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一婷 諸白美
[摘要] 目的 分析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該科招收的10名新護士作為觀察對象,根據培訓教學方式的不同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對照組護士接受規范化培訓教學,觀察組護士接受案例教學法培訓教學,觀察對比兩組教學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士規范化培訓教學結束考核理論知識得分與操作技巧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護士(P<0.05);觀察組護士考核總優良率(100.00%)比對照組護士考核總優良率(40.00%)高,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86,P=0.038)。結論 案例教學法可有效提高兒科護士規范化培訓教學效果,提升兒科護士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促進臨床兒科護理質量的全面提升,值得推廣。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兒科;護士;規范化培訓;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R816.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2(a)-0127-03
Application Evalu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Teaching of Pediatric Nurses
MEI Yi-ting, ZHU Bai-mei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pediatric nurs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9, 10 new nurses enrolled in the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tandardized train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es received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training and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teaching effects.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scores and operation skills of the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excellent rate of the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00.0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0.0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4.286,P=0.038). Conclusion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pediatric nurses, improve the master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operational skills of pediatric nurses,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pediatric nursing quality,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Pediatric; Nurse; Standardized training; Method of teaching
兒科護理是一門專業要求較高、臨床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傳統的兒科護士規范化培訓教學主要采用“教學-練習-考核”的方式,教學過程較為死板,不利于培養學生們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能力,也影響了護生們對護理知識中重點、難點知識的掌握度與掌握情況[1-2]。為探究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該次試驗選取該科2016年1月—2019年1月招收的10名新護士作為觀察對象,對其應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并對比兩組護士教學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科招收的10名新護士作為觀察對象,根據培訓教學方式的不同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對照組護士接受規范化培訓教學,對照組護士中女性5名,年齡范圍及平均年齡分別為20~24歲,平均(21.5±1.1)歲;觀察組護接受案例教學法培訓教學,觀察組護士中有女性5名,年齡范圍及平均年齡分別為20~24歲,平均(21.6±1.3)歲。兩組護士在試驗前所學課程相同,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護士接受規范化培訓教學,具體方法為在課堂上由帶教老師對兒科護理當中涉及的護理項目、護理目的、護理方法及護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及示教,再由護士們各自進行實踐操作,帶教老師在學生操作過程中進行指導答疑,最后完成課堂總結。
觀察組護士接受案例教學法培訓教學,具體方法為:①收集護士的微信或QQ,建立微信群或QQ群,在每堂課開始前將該次課堂教學的重點問題與難點問題相關資料上傳,并告知護士進行下載觀看,做到對課堂知識的提前預習,利用仿真模型將兒科護理實訓室及兒科護理過程中涉及的相關器械進行完全模擬,方便護士利用網絡對兒科護理實踐操作進行復習鞏固;②由帶教老師指導護士以5~6人為一組的形式組成兒科護理學習小組,并在兒科護理學習小組內推舉一名“護士長”,由小組“護士長”帶領小組成員進行兒科護理學習,對兒科護理中涉及的相關知識進行梳理,對兒科護理中較為常見的護理方法如兒童兒童吸氧、吸痰、靜脈輸液等工作場景進行模擬,再由護士們進行角色模擬,順利完成該場景下的兒科護理工作,提高護士們的護理實踐操作水平[3];③課前由護士自行查閱資料設計病例情景,在課堂上由帶教老師對護理理論知識進行初步講解后,再由每組護士根據自行設計的病例情景進行現場護理實踐操作演示,護理實踐操作演示內容主要包括護士對患兒的健康評估、入院診斷、護理計劃的制定、護理計劃的實施、患兒病情狀態的監測,由帶教老師對每組護士的表現進行點評,最后再對每組護士在兒科護理操作實踐中的問題進行講解與正確操作示范,提高護士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護士們的學習質量[4]。
1.3? 觀察指標
實施不同教學方法后,由帶教老師組織護士進行考核,考核以閉卷考試的形式進行,考核內容包括理論知識與操作技巧[5]。考核總分設定為100分,兩項考核項目每項各共50分;兩項考核分別得分高于90分為優秀、得在80~89分范圍內為良好、得分為60~79分范圍內為合格,得分在60分以下則為不合格。總優良率=(優秀護士數+良好護士數)/護士總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數據處理選取SPSS 21.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士規范化培訓教學結束考核情況
觀察組護士規范化培訓教學結束考核理論知識得分與操作技巧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護士(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規范化培訓教學結束考核情況對比[(x±s),分]
2.2? 兩組護士考核總優良率
觀察組護士考核總優良率(100.00%)比對照組護士考核總優良率(40.00%)高,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86,P=0.038)。見表2。
表2? 兩組護士考核總優良率對比[n(%)]
3? 討論
護士規范化培訓是指護士在醫院及臨床科室中所接受的護理專業化培訓,隨著現代社會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提高護士臨床實踐操作的專業性是當前臨床規范化培訓的重點。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式的互動教學,案例教學以啟發式教學為引導,旨在切實提高護生們臨床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6]。根據該次實驗結果:觀察組護士規范化培訓教學結束考核理論知識得分與操作技巧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護(P<0.05);觀察組護士考核總優良率(100.00%)高于對照組護士考核總優良率(40.00%)(χ2=4.286,P=0.038)。
該結果與羅麗芳等人[7]的研究結論相似,在羅麗芳等人的研究中:試驗組采用案例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授課結束后,比較兩組護士的教學效果并調查試驗組護士對案例教學法的評價。結果試驗組護士年度考核、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案例教學通過編制獨特的教學大綱,使護士通過課前預習案例教學資料、課堂講解加深護士的印象,再讓護士們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得出案例護理實踐方法,最后由教師對護士們方案進行評價總結,利用多段式的教學模式培養護士們自主思考、交流溝通、團隊協作以及表達能力,充分縮短了課堂理論基礎與臨床實踐操作之間的距離,使護士們能夠盡早地融入到工作狀態,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培養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與專業能力;并且,案例式教學還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群體交流中,帶教老師通過自己的講解實現與學生之間的集體互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部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學習效果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共性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教師與學生個體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針對個別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8]。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法可有效提高兒科護士規范化培訓教學效果,提升兒科護士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促進臨床兒科護理質量的全面提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慧云,葉天惠,易永紅,等.全景式案例教學用于兒科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的效果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8,33(1):75-76.
[2]? 杜娟,黃實,孫麗芳,等.案例與情景模擬整合教學法在兒科新入職護士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天津護理,2019,27(1):22-24.
[3]? 唐龍.角色扮演法在兒科危重癥專科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8,25(12下旬刊):159-161.
[4]? 趙慶紅.案例教學法在兒科新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2017,11(3下旬版):280.
[5]? 張月娥,彭海琦.預習主題案例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3):130-132.
[6]? 龐麗平.持續質量改進在提高兒科低年資護士專業素質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6,30(36):4585-4587.
[7]? 羅麗芳,盧玉彬,曾輝.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創新應用[J].當代護士,2016(3下旬刊):139-140.
[8]? 王春立,張琳琪,王曉軍,等.北京某三甲兒童專科醫院兒科新護士基于崗位勝任力培訓需求的調查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4):556-562.
(收稿日期: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