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伯軒
【摘 要】 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可支配收入與高凈值人群數目穩固提升,加之近年來受各種新興金融媒介的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的依賴存貸利差獲取的收入增長逐漸放緩。我國商業銀行在非利差型業務上逐漸加大投入力度,因此私人銀行業務近年保持著較快的發展態勢,其業務規模也呈穩步增長的趨勢。但我國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起步較晚,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著服務與產品單一且同質化情況較重、客戶風險評估體系不完善、內外部監督制度不健全的情況。因此,在我國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的歷程中風險頻發,為了針對私人銀行業務操作風險頻發問題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 私人銀行;風險管理
私人銀行業務操作風險定義
《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對操作風險的定義也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定延伸并將其定義為:由人員、系統、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發的四類風險,并由此分為七種表現形式:內部欺詐,外部欺詐,聘用員工做法和工作場所安全事件,客戶、產品及業務活動事件,實物資產損壞,業務中斷和系統失靈,執行、交割及流程管理。
在操作風險的度量方面,巴塞爾銀行監督委員會于《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首次提出的,分別為基本指標法、標準法、以及高級計量法,這三種方法在復雜性與風險敏感度上漸次提高。
盡管新巴塞爾協議對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進行了一般化的定義,但是具體到每一項業務中操作風險發生的重災區依然是有所不同的,在本文所討論的私人銀行業務中,我們主要對操作風險中人員內部欺詐以及系統的不完善而導致客戶投資無法達到預期收益致使投資者及銀行受到的各種損害的風險進行分析,其主要風險發生點為:欺詐行為、洗錢、盡職調查不規范、產品設計不合理、虛假銷售等。
私人銀行業務操作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私人銀行業務面臨的風險多種多樣,機構只能在規避風險但同時放棄某項業務,和承擔控制管理風險并賺取風險溢價中選擇其一。對私人銀行機構來講,加強風險管理,可以增進其對所面臨的外界環境、內部狀況和業務開展的不確定性的認識和了解,加強對影響盈利的風險因素的變化進行分析和預測,為風險定價提供科學依據,創造附加價值,增強核心競爭力。
盡管新巴塞爾協議對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進行了一般化的定義,但是具體到每一項業務中操作風險發生的重災區依然是有所不同的,在本文所討論的私人銀行業務中,我們主要對操作風險中人員內部欺詐以及系統的不完善而導致客戶投資無法達到預期收益致使投資者及銀行受到的各種損害的風險進行分析,其主要風險發生點為:欺詐行為、洗錢、盡職調查不規范、產品設計不合理、虛假銷售等。
在私人銀行業務中,上述風險的具體表現形式通常如下:程序風險,由于私人銀行業務及產品設計的不完善與隱藏的問題所導致的風險,我們往往將產品設計風險、信息披露風險、售后風險歸于此類;系統風險,在此系統風險主要是指業務中由于信息科技技術不完備,導致自身設備硬件故障或者系統癱瘓、數據錯誤而致使客戶資金受損的風險,如硬件設施癱瘓未及時修復獲由于黑客入侵數據庫所導致的風險。
私人銀行業務操作風險管理建議
在我國,目前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機構主要是一些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的風險管理和商業銀行的整體風險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必須將其納入商業銀行的整體風險管理體系來統籌規劃。
第一,要加強私人銀行業務的遴選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強對于合作機構的選擇與管理,商業銀行總行應當對合作機構實行名單制管理,建立并有效實施對合作機構的盡職調查、評估和審批制度,及時對存在嚴重違規行為、重大風險或其他不符合合作標準的機構實施退出。商業銀行開展代銷業務,原則上應當由其總行與合作機構總部簽訂代銷協議。確需由一級分支機構簽訂代銷協議的,一級分支機構應當事先獲得總行授權,并在報總行備案后與合作機構總部簽訂代銷協議;總行與合作機構一級分支機構簽訂代銷協議的,合作機構一級分支機構應當事先取得其總部授權并報總部備案。
第二,在明確了私人銀行業務關于合作機構的遴選標準后,對于其代銷產品的遴選是對產品發行方的第二道審核門檻,商業銀行原則上應當由其總行承擔代銷產品的審批職責,并以書面形式對分支機構代銷產品范圍進行明確授權。確需由一級分支機構審批的,一級分支機構應當事先獲得總行授權,并在報總行備案后代行代銷產品審批職責。商業銀行應當對擬代銷產品開展盡職調查,不得僅以合作機構的產品審批資料作為產品審批依據;商業銀行應當根據代銷產品的投資范圍、投資資產、投資比例和風險狀況等因素對代銷產品進行風險評級。風險評級結果與合作機構不一致的,應當采用對應較高風險等級的評級結果;商業銀行不得代銷未經合作機構確認合規或者未列入總行合作機構審批名單的機構發行的金融產品。
第三,首先是對員工的績效考核制度的完善,對于考核平衡計分表中指標所占權重的設計應由產品銷售額與新增高凈值客戶數向客戶收益率及客戶資產增量轉移,這樣才能更好地消除業務人員與客戶之間的利益沖突,將業務人員的考核標準與客戶收益更緊密的結合可以從源頭處解決業務人員在產品推介階段發生引導性陳述等誤導客戶投資的操作風險發生;
第四,為了盡快的將突發事件對業務運營的影響降到最低,恢復高水平的服務質量與可用性,將業務系統納入全行連續性控制體系,對產品管理、客戶管理、銷售推介、人員管理等方面可能發生重大風險或突發事件,制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明確責任人員,規范處置程序和報告路線,這樣才能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妥善處理。在風險管理方面首先要深入分析可能造成業務中斷或無法正常運行的原因,然后根據業務環境的變化對原有規章制度進行適當的、必要的修改以保證安全措施能夠持續有效的發揮作用。且對關鍵風險崗位應在可能的情況下實行輪崗,并在內部控制時建立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私人銀行業務特征出發,結合我國相關法律制度對私人銀行業務中的操作風險及及其管理的必要性與方法進行了闡述。指出私人銀行業務產品遴選及內部控制應從對私人銀行業務產品遴選環節不合規以及內部控制中人員操作風險、信息系統不完善、業務連續性無法得到保障等問題出發,并提出了相應的問題解決建議。
作者簡介:向伯軒(1994 年——),男,漢族,湖南株洲,碩士,湘潭大學, 證券投資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