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燕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斜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 蘇州 215123)
作為臨床常見病之一的急性闌尾炎,下腹疼痛、伴有惡心嘔吐是主要癥狀,且疼痛具有陣發性加劇特征,疾病如不手術根治,會反復發作[1],增加了患者痛苦。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4月間收治的7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對研究過程做如下報道。
從本院收治的所有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中,隨機選取出70例進行研究,時間為2016年8月~2018年4月,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6例,對照組34例。實驗組中,男17例,女19例,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42.5±3.6)歲;對照組中,男15例,女19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44.5±3.2)歲。兩組以上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研究意義。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方法,實驗組采用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1)術前護理。向患者細心講解疾病知識、告知手術方法及流程,對于患者表現的緊張、焦慮等情緒耐心勸慰,多講解手術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疑慮。同時,做好術前各項身體指標的檢查,查看病歷確認有無過敏史及其他疾病史,做B超、心電圖及大便常規及尿常規檢查,抽血化驗開展血常規檢查,叮囑患者麻醉前10h禁食,麻醉前5h禁水并講解其他注意事項。協同主治醫師做好術前訪視,記錄呼吸、脈搏、心率、體溫等指標,如果指標有異常要及時處理。(2)術中護理。對患者生命體征密切監視,配合醫師做好器械傳遞、抗炎、抗感染等操作,保證順利完成手術。(3)術后護理。指導患者選擇適合的恢復體位,依據不同麻醉方式,比如,5h低枕平臥是硬膜外麻醉患者適宜采取的恢復體位。病情較重的,需要引流腹腔內膿液,做好切口抗感染處理,并嚴密監護引流過程,避免引流管彎曲、脫落發生危險事件,保證引流順利、安全完成;生命體征每間隔30min記錄一次,以及時發現異常,待生命體征穩定后,重點監護腹部,每隔一段時間體位就要調節一次,檢查手術切口有無發炎、流膿現象,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在飲食上,靜脈營養支持后,胃腸功能逐步恢復,就可以制定合理飲食計劃,以柔軟、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三餐定時定量,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統計處理此次研究的計量及計數資料用統計學軟件SPSS 12.0,(x±s)表示此次研究的計量資料,用 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檢驗用x2,以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統計了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其中實驗組36例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34(94.4%),對照組34例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25(73.5%),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優于對照組,P<0.5;實驗組僅1例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2.8%,對照組5例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14.7%,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住院時間(7.50±2.20)d,對照組(13.25±3.20)d,實驗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常見病,疾病反復發作,通常腹痛難忍,增加了患者痛苦。并且在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前,患者通常會出現一些不良情緒或者心理波動[2],會影響到手術效果,為此,采用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在手術前做好情緒疏導與安撫,做好健康宣教,可減輕患者身心壓力,手術中做好體征監測及手術室常規護理,保證手術順利完成,術后繼續跟進體征監測及腹部監測,積極采取抗感染治療及飲食指導,幫助減少并發癥,盡早恢復出院[3]。由此可見,優質護理在圍手術期開展,從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后各階段開展全面的、細節化的優質化的護理服務,真正契合了“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4],滿足了患者身心各項護理需求,比起常規護理干預,護理內容更全面、服務品質更高,從過去的被動遵循護理流程,轉變為了主動探尋護理細節、主動優化護理操作[5],從而保證手術順利完成,幫助減輕患者身心痛苦,拉緊了與患者間的距離,提高了各項治療的配合度,這些都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的重要保證。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94.4%,對照組為73.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2.8%,對照組14.7%;實驗組住院時間(7.50±2.20)d,對照組(13.25±3.20)d,以上結果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圍手術期采用優質護理干預,緩解了患者不良情緒,減少了并發癥,縮短了住院時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