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怡
【摘 要】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獨立學院的發展需要逐步向應用型本科轉變?,F實中外聘教師的管理呈現出重聘用、輕培養,重任職資格、輕教學能力,重專業課教學、輕實踐教學,重物質報酬、輕人文關懷,重短期效應、輕長期規劃等諸多問題。為適應獨立學院轉型發展的需要,可以從完善外聘教師聘用制度和聘用流程,加強“雙師型”教師的招聘力度,增進與外聘教師的情感交流,完善外聘教師考評機制等方面著手改進。
【關鍵詞】 獨立學院 外聘教師應用型本科
我國高校外聘教師的歷史可以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在1999年高校擴招以后發展更為迅速。從CNKI相關文獻中也可以發現,在1999年以后該問題的研究成果數量增長較為明顯。獨立學院由于其辦學的特殊性,有關獨立學院外聘教師的管理問題可以說與生俱來。已有的研究成果大都采用了外聘教師管理現狀——存在的利弊因素——提出改進對策的研究思路來進行[1][2]。其中,也有少量的個案研究,以某個具體的獨立學院外聘教師管理為分析對象來展開[3][4]。經過20多年的發展,獨立學院迎來了轉型變革的重要時期,本文以此為背景來考察如何加強外聘教師的管理,希冀有助于獨立學院從模仿公辦本科院校向獨立應用型本科院校轉變。
一、獨立學院轉型期凸顯加強外聘教師管理的必要性
以1998年底浙江省人民政府頒布的《關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的若干規定》為起點,20多年來,獨立學院在我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飛速發展。作為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獨立學院在提高本科教育的普及率,提升整體國民素質,激活社會力量辦學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早已告別了過去只注重學歷的傳統思維,很多企業將關注點聚焦在畢業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高職院校突飛猛進的背后是獨立學院越來越尷尬的處境。一方面,對標公辦本科院校,獨立學院在科學研究和辦學水平上短時間內難以望其項背;另一方面,比照高職院校,獨立學院學生的應用能力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可,尚缺乏向高職院校“攻城略地”的資本。因此,獨立學院的發展必然需要轉型以應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從已有的實踐來看,鑒于看齊公辦本科院校的巨大難度,多數獨立學院都選擇轉型應用型本科,以提高畢業生的社會接納度。
從師資的角度而言,在獨立學院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師資的增幅與學校的擴張速度不匹配,師資普遍缺乏;另一方面,在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過程中,獨立學院師資結構與應用型高校的培養模式不匹配,缺乏應用技術技能型人才,缺乏“雙師型”教師的考核引領機制。在向應用型本科轉型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了獨立學院對外聘教師的聘任需求。第一、外聘教師能凸顯獨立學院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彌補傳統師資的不足。傳統的高校師資招聘,大多沿襲著從學校到學校的模式,教學師資缺乏實踐經驗。外聘教師大多具有實踐背景,能夠關注本學科正在變化的現實需求,有助于提高授課知識與社會實踐的融合度。第二、外聘教師可以緩解獨立學院的財務壓力,優化資金配置。招聘外聘教師的方式,可以為獨立學院節省部分辦學經費,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第三、外聘教師可以充實教師隊伍,優化師資結構。相對于在編教師的招聘工作,外聘教師的招聘和選擇要更為靈活,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尋找合適的人選,在豐富師資類型的同時可以有效的優化師資結構。
二、轉型期獨立學院外聘教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1、重聘用,輕培養。獨立學院招聘外聘教師的直接原因來自于師資數量的不足,為了能夠正常的開展教學活動而被動的招聘外聘教師。在實際操作中,有些課程因為急需教師,加之專業對口的外聘教師本身就很難尋找,因此在實際的招聘過程中只能做一些教師材料核實登記等工作,面試或試講等工作根本無法開展。在這種情形下招聘的外聘教師,更多的時候只能起到“救火”的作用,對于能否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獨立學院很多時候難以控制。更進一步,要想通過招聘外聘教師而改變獨立學院的師資結構,提高教學水平,提升專業隊伍,加強外聘教師隊伍的培養等問題,則更是無從談起。
2、重任職資格,輕教學能力?;趥鹘y公辦本科院校的固有思維影響,很多獨立學院在聘用外聘教師時,更多的是考慮外聘教師的學歷、學位、專業技術職稱,對其教學能力尤其是實踐教學能力的考察相對較少。鑒于獨立學院轉型期的現實需要,要想使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應用性能力更強,在選聘外聘教師時,不能一味的只以學歷、學位、職稱作為考量標準,只注重教師面上信息的“光彩奪目”,而更應該關注外聘教師實踐教學的能力和水平。
3、重專業課教學,輕實踐教學。很多獨立學院為了提高本身的辦學聲譽,往往會高薪聘請一些業界“大咖”來承擔專業課的教學任務,這對提高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質量無疑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這些“大咖”往往都是偏重理論研究,獨立學院在轉型應用型本科的過程中,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占比應該逐步增大,這正是獨立學院在轉型過程中特別需要改進和關注的地方。如果還是沿襲過去的思維,只關注外聘教師的名氣,而忽略更為重要的實際操作能力,無疑不利于獨立學院的成功轉型。
4、重物質報酬,輕人文關懷。首先,獨立學院對外聘教師的重視不夠,缺乏合理的報酬機制。在外聘教師的報酬管理上,多數獨立學院都是簡單的采取計算課時費的方法。一般而言,外聘教師的上課收入,簡單的取決于他的課時量和每節課的課時費,除此之外其它的收入一般沒有。這就導致當收入固定時,外聘教師會盡可能地選擇付出較少的努力來獲取固定的報酬。其次,獨立學院對外聘教師缺乏人文關懷。教學管理人員以及校內專職教師與外聘教師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平臺,外聘教師的融入度不夠,總把自己當作兼職“打工”的人,這樣顯然無法激勵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5、重短期效應,輕長期規劃。在實際操作中,獨立學院招聘外聘教師體現出很強的“時效性”和“目的性”,缺乏基于自身轉型需要的長遠規劃。從時間上看,往往是什么時候缺老師,什么時候就外聘老師,什么時候不需要了就立馬不續聘。從內容上看,往往是什么課缺老師,就聘什么課的老師,極少關注這個老師能否上其它的課。這樣一種模式,對于外聘教師的心理認同和個人成長是極為不利的,他們更多的是在扮演打工者的角色,對于提升獨立學院的教學質量無疑是天方夜譚。
三、轉型期獨立學院外聘教師管理的優化路徑
1、規范管理,完善外聘教師聘用制度和聘用流程。為適應轉型期的發展要求,獨立學院外聘教師的管理模式應從傳統的應急型向規范化轉變。第一、明確外聘教師的管理主體。外聘教師的管理涉及到教務部門、行政部門以及所在專業學院等,獨立學院應該依據工作實際梳理各個管理主體之間的職責與界限,讓受聘教師能夠直觀明白每件事情的責任主體。同時,最好能設置聯絡外聘教師的日常工作人員,避免政出多門、無的放矢。第二、完善外聘教師的聘用制度和流程。從制度方面來講,獨立學院對于招聘外聘教師需要明確外聘教師的任職條件,特別是在實踐工作方面的資格;從教學和人事等方面對外聘教師的日常規范、教學質量的評價和獎懲機制等。從流程方面來講,應該明確外聘教師在招聘、教學、考核和續聘等方面的管理主體、具體辦事流程、例外解決等問題。完善的聘用制度和流程,一方面可以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外聘教師,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外聘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有助于外聘教師專心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第三、建立建全外聘教師檔案庫。同校內聘任的教師一樣,獨立學院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建構完善的外聘教師檔案信息庫。例如,可以將外聘教師的性別、年齡、學歷、職稱等基本信息納入之中,特別是要對其工作經歷和實踐專長進行登記。通過這個外聘教師檔案庫,一方面有助于獨立學院尋找合適的授課教師,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謀劃整體的師資隊伍建設,為其打下堅實的信息基礎。
2、優化結構,加強“雙師型”教師的招聘力度。“雙師型”教師是具備企業經歷與學術經歷雙重素養的教師,既具備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豐富的授課經驗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兼具與所授專業相關的企業工作經歷和實際工作經驗[5]。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社會各個領域的一線都出現了很多具有實踐經驗的專家型人才。這些業務骨干,具有相當豐富的工作經驗,了解本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能將更多的實踐知識傳授給學生,大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獨立學院向應用型本科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加大“雙師型”外聘教師的招聘可以迅速的改變過去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獲取更多來自一線專家的有益經驗,為學生走出校門后能快速的融入所在行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3、以人為本,增進與外聘教師的情感交流。第一、加強對新任外聘教師的入職培訓。對新任外聘教師,可以由所在學院教學秘書負責日常聯絡,由教務部門、人事部門等對其進行課堂教學、工作職責、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具體培訓,幫助外聘教師迅速的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第二、注重教學過程中的跟蹤服務。獨立學院應加強對外聘教師的全程服務,不能局限于上崗培訓,后期則不聞不問。例如,不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將有關教學的信息與外聘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等。第三、注重對外聘教師的人文關懷。雖然是外聘教師,但是獨立學院不能只為了課有人上而對其不聞不問,長此以往,外聘教師與獨立學院之間就只有冷漠的雇傭關系,外聘教師無法獲得認同感。對外聘教師增加人文關懷,可以從細節上著手。例如,一些內聘教師所具有的過節禮物等福利,可以同樣的給予外聘教師,把他們同等看待。在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等問題上,也可以廣泛聽取外聘教師的意見,讓他們參加相應的會議,讓他們有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4、加強考核,完善外聘教師考評機制。
相對于內聘教師,外聘教師在歸屬上不屬于獨立學院,這無疑加大了考核評價的難度。但是,正因為如此,反而凸顯完善外聘教師考核機制的重要性。如前所述,外聘教師對于獨立學院的認可度和融入度有待提高,加之相對簡單的酬勞計算方法,導致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諸多的問題。例如,有的外聘教師時間緊,本職工作很多,外聘兼職上課屬于力不從心,因而備課、上課等環節也是疲于應付。對外聘教師的考核,首先,要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學生是教師上課的最直接接觸者,因而最有發言權,獨立學院要注意在平時收集學生關于外聘教師上課效果的反饋意見。其次,要注重過程性考核和管理。對外聘教師的考核不能搞年底“一錘子買賣”,而應加強日常教學工作的監督和反饋。例如,可以通過日常教學檢查、教學巡查、聽課、學生評教和教學效果評估等方式,讓外聘教師及時的改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唐江花,王士趙,何亞梅.民辦高校外聘教師教學質量保證及管理對策研究[J].欽州學院學報,2014,29(8):57-59+64.
[2] 王增鋒. 轉型期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6.
[3] 臺珊. 獨立學院轉型發展中的師資隊伍建設研究[D].吉林大學,2015.
[4] 景建平. 獨立學院外聘教師管理問題研究[D].新疆農業大學,2012.
[5] 孟現志.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若干思考[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4,(7):66.
【基金項目】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2018年青年教改項目“獨立學院外聘教師教學管理的探索與實踐——以行知學院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