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
【摘 要】 群眾文化需要專業老師的輔導,注重方式和方法,對提高群眾文化隊伍的水平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群眾文化隊伍里的專業老師,對自身也要提高業務水平,在長期的輔導實踐中積累足夠的經驗,才能使群眾文化這朵 藝術之花,在基層自由綻放,光彩奪目。
【關鍵詞】 注重社區團隊 輔導 繁榮文化 促進和諧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群眾文化正以其迅猛的態勢蓬勃發展,并對促進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就山東省濟南市而言,廣大群眾文化工作者依托全縣1個文化館、20個文化站以及市民廣場、影劇院等一共接近30個文化陣地,以社區文化、廣場文 化為主、以提高市民文化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目標,開展 1了 多種形式各異、特色鮮明、種類繁多適合廣大人民群眾需求的 群眾文化活動。各條戰線的群文工作者,這幾年相繼開 展了近千場的演出和文化活動,比如:舉辦的家庭才藝比賽、 戲曲進社區、灌云購物節、灌云豆丹節、文明藝術進校園、灌 云縣“伊山放歌”廣場文化活動的文藝演出,促進了灌云縣兩 個文明建設的同步發展,同時也再次驗證了文明、健康、時尚 的社區文化活動,的確是全民精神文明的催化劑。但是從隊伍 建設、專業水平的角度,感覺還有很多距離。
1、從群文隊伍的現狀看
1.1從業人員的結構。群眾文化對于促進社會進步,推動 兩個文明建設的卓越作用正日益凸顯出來,而從事群眾文化工 作的人才和業務人員存在年齡偏大、后備力量不足,成了阻礙 群眾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許多有著較高專業技能, 并在群文戰線上有著豐富經驗的部分專業干部都已接近退休 年齡,而他們的專業知識也要更;另一方面,新引進的年輕人 員具有較高的學歷,也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但是 缺乏必備的群文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不能完全的掌握和適應 群文工作的形勢發展需要。
1.2基層團隊的現狀。業余藝術團隊建設,是社區文化建設 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我館這幾年一直將基層隊伍建設 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特別是在“家門口文化”及“四個一批” 進社區系列活動的推動下,各社區對業余文藝團隊的建設也傾注 了很多的熱情,多年來在灌云縣各鄉鎮街道、社區、都市文化聯 誼會單位都建立了不少基層文藝隊伍,并與我館保持了長期的輔 導與合作的關系,這些基層隊伍為我縣各類文藝演出提供了節目 來源,豐富了群眾文化舞臺,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肯定和認可。如: 同興鎮的鑼鼓、下車鄉的嗩吶、侍莊鄉的花船、花挑,再加上一 些合唱、獨唱、舞蹈、時裝表演、太極拳、功夫扇等多種藝術形 式,常年不間斷的活躍在全縣各鄉鎮的舞臺,深受廣大人民群眾 的喜愛,成為了不掛牌的藝術教育和藝術活動的大學校。但是這 些基層文藝隊伍的專業水平還處于比較低的狀態,不停的重復演 出,沒有更新或者創意,遲早會被社會淘汰,所以加強輔導提高 水平,已經是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了。
2、加強輔導,意義深遠
2.1 群文輔導要形式多樣??趥魃硎凇鎮魇凇⒂^摩感 受、交流感受都是提高水平的一條有效途徑。群眾文化輔導的 方式是為輔導內容和目的服務的,必須根據不同輔導對象的文 化需求,在輔導的方式方法上應是多方面、多層次、多渠道的。 群文干部是群眾文化活動的倡導者、策劃者和組織者。他們的 素質,對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速度和層次,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關于關于群眾文化專業人才的培養問題,需要全社會來 重視、思考并采取相關的措施來解決。新時期的群眾文化對輔 導要求出現了新的特點:首先,參與文化活動的人群年齡跨度 大,從牙牙學語的小朋友到退休以后的老人都是我們服務的對 象;其次,知識層次高,接受藝術指導的人群有趨向高學歷發 展的傾向;再次,輔導門類多樣化;輔導從方式上分為集中輔 導與分散輔導,重點輔導有較強組織能力、一專多能,并具有 輔導普及與提高水平雙重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事實證明:一 個德才兼備的群文干部,有很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會帶動周 圍廣大的藝術愛好者。
2.2 輔導團隊影響深遠。團隊建設是一項艱苦、長期的工 作,群眾文化活動過程是人民群眾參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接受輔導、投身創作、參與表演,從中收到藝術的熏陶,得到 了藝術帶來的樂趣,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群眾文化活動表 面上展示的是藝術作品、藝術人才,其本質展示的是群文專業 干部的素質,也是廣大愛好者學習藝術的過程。各類群文競賽 性活動,其目標實質是群文業務人員的智慧、組織才能和輔導 才能的集中展示。因此,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比其結果更具有 意義。人民群眾、群文業務人員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教育和鍛煉, 境界得到升華,素質得到提高,水平得到交流。所以,群眾文 化的團隊建設是群文發展的生命線,也是群文活動開展的源泉 和動力。成功的輔導要不斷為社會文藝活動提供豐富的藝術人 才、節目創作等文化資源。
2.3 群文輔導要持續長久。群眾文化輔導是一所沒有圍墻 的大學,是幫助輔導對象進入各門類藝術領域并向深度和廣度 前進的橋梁。群眾文化輔導手段的現代化即指運用現代化的輔 導工具,技術手段、有效地進行群眾文化輔導。這就意味著要 把現代化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術引到輔導中來,以增強輔導效 果,提高輔導質量和水平,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要做到持續長久,健康發展。平時除辦好經常性的培訓、輔導工作外還要結合節假日,有計劃的做好成品傳授,并推廣一批自編自演的本土節目以 及國內外優秀的表現形式,促進藝術交流,提高他們的創作 表演水平,讓廣大群眾享受到人類共同創造的文化成果,提 高他們的審美情趣,促進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農村文化、 社會文化的建設。同時,要加強調查研究,抓住領導關心的 熱點,抓住不同社區的特點以及我館的人才優勢,將幾方面 有機結合起來,策劃全市性、全區性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將 我們的輔導成果展示出來。一方面,調動群眾文藝愛好者向 高層次文藝追求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此舉選拔、 培訓有較強實力并且在全市具有一定影響的特色隊伍,出精 品,創品牌。 總之,必須加強群文從業人員的培養、教育,請進來、走 出去,特別是對剛剛走出校門步入群文事業的青年人,應該牢 固樹立公共文化事業的職能意識,堅持文化館公益性的性質, 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二為”方向和“百 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堅持文化館在群眾文化 中的主導地位,對群文活動的組織輔導、創作、研究為主要目 標。只有這樣,我們的群眾文化事業才能夠更加持續、穩定、 蓬勃的發展,更有力的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 程力耘.談群眾文化輔導的方式與方法.東莞市群藝館, 2010.
[2] 黃啟榮.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深圳市寶安區群藝館,2010.
作者簡介:張蓉,1987-,女,漢語,山東濟南人,中級職稱,教育學碩士,單位,濟南市第二文化館。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