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德
[摘? ? ? ? ? ?要]? 通過對高職教材現狀的分析,指出現代社會對高職教材質量的新要求;結合教材出版的各主要環節,給出策劃編輯進行全程策劃與監督管理的要點;指出在新經濟時代提高教材選題策劃能力的重要做法,如增強品牌意識、精品意識,突出選題策劃的創新性,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利用網絡資源等。只有不斷提高策劃能力,強化出版監督與管理,才能提高高職教材的整體質量,多出精品,為師生提供優質服務,創造更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關? ? 鍵? ?詞]? 選題策劃;高職教材質量;策劃能力;出版管理
[中圖分類號]? G714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252-02
我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自20世紀90年代發展以來,到目前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尤其是2010年以后,我國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逐漸擴大并趨于穩定,隨之帶動了高職院校教材建設的發展。在教材出版百花齊放的今天,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高職院校的教材建設和發展,但是我國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與行業技術的發展,也不乏很多教材出版出現滯后性、針對性不強、與社會脫節等現象,從而影響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高職教材質量現狀與新要求
(一)高職教材質量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由于高職院校在我國的起步較晚,高職教材也存在一定的缺失情況,所以各高職院校對教材建設都非常重視,基本上實力較強的高職院校都制定了相關的教材建設規劃和發展建設項目。再加上對高職院校教師編寫的國家規劃教材都有一定的激勵政策,給眾多高職院校教師編寫教材創造了條件。但是就目前來說,高職院校在教材編寫與出版質量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教材內容的教學適用性低,隨著信息技術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是由傳統中專學校升級而來,教材也有很多是通過本科教材簡化或中專教材增加內容改編的,不但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要求有距離,而且知識的系統性不強,適用性不高。其次,教材選題的來源單一,就目前的高職院校教材來說,教材選題大都以出版社編輯組織為主,行業、多校聯合選題為輔,缺乏由行業技術組織或專家牽頭策劃編寫的職業教育教材,就造成了教材的出版質量往往與教師和編輯個人的水平直接相關,使許多教材的內容重復,核心內容常與社會實際需求脫軌,難以形成符合行業技術發展的高質量經典教材。最后,在教學形式上,大都以紙質教材為主,電子課件以及其他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無法實現各高校、師生之間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上的片面和偏差,對學生學習和日后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二)院校師生對教材質量的新要求
高職院校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定位在于為社會培養高技術應用型人才,所以高職院校的教材應滿足以下要求:(1)教材的定位需準確,在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要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精神和規劃要求,要符合社會行業技術發展水平,要適應企業崗位技能需求,讓學生所學知識更加貼合實際,能夠運用到實際工作中。(2)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為高技術應用型人才,那么在教材策劃與編寫過程中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其中包括系統的專業知識結構、較強的思維創造力、扎實的專業技能操作以及綜合職業素養等。(3)要貼近職業操作的真實環境,高職教材在編寫過程中要充分貼近行業技術、貼近學生未來的工作環境,通過典型的項目任務以及仿真的模擬訓練,讓學生提前適應真實的工作環境,在未來走入社會后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企業環境和崗位要求,從而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二、強化全程策劃意識,嚴格策劃與出版管理
(一)審視和修訂
隨著社會環境和經濟的不斷變化,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隨之改變,為了更好地讓高職畢業生能夠在社會立足,提高其適應能力,高職教材也要隨著社會環境變化而進行不斷修訂或者重新編寫。這項工作看似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實則是高職教材的一個新的起點,不僅要對原有教材內容進行重新審視、借鑒、反省和批判,還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教材整體進行錘煉,從而使高職教材得到不斷的提升和改進。
隨著教材出版發行時間的變長,需要對已出版的高職教材進行重新審視,了解各教材相關專業、課程內容變化、改革方向以及師生使用意見的反饋等,分析教材在編寫和出版過程中存在的利弊,保持和發揚其中的優勢和亮點,改進原來存在的不足與缺點,最后根據高校的專業教學理念和背景特色進行教材整體的策劃和編輯出版,使教材修訂后更加具有適用性。
(二)強化編寫隊伍
對高職院校的教材編寫工作來說,教材作者的教學能力與寫作水平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首先要聘請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專家和教授組成相應的教材編寫團隊,對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和課程設置作出權威、全面的研究,從而作出最優化的教材設計。其中包括教材編寫大綱、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相關的實踐性操作、細化各章節的具體要求等。其次,在教材內容的編寫中,盡可能邀請相關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加入編寫隊伍,一起規劃和編寫教材,也可以先對企業進行實地走訪和考察,將一些企業真實的案例和項目任務編寫于其中,以加強理論教學和崗位操作之間的聯系,讓教材更加貼近生活、貼近行業需求。
(三)嚴格書稿要求與出版責任制
書稿要求經常是在編輯落實教材整體策劃后提出的,包括:(1)編寫內容要求前面已經提及,主要突出教材的實踐性和技能性,并要求所有教材配備電子課件等網絡化教學資源;(2)明確出版環節各崗位的責任和義務,例如,采用策劃編輯、文字編輯、校對和編審人員以及責任編輯的責任制,在各個環節上嚴把質量關,審核和修改稿件的結構框架、內容、形式、文字、圖片、資源等,并按照規定的流程和時間進行審核;(3)確保教材的出版質量,根據學校和社會要求與發展需要確定教材的開本、字數、裝訂樣式以及定價和出版時間等。對責任編輯提出相應的質量要求,從整體到細節進行審核,包括封面、版式、標題序號、圖號、表文、印刷質量等,為教材使用把好最后一道質量關。
三、新時代的教材選題策劃
(一)增強品牌意識和精品意識
高職院校要想在我國教育體系中長遠立足和發展,就必須擁有自身高校的辦學特色和辦學方針,高校術業有專攻、學生畢業有所長才是高職院校辦學的基礎和原則。我們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如果說社會人才的競爭是一個戰場,那么高校的教材就是整個高校教育中最有利的武器。編輯要從教材選題入手,在各院校背景基礎上增強教材的品牌意識和精品意識,才能打破高職院校教材適用性差、與社會脫節的現狀。首先要考慮高職院校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專業,根據其整體優勢和特色確定教材品牌定位,找準其特色專業在高職院校中的地位,從而做到教材內容的揚長避短。積極推動和培育校本教材建設。各高職院校可以以自身的特色專業為基礎,按照新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由校內資深的專家和教師牽頭,編寫適合本院校教學環境和專業發展的教材,并體現院校的工學結合、特色專業等,以此彰顯教材的實用性、針對性和系統性,在使用幾年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提升質量,再通過有實力的出版社和編輯進行教材整體策劃并出版精品教材,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社會行業人才需求。
(二)突出教材選題策劃和出版的創新性
創新理念和創新精神是21世紀人才必備的素質,同時也是高職院校教材編寫過程中的關鍵。編輯在教材策劃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指導思想的創新。新課程改革下“人文教育”理念是教學的根本,以學生興趣和認知為主體,進行教材編寫和設計,強化學生素質教育的同時,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2)編排體例的創新。傳統枯燥、形式單一的理論教學對學生來說往往興致不高,影響其學習效率,在教材創新過程中要注重教材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從學生的感性認知出發,寓意于各種事物、生活用品或者教學設備,最后由學生自主總結歸納,形成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樣既可以遵從知識的循序漸進,還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探索欲望,有效地提升學習積極性。(3)教材內容的創新。時代的發展對社會各行各業都有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的教材編寫要以行業技術發展和社會崗位需求為導向。對此,教材內容要充分反映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和社會企業人才的基本需求,盡可能最大限度地反映社會、科技、經濟等方面的最新動態,從而將教學和社會需求接軌,為社會培養更多適應性人才。(4)教材呈現形式的創新。近幾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互聯網+”教育模式的推陳出新,高職教材也不再拘泥于紙質印刷一種形式,而是逐漸向立體化、電子化教材轉變,高職教材也逐漸從靜止向動態、由平面向立體轉變,例如部分教材已采用VR技術展現情景教學。只有順應時代的潮流,才能讓學生將碎片的時間充分利用,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三)學習國外職業院校的經驗
在美國職業教育的教材編寫和發行方面有著嚴格的制度,一方面美國職業教育的教材編寫對作者的要求非常高,除了注重作者的實際教學經驗外,還需要其他必要的技術支持。而在英國,所有的職業教育大都沒有指定的教材,很多都是通過一些參考資料的形式進行學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大都有自主選擇授課和培訓教材的權利,相對來說,更加靈活、適用。我們可以學習多個先進國家的職業院校教材的編寫和使用等方面的經驗,提出兩方面的建議:
加強對高職教材編寫和出版的管理,通過行政手段和行業組織開展職業教育教材管理,提高對高職院校教材的使用要求和規范化程度,并鼓勵院校一線代課教師積極參與到高職院校教材選用、編寫以及出版的規劃項目中,提高教材的適用性和針對性。加強高職院校的教材質量建設,引導高職院校師生依據內容質量來靈活選用優秀教材,以體現出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特色,注重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同時加強學生職業技能、思維創造以及職業素養的綜合提升。
(四)充分利用網絡優勢,提高策劃能力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突破了傳統溝通上的障礙,給高職院校教材編輯與作者交流和探討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對此,相關的教材編輯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與各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共同探究專業教材中的核心內容以及教學重點,讓策劃出的教材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利用互聯網豐富教材內容,編輯要引導教師將世界各地的案例消化吸收后編寫到教材中,使教材更加具有時代特色,提高其針對性和適應性。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教材作為學生教學的基礎,不僅對學生技能學習和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對高職院校的發展和教學質量提升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高職院校教材編輯要充分認識到目前教材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新時期高職教材的新要求,強化全程策劃意識,嚴格對各出版環節的監督管理,對教材選題策劃不斷創新和改革,全面提升教材的質量,從而促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永生.新形勢下高職教材的選題策劃思路:以跨境電子商務系列教材為例[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3):26-28.
[2]張永生.做學習型編輯,打造精品高職教材[J].傳播與版權,2016(5):64-65,68.
[3]顧京,孫燕華.高職教材評價標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6(18):113-115.
[4]李文軼.選題策劃中提升高職工科類教材質量的思考[J].科技傳播,2018,10(6):142-143.
◎編輯 鄭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