和切身體驗周圍的物理現象,學會應用物理原理予以通俗化的解釋,并逐步總結出物理原理與定律。學生在體驗式學習過程中,必須做到用腦思考、用眼觀察、用手操作、用嘴闡述、用身經歷和用心感悟,使抽象化的物理知識形象化,實現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高效達成三維教學目標。
二、體驗式學習的特點
體驗式學習相對于其他學習方式而言,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逐步誘發對所學知識產生好奇心,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無窮樂趣,從而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全面發展。初中物理體驗式學習方式主要包括三大特點:
1.實踐性:“做中學”是體驗式學習方式的核心,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親自動手操性實驗、縝密的觀察與全方位的交流等途徑,逐步掌握重點和難點,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意識協調發展。
2.主體性:學生在體驗式學習中處于主人翁地位,不管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是暫時處于“中下”層次的學生,都要積極參與,勇于發現問題,大膽提出質疑,善于解決問題,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3.差異性:由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身心特點、興趣愛好和基礎知識等方面差異較大。因此,他們對事物的理解與體驗程度也不一致,但這種差異性也更有利于促使學生交流各自的體驗和觀點,以達資源共享之宗旨。
三、體驗式學習的意義
初中物理體驗式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始終處于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他們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創新,在創新中享樂,在潛移默化中學有所獲,感有所知,啟有所迪,輕松完成自主探究任務,并構建系統化知識體系。但傳統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許多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幾乎沒有直接體驗的過程,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可見,體驗式學習是提高學生自主探究效率的法寶。
四、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體驗式學習的措施
1.創設愉悅氛圍,激發體驗興趣。俗話說:“環境塑造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只有輕松、民主、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才能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體驗興趣。例如:筆者在引導學生學習“聲音的特征”時,就創設了采用流行歌曲渲染聲音特征的情境,直接打開多媒體課件播放了著名歌唱家費玉清演唱的《千里之外》,先把音量調得很低,因學生幾乎只能靠眼睛的觀察畫面才能體驗精彩的歌聲,幾個學生大發牢騷:“老師,你調控的聲音太小了,能否把音量調高一點?”然后,我迅速調高音量繼續播放音樂,當費玉清采用女聲唱法進行表演的時候,我暫停播放后提問:“這段‘女生獨唱者是誰啊?”“當然是費玉清啊,只是他把聲音變尖罷了!”教室里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著。接著,我又播放了一首模仿費玉清秀翻唱歌曲,有一個費玉清的“粉絲”細心聆聽后立即舉手質問:“這個悅耳的歌曲也許不是費玉清的原色演唱的呢!”一“問”激起千層浪有了質疑,許多學生也隨聲附和著,最后大家形成共識:這是高素質演員的模仿秀,根本不是費玉清演唱的歌曲。學生通過上述切身體驗,進一步激發了自主探究的興趣,從而緊緊圍繞“音調”“音色”和“響度”三個新概念進行研討,學習效果比較理想。
2.加強自主探究,深化體驗效應。自主探究是新課程改革中的重要門徑,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尤其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深化學生的體驗效應。譬如:筆者在執教“測算大氣壓值”一節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按照文本中教材里提供的操作步驟進行測算大氣壓值的實驗;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體驗效應,就為學生設計了一個操作簡便的小實驗,并引導他們積極動手完成“測算出大氣壓的值”的實驗:首先,提供了小筒、注射器、沙子、鐵架臺及彈簧測力計等器材讓學生親自做,許多學習小組積極參與,討論時暢所欲言,有的學生直接提出了把注射器豎直放置操作細節,此時的筒壁與活塞的摩擦雖然還是沒有變化,但由于活塞會受到向下的重力影響抵消掉一部分,一定程度上減小了摩擦后產生的誤差;然后,筆者要求學生緊緊圍繞“如何測量大氣對活塞的壓力?怎樣才能實現在靜止狀態下最佳時機的測量?”等問題進行研討,最后學生輕松地完成了大氣壓值的測算辦法;同時,通過反饋小結,鞏固了學習體驗。
3.應用多媒技術,培養體驗能力。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離不開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而在初中體驗教學中,靈活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體驗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諸如學生在學習電路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直接打開多媒體課件展現生活中的火線、家用電器電路的基本知識和相關原理各種知識,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再如學生在學習電流工作原理的時候,教師可以把電流比喻成小河里的流水,并借助多媒體動感畫面的形式展示電流工作原理、方式與流程,從而增強了學生的體驗能力。
總之,體驗式學習是新形勢下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牢固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新理念,以學生的體驗為重點,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千方百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與創新能力,使他們的物理核心素養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