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湘

[摘要] 目的 統計分析血漿報廢原因,節約血液資源,保證獻血者和用血者健康。方法 統計2014—2018年血漿報廢情況,將報廢原因按檢測不合格和非檢測不合格分類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2014—2018年血漿報廢檢測不合格占報廢血漿總量的23.79%、17.95%、7.58%、10.63%、10.39%。非檢測不合格血漿占總血漿報廢量的76.21%、82.05%、92.42%、89.37%、89.61%。在血漿報廢非檢測不合格原因中脂濁漿分別占總報廢率的62.27%、78.33%、86.51%、81.77%、85.74%。結論 脂濁漿是血漿報廢主要原因,在獻血者征詢過程中對獻血者飲食進行詳細篩查,制作脂肪血漿參照試管能大幅降低脂肪血漿和血漿顏色異常情況的產生。以供定采合理安排團體采血工作,保證血液采集等關鍵環節的冷鏈質量控制是降低血漿沖紅報廢的必要手段。
[關鍵詞] 血漿;報廢;原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4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2(a)-0167-03
Analysis of Plasma Scrapping Situation in Liaoyuan Area
ZHANG Xiang
Blood Station of Liaoyuan City Center, Liaoyuan,Jilin Province, 136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causes of plasma scrapping, save blood resources, and ensure the health of blood donors and blood users. Methods The plasma scrapping situation was calculated from 2014 to 2018, and the reasons for scrapping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unqualified and non-tested unqualified. Results In 2014-2018, the plasma scrapping test failed to account for 23.79% and 17.95%,7.58%,10.63%,10.39% of the total amount of scrapped plasma. Non-tested unqualified plasma accounted for 76.21%,82.05%,92.42%,89.37%,and 89.61% of total plasma scrap. In the cause of non-test failure of plasma scrapping, the lipid turbid pulp accounted for 62.27%, 78.33%, 86.51%, 81.77%, and 85.74% of the total scrapping rate,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Lipid turbid pulp is the main reason for plasma scrapping. The blood donor diet is carefully screened during the blood donor consultation process. The production of fat plasma reference tub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bnormal color of fat plasma and plasma.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ld chain quality control of key links such as blood colle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plasma flushing and scrapping.
[Key words] Plasma; Scrap; Reason; Analysis
近年來隨著輸血事業的迅速發展,血漿作為重要的血液品種臨床需求逐年增加,分析血漿報廢原因,降低血漿報廢率減少血液資源浪費,是血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現將遼源市中心血站2014—2018年,血漿報廢原因按檢測不合格和非檢測不合格進行區分統計分析,通過尋找所涉及的報廢原因,提出有效的措施減少血漿報廢率,從而達到提高血漿使用率的目的。現就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2018年該站制備的血漿不合格報廢情況。使用唐山現代血站標準化管理系統軟件,計算機自動統計生成血漿不合格信息資料。
1.2? 方法
(1)血漿分離前血液的采集、制備、檢驗、儲存均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全血成分血質量要求》《血站技術操作規程》[1]。血液檢測均是由不同人員使用不同廠家試劑按照試劑使用說明書操作,對采集的血液標本進行初、復檢。復檢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核酸檢測。
(2)血漿不合格判斷依據是:①檢測不合格:凡是在所有檢測項目初復檢中,結果陰性或正常的血液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血液;②非檢測不合格:采集的血液經離心分離后制備的血漿目視檢查發現脂濁(含血漿顏色異常)、血漿離心破損、血漿袋儲存破損以及血漿儲存發生過期等的其他原因。
2? 結果
2.1? 2014—2018年年血漿報廢分類統計結果
隨著無償獻血制度的推行,采血地點多為采血車或采血屋。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采血前不能全面地進行檢測。只能對獻血者進行采集前HBsAg和ALT快速檢測。血液檢測的初檢工作也由原來的先化驗后采血轉換為先采血后化驗。復檢核酸檢測的開展也使得病毒檢出率大幅提升。新型的采血模式有利于獻血者的招募,雖然造成了一定的血液采集后檢測不合格報廢,但相較于非檢測不合格比例明顯偏低。見表1。
2.2? 2014—2018年血漿報廢非檢測不合格原因統計分析
在血漿報廢非檢測不合格原因中,2014—2018年血漿報廢主要是脂濁漿,分別占總報廢率的62.27%、78.33%、86.51%、81.77%、85.74%。血漿過期報廢僅在2017年、2018年出現分別占總報廢率的1.12%、2.36%。包括血漿離心破損、血漿袋儲存破損等的其他原因報廢占比分別為13.95%、3.72%、5.91%、6.49%、1.51%。見表2。
3? 討論
從表1可以看出血漿報廢檢測不合格原因報廢量明顯低于非檢測不合格原因報廢量。其中以2014年的占比23.79%最高,以后的2015年和2016年逐年下降分別占比17.95%、7.58%。2017年和2018年隨著采血量的增加檢測不合格報廢率分別是10.63%、10.39%保持相對恒定且有微小降幅。該站自2002年開展街頭無償獻血開始對獻血者進行獻血前HBsAg和ALT快速檢測。受檢測方法和設備的限制其他檢測項目無法完成采血前篩查,這就要求我們工作人員盡量做到以下幾點:①做好獻血前的咨詢工作,詳細做好獻血者的采前告知通過文字資料或口頭解釋告知獻血者相關血液安全知識,減少和避免高危行為者惡意獻血。②積極發展固定無償獻血者隊伍,固定無償獻血者多年連續獻血經歷充分證明了其血液合格率高,潛在危險性小。③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試劑和設備,避免因試劑受潮、環境、個人操作等原因導致的HBsAg和ALT快速檢測結果不準確造成血液報廢。非檢測不合格原因報廢分別是:76.21%、82.05%、92.42%、89.37%、89.61%,可見非檢測不合格是血漿報廢的主要原因。
從表2可以看出2014—2018年血漿報廢非檢測不合格原因中,脂濁漿占比最大,占總報廢血漿量的比例分別是:62.27%、78.33%、86.51%、81.77%、85.74%。脂濁漿報廢產生的原因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獻血者在采血前進食高蛋白高脂肪飲食,造成血液乳糜。因餐后2~4 h血脂變化大[2],這就要求工作人員進行獻血前征詢時,詳細詢問獻血者飲食情況。②按照國家標準對血液制品判斷,除重度脂肪血外,中度和輕度脂肪血可以用于臨床,而臨床醫生不愿意使用,也是造成報廢的原因之一。為了進一步規范脂肪血的判斷標準,便于工作人員操作,可以采用比濁板和比色板圖片控制乳糜血漿、溶血血漿[3]。協助初篩崗位人員簡單、快速地對脂肪血漿乳糜程度的判斷,在初篩環節有效防止了脂肪血獻血者血液的采集。③脂濁漿報廢原因中還有一種血漿顏色異常情況,其中以血漿沖紅居多。多數血漿沖紅報廢是因為血液采集后溫度控制不當,或者血液采集不順利導致的紅細胞破壞,血漿中存在較多游離血紅蛋白。血液采集、制備、儲存過程中的冷鏈保持是避免血漿沖紅報廢的重要環節。該站在大型團體招募離站采血過程中受采血環境的限制,造成血液溫度失控現象,而且血液無法盡快完成血液成分分離,導致破壞的紅細胞釋放出游離血紅蛋白到血漿中產生血漿發紅現象。經過該站調整團體采血模式為以供定采,避免一次性大批量血液的采集。并且在血液采集現場攜帶充足的內有冷源的血液運輸箱,保證血液采集和運輸的冷鏈控制取得良好效果[4]。
2014—2018年血漿報廢非檢測不合格原因中,2017年、2018年出現血漿過期報廢情況分別占總報廢率的1.12%、2.36%。這就要求儲發血崗位工作人員做到血液發放按照先進先出原則。
2014—2018年血漿報廢非檢測不合格原因中,其他原因導致的血漿報廢占比分別為:13.95%、3.72%、5.91%、6.49%、1.51%。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此種原因產生的血漿報廢情況呈逐年下降趨勢,以2014年占比最高,2018年占比最低。分析原因有:①以血漿儲存運輸過程破損影響較大。2014年,該站遷新址在冰凍血漿運輸過程中出現冰凍血漿袋碰撞破損現象。導致一批冰凍血漿破損報廢,可見冰凍血液制品因其塑料血袋冰凍后脆性增加在儲存運輸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標準執行。②血液離心破損,塑料血袋在離心過程中可能因其產品缺陷、工作人員操作不規范等原因造成血液離心破損[5],該站血液離心破損現象較少。
綜上所述,血液報廢存在于血液采供的各個環節,降低血液的報廢率是每名輸血工作者的職責。通過為獻血者做好獻血前征詢工作也可以排除具有潛在危險的獻血者。由于非檢測不合格原因導致血漿報廢率占比最高,原因包括冷鏈運輸不合格、血袋質量不合格、保存時間過長等,需要加強預防性管理。工作人員應高度重視操作規范的必要性,避免血液資源的浪費,保證為醫療臨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參考文獻]
[1]? 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血站技術操作規程》(2019版)[M].北京: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2019.
[2]? 張欣,李敏玲,余文潮,等.乳糜血的快速判定方法及預防措施[J].甘肅醫藥,2018(4):361-363.
[3]? 孫迪,宋哲,孫穎.血漿乳糜程度比濁板和溶血程度比色板的制作與應用[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7,19(5):498-501.
[4]? 莊燕玲.醫院血液報廢的原因與對策[J].醫療裝備,2017,30(21):61-62.
[5]? 劉愛麗.中心血站成分制備中血漿報廢的原因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8):78-87.
(收稿日期: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