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宗,李相宗,殷 群,盧 峰,繆方宇
(無錫市惠山區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187)
近年來發現醫院信息化建設進展比較緩慢,主要影響因素為醫院領導對信息化管理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醫院整體改善信息系統能力欠缺,護理信息設計人才缺乏,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設不完善等[1-3]。因此解決這些問題,加快醫院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2017年來,我院實施多項信息化管理整改策略,這對促使護理工作開創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現將我院加強信息化管理前(2016 年 1 月-12 月)與加強信息化管理后(2017 年 1 月-12月)護理服務質量的變化情況介紹如下。
將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的 1268 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 823例,女 445 例;年齡15~87 歲,平均(53.8±14.3)歲。將 2017年 1 月- 12月在我院的 1346 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867例,女 479 例;年齡 18~91 歲,平均(56.4 ±15.9)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 0.05),具備可比性。
1.2.1 對照組 進行基礎信息化管理培訓。護理工作開展情況主要包括:醫囑處理、護理電子病歷管理、臨床服務中心管理、費用管理、用藥管理等方面[4]。
1.2.2 觀察組 加強醫院信息化管理后進行相應的護理培訓。加強醫院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2.2.1建立信息化管理機構;培養信息專業建設人才;培養信息專業建設人才;建立標準化項目書;加大醫院信息化系統操作培訓力度。
加強信息化管理前后的觀察指標參考何義芬等[5]的研究報道,包括護理操作技能合格率、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以及患者對護理服務技術、護理服務態度及健康宣傳教育的滿意度。
使用 SPSS 19.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檢驗水準α =0.05。
加強信息化管理后護理操作技能合格率、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均較加強信息化管理前明顯提高,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加強信息化管理后患者對護理服務技術、護理服務態度、健康宣傳教育等滿意度均明顯提高,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的快速發展,信息化管理在醫院各項工作中也得到廣泛的應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能有效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6]。然而,當前醫院信息化管理進展比較緩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信息化認知不充分、技術準則不統一、信息專業人員欠缺、培訓力度和方向不正確等[7]。因此解決這些問題,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然而,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逐步引進和強化信息化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同時加大對護理人才的培養力度,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理念應用到臨床實踐中[8]。護理管理作為醫院管理的核心部分,醫院信息化管理的加強對促進護理信息化建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護理信息化建設水平的高低,逐漸成為衡量醫院護理效率的重要指標,走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本研究結果表明,加強醫院信息化管理后,各項護理技能合格率均有所提高,提示加強醫院信息化管理后對護理質量有較大地促進作用。同時,在加強醫院信息化管理后,全面推行電子病歷,出現書寫錯誤減少,準確性也有較大地提高。另外,加強醫院信息化管理后,患者對各項滿意度均有明顯地提高。這也與護士在加強信息化管理后,具有更多地時間與患者交流溝通,能更好及時地掌握患者的情況,同時通過電子設備了解患者的各項檢驗報告及病情變化情況,有利于護士更為準確地進行護理,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患者對護理工作各項滿意度的提高,也提示醫院信息化管理的加強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升。
醫院信息化管理,是迎合現代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保證醫院安全健康發展的需求。醫院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下,可保證醫院相關資料的完整、正確以及科學有效,同時不斷提升醫院的市場競爭力。我院針對現階段醫院信息化管理面臨的諸多問題,推行醫院信息化管理的多項改革。結果表明,加強醫院信息化管理后,不僅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不斷提高,也實現了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流程,保證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開創護理工作新局面。終上所述,加強醫院信息化管理,對促進護理工作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