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羽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8)
鼻咽癌是頭頸部惡性腫瘤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放射治療是主要治療方法,研究發現放療可使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72%,但放療能殺死、減慢腫瘤細胞的同時也對腫瘤周邊的正常細胞產生影響[1],因此,在放療過程中,做好患者的全程護理,幫助患者預防、處理放療并發癥,使患者能夠安全、順利、減少痛苦的完成整個治療計劃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收集我院20例鼻咽癌患者,分析健康教育路徑在鼻咽癌放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收集我院2017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20例鼻咽癌患者,其男12例,女8例,年齡25-63歲,平均年齡(48.7±3.35)歲。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2月選擇鼻咽癌放療患者20例為試驗組,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齡22-64歲,平均(46.7±3.03)歲,患者均為鼻咽癌初治住院放療的Ⅱ期或Ⅲ期患者,予鼻腔+頸部淋巴結引流區調強適形放療,腫瘤區累積劑量為70Gy*35f,預防區累積劑量為50Gy*25f,患者均知情同意,并且可以正確回答測評問題,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經濟收入水平、醫療支付方式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進行健康教育。試驗組:采用健康教育路徑進行健康教育。傳統健康教育方法:專科護士在放療前進行系統的放療知識宣教,病人提出疑問及出現癥狀時,對癥進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路徑實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專科護士在每次實施教育前評估病人及家屬接受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一般按健康教育路徑表的時間和內容進行,可以根據病人或家屬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做到對患者從入院起實施連續、動態、有針對性的標準健康教育,包括健康教育時間、施教者簽名、實施效果評價、再次教育日期,以及隨著患者的藥物使用進行相應藥物的用藥宣教、宣教日期。在應用的過程中根據患者的需求不斷修正。教育對象:病人、家屬。教育方式:①口頭;②文字手冊;③微海報;④微信群。
健康教育路徑均在放療第5次、第20次及第35次后發放患者功能鍛煉評價表、患者滿意度調查表來進行比較。
功能鍛煉評價表包括鼻咽操九步驟+鼻腔沖洗,共十項,每一項按是與否來評判,10分為滿分。患者滿意度調查表用Likert 5級評分制(非常不滿意=1,比較不滿意=2,不確定=3,比較滿意=4,非常滿意=5)給予護士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評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x2)。取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功能鍛煉執行情況在放療第5次、第20次及第35次評分分別為(9.30±0.73)分、(9.45±0.67)分、(9.60±0.60)分,對照組分別為(7.40±2.80)分、(7.70±2.52)分、(8.10±2.27)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試驗組的患者放療第5次、第20次及第35次滿意度評分分別為(4.90±0.31)分、(4.90±0.31)分、(4.95±0.22)分,分別高于對照組的(3.85±0.81)分、(4.25±0.72)分、(4.45±0.60)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鼻咽癌5年生存率很高,治療后預防副反應其中健康教育至關重要,早期的干預延緩甚至避免各種放療副作用[2]。傳統健康教育方法以口頭講解為主,缺乏形象生動的形式,并且一次性的講解健康教育內容太多,讓患者難以消化吸收。反復的進行健康宣教,也將花費護士大量的時間[3]。為了讓患者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相關健康教育內容,提高工作效率,我們按照健康教育路徑表,采用口頭教育+文字教育手冊+微海報+微信群的強強聯合方式,給予患者多樣的健康教育途徑,讓患者選擇自己更易接受的方式去理解各階段的健康教育內容,配合各種副反應的預防。
本文通過對比傳統教育方法顯示,健康教育路徑對于患者功能鍛煉執行情況,以及教育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傳統教育模式,有效的功能鍛煉能夠預防患者放療過程中的并發癥及遠期的放療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根據患者不同的階段選擇相應的健康教育,患者更能夠理解掌握,并能夠積極配合。
總之,健康教育路徑在鼻咽癌放療患者護理中應用,可以讓患者及時掌握各階段需要的健康教育內容,減少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改善護患關系,成本低,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