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凱謳 廖喜琳 劉蔚

[摘? ? ? ? ? ?要]? 目的:在老年護理體驗式教學中貫穿人文教育的應用效果。方法:我校三年制普通中職2017級護理1班、2班各8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1班為對照組80人,2班為觀察組80人。年齡16~19歲。觀察組按照老年護理教學大綱,增加將人文教育融入老年護理學體驗式教學中,對照組按照老年護理教學大綱完成授課。結果:課堂氣氛活躍,角色扮演到位,討論熱烈,理論課考試及技能測試成績方面,觀察組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收到滿意的效果。結論:在老年護理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及人文素質培養,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人文意識的養成和以患者為中心護理理念的形成。
[關? ? 鍵? ?詞]? 體驗式教學法;老年護理;人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036-02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這門學科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人文關懷作為醫學的特點,也同是護理學的核心與精髓。現代護理觀強調,要以患者的需求和利益為中心,以患者的健康為中心,更要注重患者的人格尊嚴與心理需求,所以在老年護理專業教學中對人文教育方面更要加強、深入,進而不光使學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思想和教育方面也應獲得升華。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擇我校三年制普通中職2017級護理1班、2班各8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1班為對照組80人,2班為觀察組80人。年齡16~19歲。觀察組按照老年護理教學大綱,增加將人文教育融入老年護理學體驗式教學中,對照組按照老年護理教學大綱完成授課。
(二)研究方法
1.學生分組
將2018級三年制普通中職護理2班80人,分為10組,每組8人。課前教師介紹下節課老年人生活模擬體驗訓練課程的內容。觀察組采用角色扮演,分別扮演體驗者、觀察者、協助者、催促者角色。
2.老人體驗活動
(1)請扮演體驗者將老人體驗裝置用物穿戴在身上,包括綁上膝蓋束縛、穿上踝關節束縛(足托器)、綁上腳踝負重、穿上負重背心(兩邊口袋各放入負重鐵條)、穿上手部肘關節束縛、戴上手腕負重、戴上耳塞、戴上觸覺手套,外層再戴上約束手套、帶上特制眼鏡(黃斑癥和白內障設計)。(2)體驗。拿出一張紙寫下自己的姓名;請打開飲料并倒出來喝;從皮包或皮夾拿出指定張數的紙鈔和硬幣;打電話和人說話;走出教室上廁所(要使用蹲式馬桶及衛生紙);上下樓梯。(3)分享角色扮演的感受。學生A:穿上道具再戴上黃斑眼鏡,心境沉重的好像真的成為一位老人,身體變得沉重,聽不清楚他人的對話,對光線及色彩的變化也不敏感,也看不清周遭人和事物的變化,一切都變慢了,有種需要依賴別人的感覺。學生B:安排陪伴者、催促者,讓我們更有同理心站在長者的角色去思考,看似簡單的動作會變得困難重重,也覺得要好好對待老人。
3.人文教育內容
在案例中增設2~3個人文問題,讓學生在課堂內外進行討論。設置的人文問題主要涉及醫學倫理、患者隱私、醫患關系、職業素養、服務態度與患者溝通技巧等方面。同時對學生的“仁愛”思想進行培育,學習《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郊的名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學生領悟崇高的人文素養。
4.評價小結
學生談論感受,交流體驗心得,師生共同對整個體驗實踐過程進行評價、歸納、總結。發放自行設計的調查表,調查人文教育融入老年護理學體驗式教學中的效果評價。
5.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x±S表示,應用SPSS22.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成績評估
兩組不同教學方法中,全體學生均參加了考試,無人缺考。理論課考試及技能測試成績方面,觀察組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下表)
(二)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評價
對兩種教學方式在提升人文素質方面的效果進行評價與分析,兩組的評價結果具有較大差異,超過90%的學生認為在老年護理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及人文素質培養,及時進行思想和行為的反思,能激發學習興趣,也有利于自身學習能力及溝通能力的提升。
三、討論
老年護理專業要求學生必須要關懷、理解患者,要有很強的人文精神。所以不光要重視專業技能,還要加強人文教育,使學生能深刻地體會到護理專業光是專業技能過硬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多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思考為患者服務。
(一)人文素質教育有助于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的人道主義精神
通過老年護理實踐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能夠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對護理專業學生進行文化熏陶,有助于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的人道主義精神。通過對患者心理的研究和護理教育改革中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幫助護理專業學生樹立“推己及人”的思想意識,在臨床護理中增加對患者的同理心和同情心,以一個仁者的心態去做護理工作,不僅可以提升護理工作質量,還能夠有效緩解當前的醫患緊張狀況。
(二)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體驗式教學,從體驗中學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最基本與自然的學習方式。
體驗式教學和傳統的教學模式差異是比較大的,但也并不是水火不容,體驗式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通過體驗當時的情景來獲得更多的啟發,促使學生更快、更深刻地獲得知識,從而達到身體力行,更深刻地了解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三)體驗式教學有助于人文關懷意識的養成
大多數學生(90%以上)能做到理解并保護患者的隱私,能夠換位思考,養成人文關懷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團隊協作、討論探究等方法使學生真正投入病例情境中去體驗情感,通過這種模式可以使學生學會換位思考,使他們學會運用語言交流和非語言溝通技巧,同樣也能讓學生體會到患者心理上的變化,體會到患者及其家屬的心情,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四)體驗式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習熱情
大部分學生接觸的都是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對青年學生來說,體驗式教學能使枯燥的課堂變成生動而又有趣,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知道老年護理專業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能夠在學習與互動中獲取更多的潛在知識。只有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才能讓學生從被傳授知識轉變成主動汲取知識。
優秀的教師往往是通過細節教學來體現出人文關懷,護理的對象不是木片、紙張、石頭,而且具有生命和熱血的人類。護理人員正是通過細致入微的工作,向患者體現我們的關愛。患者除了要滿足生理需求,更要注重心理方面的需求,主動熱情的工作態度能讓患者有親人般的感受,增加患者接受治療的依從性。在老年護理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融人文精神于護理專業課程教學中,能夠提高護理學人文教育的效果,使學生的人文素質全面、協調、持續地發展,進而達到老年護理學人文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奇,賀新華.自然辯證法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0.
[2]劉德培,陸莉娜.必須全方位多層次地弘揚醫學人文精神[J].醫學與哲學,2003,24(3):5-7.
[3]柯林·比爾德,約翰·威爾遜.體驗式學習的力量[M].黃榮華,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
[4]Bishop A H.The practical、moral and personal sense of nursing: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of practice[M].Albany:State of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
[5]潘菽.教育心理學[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徐靜娟,胡昕,李秋萍,等.護理專業人文課程“體驗式學習”的實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8,4(6):109-110.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