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蘭,曹 聰
(武警重慶總隊醫院,重慶 400061)
應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技術時,要將一根內部裝有纖維內鏡的細長管插入到患者的氣管或支氣管中,并借此可以直接觀察到患者的氣管、支氣管和肺部病變等情況。同時能夠取出患者病變處較小的病變組織或阻塞性異物,從而幫助確診和治療患者的疾病,此方法在臨床治療上取得了巨大的進展。
第一,利用纖維支氣管檢查可以留取標本,從而協助醫生明確疾病病因并作出準確的診斷;第二,經過選擇性支氣管碘油造影技術,可以有針對性的顯示患者支氣管擴張程度和擴張范圍、顯示患者是否存在支氣管畸形等病變問題;第三,適合痰多且無力咳出患者,可用于吸痰,還可用來取出患者氣管異物[1]。
纖維支氣管鏡檢技術常用語檢查痰中有血、性質不明確的胸部X線異常、疑似支氣管腫瘤、不典型的肺結核以及原因不明確的咯血問題。此檢查技術具有操作方便、可視范圍廣、能夠減輕病人痛苦等特點。纖支鏡檢查不但能夠診療肺癌,而且可以確定癌前病變的性質及范圍。
第一,患有嚴重高血壓疾病、呼吸衰竭、心律不齊、心絞痛及心、肺功能不全者;第二,全身狀態出現極度衰竭或患有嚴重肝、腎疾病者;第三,凝血機制障礙者;第四,有哮喘病病史,尤其是近期有哮喘疾病發作者,以及肺大泡,氣胸患者;第五,患有活動性大咯血患者,應在其停止咯血一周之后再進行纖支鏡檢查[2];第六,肺部嚴重感染、高熱者,纖支鏡檢查能夠促進炎癥擴散,應在患者炎癥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再進行纖支鏡檢查。
3.1.1 病情調查 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過敏史,準備好近期的胸部CT片、X線片,肺功能報告等材料。對肺功能差者進行動脈血氣分析。對冠心病史、高血壓病、體質偏弱的患者要慎重操作,若有必要,則給予心電監護,在吸氧下進行操作。
3.1.2 器械及藥品準備 準備好急救藥品、止血藥品、開口器、舌鉗等,檢查各器械的完備與否,如顯微鏡鏡面、電視圖像是否清晰,吸痰器、心電監護儀性能是否良好等[3]。
3.1.3 患者準備 術前4~6h禁水禁食,術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以減弱咳嗽反射,精神焦慮者可肌注地西泮等,注意不要使用抑制呼吸的藥物。麻醉劑可使用2%利多卡因進行鼻腔、咽喉噴霧,劑量約5ml,噴3~4次,使用1%的麻黃素液滴鼻腔3~4次,收縮毛細血管,減少粘膜充血和水腫。術前酌情吸氧3~4L。向患者說明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安全性,降低其心理顧慮,使其做好心理準備。
3.2.1 術中配合 全麻,患者通常取仰臥位、經鼻插鏡。進入聲門后注意清理患者口腔內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通暢。進入總支氣管腔后,觀察患者有無紫紺、煩躁、呼吸困難等表現,并注意心電監護儀顯示的各個指標。如果出現意外情況,要立即停止操作并報告醫生。
3.2.2 活檢、刷檢配合以及灌洗液培養標本 活檢前,準備好1:10000的腎上腺素1000U,對估計活檢部位易出血者注入2ml腎上腺素。活檢時注意觀察電視圖像上活檢鉗的位置。活檢鉗靠近活檢部位后打開,壓住病變部位并鉗取,有節奏地拽出。活檢后對出血多者注射2ml腎上腺素。活檢不易取到的病灶用毛刷進行刷檢。灌洗液培養標本,注入20ml生理鹽水,經負壓吸出后送細菌培養、真菌以及結核桿菌培養等。
3.3.1 一般護理 囑患者保持臥床休息,少講話,少咳嗽,頭暈、聲嘶、疼痛等癥狀一般在休息后即可得到緩解。
3.3.2 術后觀察 術后觀察患者呼吸節律、深度的變化,以及口唇顏色變化,對呼吸不暢者給予吸氧。對咯血者,使其保持頭低腳高位,輕拍背部,排除口咽內的積血,保障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可建立靜脈通道進行輸血。
總而言之,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需要護患雙方的共同配合,護理人員應掌握好適應癥與禁忌癥,做足術前準備,做好術中配合操作,完善術后觀察,保障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