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1-078-03
摘 要 高校圖書館的圖書采訪是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基礎,不僅關系圖書館的核心價值,也關乎學校的總體水平。本文立足于中小城市的地方高校圖書館,從圖書采訪工作現狀出發,指出現有工作模式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結合作者自身工作實踐,著重闡述地方高校圖書館應對專業綜合評價可以從完善采訪制度、優化采訪操作流程、調整采訪人員結構、多元化的采訪途徑以及健全評價體系等幾個方面優化采訪模式。
關鍵詞 專業綜合評價 地方高校圖書館 圖書采訪 學科采訪館員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2015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1]明確指出高校圖書館要建設全校的文獻信息資源體系,為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提供文獻信息資源保障。圖書采訪是文獻信息資源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有學者曾提出:一個圖書館只有有了圖書采訪,才有分類編目、流通閱覽、參考咨詢。由此可見圖書采訪工作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基礎,形象的說圖書采訪是幕后準備,流通閱覽、參考咨詢等服務是舞臺表演,幕后準備充分,舞臺表演才會精彩,由此可見,圖書采訪工作的重要性。
尤其是自2012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2]》以來,各省先后開展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湖南省也于2017年10月開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試點工作。目前地方高校圖書館不僅面臨圖書借閱量下降的挑戰,還面臨高質量的學科專業圖書冊數這一硬性評價指標的挑戰。因此,尋求一種既能兼顧館藏功能又能滿足本科專業綜合評價的指標要求的高質量的圖書采訪,是當前地方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研究重點,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地方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訪模式的現狀
(一)政府招標采購、單位集中采購、分散采購
為加強學校采購與招投標工作的管理,規范采購與招投標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各高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身實際,會制定《貨物和服務的采購與招投標管理辦法》。該辦法會對圖書的招標采購金額、方式會有明確的規定,將圖書采訪分為:政府采購、學校集中采購和項目承辦單位分散采購[3]。目前,地方高校圖書館大多數采取政府公開招標的形式采購,在當年的圖書購置經費劃撥下來以后,圖書館協助招投標中心啟動招標程序,經立項審批、起草招標文件、掛招標公告、評標、招標結果公示,最后與中標方簽訂采購合同,嚴格按照合同采購。
(二)批量書目預定和圖書現采
批量書目預定是指經過政府采購或者單位集中采購的方式確定好館配商以后,圖書館會根據出版社或者館配商提供的書單信息,大批量的選擇采購書目。圖書現采是指圖書采訪人員直接到出版社、書店、圖書博覽會挑選圖書的一種采訪方式。現采以其直觀、快捷等優點成為高校圖書館較為普遍采用的方法。現采是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訪的重要補充模式,高校圖書館采訪人員到圖書博覽會或規模大的館配商聯合出版社共同舉辦的現場采購會上選購最新出版的圖書。但是由于現采涉及到人員、經費等多種原因,目前地方高校圖書館大多還是采用批量書目預定的方式采購圖書。
二、地方高校圖書館現有圖書采訪模式分析
隨著現代社會不斷信息化、市場化、多元化發展,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圖書館領域的應用,“圖書館找不到好書,好書找不到讀者”的現象頻頻發生。在圖書出版物急劇增加,圖書質量良莠不齊的形勢下,現有的圖書采購模式的弊端日益顯露,數據信息不全面、流程不科學、圖書質量不確定等因素,已成為圖書采訪工作中的瓶頸。
(一)書目批量選書與讀者需求存在負偏離
通過《新華書目報》、出版社或館配商提供的書目選書是地方高校圖書館采購圖書的普遍方式。結合本人在文獻采編部長期的工作實踐來講,第一步本人通過QQ與各個出版社聯系,不定期的收集各出版社的最新出版物的詳細信息。第二步根據學校的學科專業設置、圖書采訪原則,進行初步篩選,對高職高專類、開本小于64、教材等圖書予以剔除。第三步將初選后的書目信息提供給各二級學院資料室管理員,由各二級學院師生進行再次篩選。第四步書目收集。但是由于書目信息數量龐大、信息不全面,而且真正參與到選書環節的讀者并不多,圖書館得到的真實反饋信息少,因此書目批量選書與讀者的需求存在負偏離,從而造成“圖書館找不到好書”。
(二)政府采購程序繁瑣,周期長
根據政府采購程序的相關規定,從項目承辦單位提交完整且符合要求的招標資料起,招投標辦公室將擬采購項目上報教育廳財建處、直至財政廳政府采購處下達采購編號,省直機關采購中心審查招標文件、發布招標公告,接受合格投標人報名,開標評標,網上公示中標結果,上述流程至少需要45天[4]。如出現流標情況需重新招標時,所需時間要增加35天。以湖南城市學院為例,等當年的圖書購置經費劃撥下來以后,圖書館協助招投標中心才能啟動招標程序,一般在當年4~5月份。第一步有項目承辦單位報項目審批,有承辦人、項目負責人、審計、監察、資產、招投標中心、分管領導、財務領導、校長等一系列簽字審批。第二步起草招標文件、掛招標公告、評標、招標結果公示這一套程序走完,又得花近兩個月時間。第三步合同簽訂,嚴格按照合同條款執行。第四步驗收入庫,圖書到館以后還要進行加工、驗收、上架等一系列的處理。最后與讀者見面一般要到當年的11月份。總體來說政府采購程序復雜,時間周期長。
(三)中標的館配商不能都達到高校圖書館的要求
由于圖書是一種既有現貨又有期貨的特殊商品,根據《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三款規定 :“招標人不得規定最低投標限價”[5],導致各館配商為中標競相壓價,而政府集中采購里面價格所占比例非常高,一般來講都是最低折扣中標。根據2016年全國圖書中標平均折扣統計,2016年折扣最低的省份為貴州省已低至 50.60%[6],以低價中標的小型館配商為了利益以次充好甚至出現盜版書籍,圖書館的圖書采訪人員要花費很大的精力甄別次品和盜版圖書。館配市場的這種惡性競爭使得館配商提供的部分產品或者服務不能到達圖書館的要求,從而進一步導致“圖書館找不到好書”。
一次圖書采訪工作的好壞不僅影響圖書館館藏質量,還影響學校的總體水平,而且影響下一次的圖書采訪,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對文獻采訪工作進行客觀公正評價是非常必要的。圖書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不能單一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評價,應結合圖書館內外環境變化、圖書采訪工作特點、讀者個性化需求滿意度等諸多要素進行全方位評價。
1.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是從圖書館的角度出發對圖書經濟成本、結構質量和館配商的服務方面進行評價。具體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評價:①經濟效益:所采購圖書冊數是否滿足本科辦學水平要求是評價體系的核心指標。從經費預算是否最大限度的采購圖書出發,計算出每冊數的經濟成本,并與上年度的經濟成本比較分析,所得結論將是來年圖書采訪的重要依據。②結構效益:每年采購圖書的學科比例是否符合專業需求,比如國家重點學科、新增專業、特色專業與一般專業的權重。這是應對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方面的又一舉措,根據各學科的專業圖書冊數標準,對專業圖書少的學科加大圖書采購權重。③服務效益:服務效益評價主要是對中標的館配商的評價,為來年的政府招標的評標的重要依據,主要是對圖書的到館率、重復率、差錯率、加工速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如預訂圖書到館率和訂重率是否符合圖書招標合同要求;圖書從進館到上架借閱的時間長短等。
2.讀者滿意度評價
從讀者的角度出發對讀者滿意度和圖書的利用率進行評價。通過問卷調查或者讀者座談會等方式,獲取讀者對某次圖書采訪現狀的滿意度。同時利用圖書館流通管理系統統計某一段時間內文獻信息流通及借閱情況,并通過科學合理的數據分析,計算出某類書的圖書利用率,利用率越高,讀者滿意度就越高,利用率越低,讀者滿意度越低。滿意度不僅能真實反映某次圖書采訪的成效,并且對以后的文獻采訪有導向作用,滿意度高即為讀者喜愛,在經濟效益、結構效益允許的條件下可以提高采購權重。
四、結語
在網絡信息環境下,文獻采訪工作呈現出載體形態多元化、網絡空間泛在化、讀者需求個性化等特征。地方高校圖書館在應對學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的挑戰時,圖書采訪必須要能兼顧館藏體系又能滿足本科專業綜合評價的指標,可以從完善采訪制度、優化采訪操作流程、調整采訪人員結構、多元化的采訪途徑以及健全評價體系等幾個方面優化采訪模式。不斷提高采訪質量將是我們應對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評價的原則和目標。為此,我們將不斷深入探索,繼續優化和完善圖書采訪工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R].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2):5-8.
[2]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EB/OL].[2017-11.30].?https://baike.so.com/doc/6112104-25827948.html
[3]劉曉雨.高校圖書館政府采購現狀及其措施探究[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7(2):37-39.
[4]方勇,洪濤.如何加強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購招標的過程控制[J].圖書館建設,2008(7):64-66.
[5]張美莉.高校圖書館選擇館配商之策略探析[J].出版廣角,2016(5):66-68
[6]2016全國館配市場規模和各省中標折扣排行數據總結[EB/OL].[2017-02-17].http://www.library-book.com/?p=307
[7]郭以建.精細化管理在圖書采購質量管理中應用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1):35-38
[8]王旭.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一站式學科資源采訪模式——以北京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7(1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