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言
【摘 要】 近幾年的經濟迎來了迅速發展的階段,超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人口量正在急劇的劇增,由此產生的影響是,越來越多的人流涌入一線城市,甚至于二線城市,浙江杭州等幾個代表城市表現尤為突出。那么,隨著人口新階段的涌入,浙江省的人口正在迅速地上升,城市的居住容量也隨之減少,而帶來的影響則是相應的房價正在逐漸升高,為避免人才的流失,為城市留住更多的新鮮活力。政府推出的民生建設保障房的建設則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保障房的建設關涉到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更多的保障房的建設,一方面能夠防止房價的迅速上漲,另一方面能夠為城市留住更多的年輕的勞動力,給城市注入更多新鮮的活力。因此政府要立足于城市需求,建設不同層面的保障房以解決保障房供不應求的局面,而本文則重點探討分析保障房建設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 農村經濟 小型農田 水利工程
1.引言
保障房的建設是社會重要的民生措施,大量的新興城市居民涌入城市,一方面能夠為城市提供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另一方面能夠為城市持續輸入人才。而當城市涌入大量的人口時,勢必要解決人口的住房問題,當可提供住房量未能跟上人口增長的速度,產生的影響則是房價的逐漸抬高,北上廣深的高昂房價讓許多年輕人望而興嘆。因此,在除去北上廣深等城市,為避免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而導致房價的提高,則應該關注保障房的建設。
保障房的建設,能夠有效地維持社會的穩定,又能夠為城市吸引更多的勞動力資源到城市建設,推動城市的迅速發展。如何更好地建設保障房,對于保障房建設的財務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完善保障房建設的福利措施,緩解城市居民購房壓力,解決工薪階層住房難購房難等問題,需要政府更進一步地做出規劃。
2.保障房建設財務管理的問題
目前,各省各地政府正在逐步地建設保障性住房,而在具體建設保障性住房的過程當中的財務管理,出現了幾個問題:
2.1保障房建設財務管理界限模糊
我國的保障性住房基本由政府承擔建設,房源均來自于政府。因此保障房建設的財務管理需要通過政府部門具體的財務管理,也就是說保障房建設需要與政府財政的收入和支出進行相匹配。而經過統計調查,浙江設在建設保障性住房的財務管理中,投入建設保障性住房所占用的省財務支出的比例較大,加重了政府的債務負擔,由此制約了保障房建設的速度。除此之外,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管理體系當中,還存在有“限價商品房”等與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存在模糊的界定,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保障房建設的財務管理部分無法進行清楚的界定,導致政府的財務支出沒有辦法順利投入到保障房的建設當中
2.2保障房建設財務管理資金使用困難
由于保障性住房存在公益性的性質,大部分保障性住房皆由政府承建,但是在建造的過程當中,涉及到各方面的財務使用,在具體的施工過程當中也需要用到各項資金的匯合使用,而政府對此項工程的財務管理使用,必須嚴格按照相對應的法律法規要求,依據一定的規章制度進行使用,所導致的情況則是保障性住房工程進行建設的時候,常常出現財務資金沒有辦法立刻進行對接的情況,使得一方面建筑施工過程被迫中斷,另外一方面則是資金供應的鏈條出現斷裂。除此之外,保障性住房本身為公益性性質,因此對于利益獲取的考慮成分則較少,也就意味著在具體的施工過程當中,建筑施工方并不會常常從施工成本的角度進行考慮,而往往會采取最大限度地使用政府財政撥款,那么在具體的施工過程當中,往往會出現財務支出過大以及財務浪費重合的情況。
2.3保障房建設財務管理資金融資困難
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關乎民生的工程,而大部分保障性住房主要面對的人群是城市當中的中低收入人群,并且保障性住房的房價均是低于市場價格的,那么也就意味著保障性住房當中購買的利潤空間較小,如果單有政府進行單一的承載建設,建造保障性住房的供應速度則會顯得非常緩慢,而企業承建保障性住房,除了獲利空間較低之外,還在于最終獲利的時間緩慢,政府的批款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最后進行批款,而使得利益空間進一步被拉低,因此面對此項情況,保障性住房的融資渠道則顯得非常有限。
2.4保障房建設財務管理財務預算管理問題
保障性住房的公益性性質,使得在財務的管理預算過程當中需要和政府的財政收入和支出進行直接的掛鉤。而隨之租憑性的保障性住房的大量建設,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選擇租憑保障性住房,但是對這一塊的財務預算管理當中,并沒有明確的預算體系進行管理,也就導致政府在承建保障性住房當中,對于租憑的預算難以進行統籌歸納。而政府缺失對于租憑的預算體系,難以對申請租憑的城市居民提供合理有效的收支,又更進一步地影響了城市居民與金融機構的貸款協議,居民沒有辦法貸款,又會使得保障性住房在建設完成之后,難以有城市居民能夠以正常的資金渠道進行申請居住,從而使得保障性住房的財務管理陷入惡性循環當中。
3.保障房建設財務管理的對策
面對以上問題,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財務管理進行具體的分析,為了促進保障性住房的全面發展,具體的對策方法如下:
3.1明確保障性住房財務管理概念
對保障性住房的各項概念,租憑性保障性住房,限價商品房等概念模糊的住房,進行明確 的劃分并進行公示。劃分不同的條件和要求進行保障性住房的申請,明確申請人群根據不同的要求和條件申請不同概念的保障性住房,使得不同情況的保障性住房有明確的財務劃分要求,能夠讓政府部門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的撥款建設,并且有明確的撥款方向進行保障性住房的承建。
3.2簡化保障房建設財務管理流程,核算保障住房的資金使用
保障房建設的財務管理尚沒有完整明確的財務管理體系,從而導致審批獲批的流程需要通過多方部門的協調。經過以上過程的協調又導致財務撥款的速度過于緩慢,因此針對此項情況,專門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的財務撥款審批體系,同時列舉保障性住房申請的核心條件進行審批,簡化審批流程,加快資金鏈條的運轉,從而使得政府和施工方雙方的資金的流動能夠進行靈活地使用,一方面能夠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速度,另一方面能夠保障施工方的利益空間,從而為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另外,在使用政府撥款的過程當中,應該有完善的核算體系,目的在于避免在建設過程當中,有施工單位對政府撥款進行惡意地濫用。依據施工進度進行不同階段的財務撥款,保證每一份財政撥款能夠用在合理的地方。除此之外,施工方在使用政府的財政撥款的同時,應有部門監督,并且有明確的登記使用冊子,加強政府與施工方的雙重監督,保證財務資金使用的透明度。
3.3擴寬保障性住房的融資渠道
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大部分資金都是來源于政府的支出,而政府的支出種類繁多,規劃到保障性住房的財務支出則只占其中的一部分,為減少政府的財政支出,拓寬保障性住房的融資渠道,應該在建設的過程當中進行相應地保障性住房的跟蹤銷售或出租,將銷售或出租所占有的費用回饋到保障性住房當中去。同時,積極宣傳保障性住房的各項利好政策,提高其中的入住概率。
4.結語
保障性住房作為我國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對于社會的穩定,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完善各項保障住房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劃分清晰概念,簡化申請流程,確保保障房建設資金的合理利用,以更多渠道的方法進行融資建設,確保保障住房的建設速度能夠與城市的發展速度以及人口的增長速度進行互相匹配。
【參考文獻】
[1] 單靜.基于保障房建設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2018,(01):216
[2] 李翠平.保障房建設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2016,(08):17
[3] 張翠.基于保障房建設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