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


摘 要:本實用新型設備的目的在于提供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具備穩定效果好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由于滑輪與地面接觸,穩定效果差的問題。本文介紹了該設備的設計方案與具體實施方法。
關鍵詞: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機體;設計
1 背景技術
在工業加工時需要用到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現有的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由于體型較大,都安裝滑輪進行移動,減輕使用者的勞動力,但是現有的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由于滑輪與地面接觸,穩定效果差,不便于使用者使用,降低了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的安全性。
2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2,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包括機體1,機體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箱體2,箱體2內腔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動力箱3,動力箱3內腔的頂部滑動連接有滑塊6,動力箱3內腔的頂部開設有與箱體2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4,滑塊6的外側貫穿設置有滑柱5,滑塊6的外側開設有滑孔,且滑孔與滑柱5配合使用,通過滑孔的設置,能夠便于滑柱5的正常使用,滑柱5的兩側均與動力箱3的內腔固定連接,滑塊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7,動力箱3內腔內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8,第二固定塊8的外側通過第一轉軸活動連接有第三固定塊9,第三固定塊9遠離第二固定塊8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氣缸10,氣缸10遠離第三固定塊9的一側通過第三轉軸與第一固定塊7的內側活動連接,動力箱3內腔外側的底部滑動連接有滑板11,動力箱3內腔外側的底部開設有與滑板11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12,滑板1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彈簧13,滑板11底部的內側固定連接有活動柱14,活動柱14的底部貫至穿箱體2的底部并通過第三轉軸活動連接有移動輪15,箱體2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套筒17,且套筒17與活動柱14配合使用,通過套筒17的設置,能夠加強活動柱14使用時的穩定性,能夠有效避免活動柱14使用時出現晃動的現象發生,箱體2底部的兩側均開設有通孔,且通孔與活動柱14配合使用,通過通孔的設置,能夠便于活動柱14,的正常使用,滑板11的內側通過第四轉軸活動連接有傳動板16,傳動板16遠離滑板11的一側通過第五轉軸與第一固定塊7的外側活動連接,箱體2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支腿18,支腿18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座19,且底座19的底部開設有防滑紋,通過底座19的設置,能夠加大支腿18的底部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能加大支腿18的底部與地面的摩擦力,增強了該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使用時的穩定性。
使用時,使用者啟動氣缸10使氣缸10向外側延長,氣缸10推動第一固定塊7、滑塊6和傳動板16向外側移動,同時滑板11、活動柱14和移動輪15向下移動,使移動輪15的底部與地面接觸,便可移動該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同理使用者啟動氣缸10使氣缸10向內收縮,則彈簧13推動滑板11、活動柱14和移動輪15向上移動,使底座19的底部與地面接觸,便可完成固定。
綜上所述:該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通過機體1、箱體2、動力箱3、第一滑槽4、滑柱5、滑塊6、第一固定塊7、第二固定塊8、第三固定塊9、氣缸10、滑板11、第二滑槽12、彈簧13、活動柱14、移動輪15、傳動板16、套筒17、支腿18和底座19的配合,解決了現有的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由于滑輪與地面接觸,穩定效果差的問題。
3 應用效果
(1)本設計通過設置機體、箱體、動力箱、第一滑槽、滑柱、滑塊、第一固定塊、第二固定塊、第三固定塊、氣缸、滑板、第二滑槽、彈簧、活動柱、移動輪、傳動板、套筒、支腿和底座的配合,解決了現有的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由于滑輪與地面接觸,穩定效果差的問題,該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具備穩定性好的優點,便于使用者使用,增強了該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的安全性。
(2)本設計通過套筒的設置,能夠加強活動柱使用時的穩定性,能夠有效避免活動柱使用時出現晃動的現象發生,通過底座的設置,能夠加大支腿的底部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能加大支腿的底部與地面的摩擦力,增強了該工業電氣自動化設備使用時的穩定性。
4 附圖及說明
圖中:1機體、2箱體、3動力箱、4第一滑槽、5滑柱、6滑塊、7第一固定塊、8第二固定塊、9第三固定塊、10氣缸、11滑板、12第二滑槽、13彈簧、14活動柱、15移動輪、16傳動板、17套筒、18支腿、19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