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實踐,從“趣味游戲”“操作活動”“趣味比賽”“信息技術”四個方面入手,針對趣味化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化教學方法;趣味游戲;操作活動;趣味比賽;信息技術
所謂趣味化教學方法即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學手段,巧妙為學生營造一種有趣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該氛圍中萌發學習興趣,深化學習認知,促進能力發展,可以說,趣味化教學方法能很好地達到寓教于樂、寓教于趣的良好效果,有利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與優化。以下,我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經歷,針對不同教學手段營造下的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教學發表個人認識與看法。
一、?課堂趣味游戲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我在教學實踐中觀察到小學低年級學生對游戲有著極高的參與興趣,每一個課間他們都是在豐富多樣的游戲中快樂度過,且每個人都能從中感受到愉悅感。由此出發,我認為我們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引入一些與所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趣味游戲,帶領學生邊玩游戲邊學知識,相信,這樣的趣味化教學方法能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與快樂所在,從而幫助他們輕松學知識、高效學知識。
對此,我在自身的數學教學活動中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學生反響良好。例如,在教學“千克、克與噸”這一節內容時,不少學生很容易混淆三者,更談不上實現三者的正確換算了,針對這一情況,我便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們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情景表演游戲,即一名學生充當“千克”這一角色,一名學生充當“克”這一角色,還有一名學生充當“噸”這一角色,表演游戲開始了,只見“克”說“我是三人里面最小的計量單位”,“噸”則說“我是三人里面最大的計量單位”,“克”又說“1000個我才能等于1‘千克”,“千克”則說“1000個我才能等于1噸”……通過自我介紹式的情景表演游戲,克、千克與噸三者將自身的概念加以直觀呈現,而學生們呢,也在觀看情景表演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明白了克、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這樣看來,課堂趣味游戲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操作活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的動手能力卻并不會因此受到制約,相反,他們更加愿意進行相關的操作活動。由此出發,我認為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立足實際情況,將一些趣味性強且同時與所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操作活動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這樣既契合了小學低年級學生樂意進行動手操作的心理需求,給予他們的數學學習以極大的趣味性,同時,又讓他們在充滿趣味性的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深刻理解了與之相關的數學知識,實乃一舉兩得之效。
對此,我感受頗為深刻。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知識點時,我便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裁剪長方形、正方形”的操作活動,即學生們要用剪刀將廢棄不用的紙張各自裁剪出長方形與正方形。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格外高漲,他們揮動著手中的安全小剪刀,在廢棄的紙張上靈活地裁剪出了一個個長方形和正方形;以此為基礎,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用尺子測量裁剪出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測量長方形長與寬各自的長度,測量正方形各條邊各自的長度。通過利用手邊的直尺進行一一測量,學生們清晰的對比出同一長方形其長大于其寬,同一正方形其四條邊的長度相同。如此,在裁剪與測量的趣味操作活動中,學生們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所在,同時,更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關概念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大大提升了本節數學課的實際教學效率及質量。
三、?課堂趣味比賽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就我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的觀察來看,小學低年級學生實際年齡較小,但是他們內心也有著較強的自尊心,愿意在外人面前積極表現自己、證明自己。從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這一階段心理特征來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巧妙融入趣味性較強的、競爭性較強的比賽活動,對于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積極性、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等有著突出的優勢和效果。
我便在自身的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積極踐行了上述觀念,效果良好。例如,在學習了“時?分?秒”的相關知識之后,我在課堂上組織了一次“你說我答”的趣味比賽游戲,即我說出一道有關時分秒的轉化問題,學生們則要根據所學的數學知識快速進行搶答,回答正確且用時最短的學生便可得一分,最后游戲結束之后計算哪一名學生得分最高,得分最高的便是本次“你說我答”課堂游戲的小冠軍。
比賽開始了,學生們表現得格外認真與激動,他們屏息凝神,就等著我給他們出題目,而對于我所給出的題目他們也往往能做到快速搶答,具體題目如下:
157秒=()分()秒
4分21秒=()秒
80分=()時()分
110分=()時()分
2時=()分
3小時=()分
3分=()秒
75秒=()分()秒
105秒=()分()秒
80分=()時()分
4分=()秒
4分37秒=()秒
1時17分=()分
180分=()時
……
在激烈的比賽中,數學課堂氛圍變得異常火熱,學生們注意力高度集中,都在認真思考問題的正確答案,就這樣,賦予了“時?分?秒”這一節知識極強的趣味性,由此,學生們既能輕松復習知識,又能大大方方展示自己的實力,很好地達到了“時?分?秒”這一知識點高效教學的預期目標。
四、?課堂信息技術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其在各行各業的運用日漸普及。這其中,自然包括學校教育領域。結合我自身的數學教學實踐來看,信息技術的恰當運用能輕松為學生們營造一種感官沖擊的有趣學習情景,在該情景中,學生無論是接受新知識,還是復習舊知識都變得較為簡單,這在落實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教學的同時,也將大大提升其實際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這一知識時,我并沒有急于向學生們闡述具體的有關平行四邊形的概念等理論性較強的知識,而是首先借助信息技術為他們播放了一組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物體圖片,像伸縮門、柵欄圍欄等等,通過觀看實際生活物品的圖片,學生們這才發現原來平行四邊形這一較為陌生的概念距離自己并不遙遠,而是真實地存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這樣一來,他們便很容易感受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有趣性和重要性,受此情感的引導,他們便能積極調整自身的心態全身心地融入平行四邊形具體的知識學習之中,趣味性教學氛圍得以營造、構成的同時,也為學生們學好相關知識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對新鮮、有趣的事物較為感興趣,相反,卻對一些枯燥、乏味甚至是一成不變的內容較為排斥,自然學習效果也不甚理想。也正是因為如此,趣味化教學方法應運而生。我們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手段營造趣味化的數學教學氛圍,這樣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有趣,我們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效果自然也能得以極大優化。
參考文獻:
[1]段來廣,王召燕.小學數學趣味化匠心教學研究[J].中華少年,2018(4):51.
[2]向燕瓊.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趣味教學法[J].進展,2018(2):120-121.
[3]張常樹.讓趣味教學走進小學數學的課堂[J].安徽教育科研,2018(6):64-65.
作者簡介:
魏金花,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烏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