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貴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1-141-02
摘 要 集團公司加強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核算標準化、業財一體化、流程自動化、分工專業化,是財務管理工作的巨大變革,可以帶來提高效率、加強管控、確保資金安全等諸多益處,進而促進集團公司核心價值與競爭實力的增強。本文主要探討集團公司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工作,如何將原本財務核算復雜、業務流程監控乏力等現象得到改善,落實財務集中管控模式。
關鍵詞 集團公司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財務集中管控 設計方案
集團公司通過資產收購、股權收購等方式不斷拓展經營業務,伴隨著行業范圍、公司數量的不斷增多,不借助信息化手段,勢必將面臨“會計核算復雜、業務監控乏力、財務管控弱化、財務人員不足”等現象。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將復雜的、重復性的財務工作,集中到一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處理,能有效解決面臨的財務問題,落實“核算業務集中、核算人員集中、資金管理集中”的財務管控模式,最終實現降本增效、增強核心競爭力。
筆者所在的大型國有集團公司,涉及片區開發、二級地產、加油站、國際貿易、共享汽車等行業,傳統的財務模式已無法滿足公司擴張轉型的需求。分子公司眾多,會計核算日趨復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勢在必行。2017年12月,集團公司啟動財務共享建設,通過近一年半的實施,于2019年4月實現了財務共享系統的全面上線,走在了湖南省國有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前沿。
一、財務共享建設的關鍵因素
(一)目標職能定位
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目標:標準化、專業化、一體化。一是推進全集團范圍內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形成財務系統統一、會計科目統一、核算規范統一,降低財務分散核算、分散管理的風險,實現集團總部的管控職能;二是將財務工作分為共享財務、業務財務、戰略財務,區分不同的人才層次,實現專業化分工;三是通過系統集成和流程優化手段,實現業財一體化、流程自動化。
財務共享中心職能定位為:報賬中心、核算中心、結算中心、數據分析中心、稅務中心、檔案中心。
(二)組織設計原則
通過專業化分工,形成以“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共享財務”為組合職能的集團財務管理新格局。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集中管控后,業務財務更多的融入到業務中,支持、指導、監控企業業務發展;共享財務通過集中化、標準化和端到端的流程管理,實現集中作業、共享資源;戰略財務則關注整個集團的財務方向、路徑、政策、資源和風險控制。
(三)組織架構
財務共享中心通過合理的組織劃分,提高內部協同效應,增強工作效率。子公司或業務部門負責進行原始單據的掃描、移交,而財務共享中心主要負責合規審核、憑證、報表生成。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分設會計中心、資金中心。會計中心根據集團公司各業務板塊設置共享財務崗、總賬審核崗、信息建設崗、檔案管理崗等崗位;資金中心則相應設置資金支付崗、資金稽核崗、計劃管理崗、調度理財崗等崗位。
(四)財務流程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財務集中管控,但集中不集權,不改變權責,相應的審批權、決策權歸于下屬單位,具體財務流程:子公司業務流程審批(本地單據初審)→共享財務崗(單據集中復審、憑證處理、財務核算)→資金組(資金支付、資金分析)→總賬審核崗(憑證審核、報表處理)→檔案管理崗(會計檔案歸檔),流程圖如下:
二、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實施
(一)設計方案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應全面考慮整合集團公司各軟件系統,而不是僅依托于財務軟件,更需要與合同軟件、業務軟件融合。筆者所在的集團公司使用的軟件系統包括以下四種:
一是用友NC65財務基礎核算系統,主要包括總賬、固定資產、應收管理、應付管理等明細模塊。
二是用友財務共享系統,主要包括報賬平臺、移動審批、銀企直聯、預算管理、發票管理、影像掃描等明細模塊。
三是合同管理系統,主要包括用友NC收付款合同系統(側重于咨詢服務類等非工程項目合同管理)、明源ERP成本管理系統(側重于工程項目合同管理)。
四是業務與辦公管理系統,具體包括喂車車智慧油站系統、OA辦公系統等滿足子公司業務與辦公需求的系統。
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方案,需整合各大業務系統,應遵循現有資源利用最大化、成本集約化的原則,確定具體技術方案與實施計劃。筆者所在的集團公司,通過打通明源ERP成本系統與用友NC65財務系統的接口,實現了數據的雙向傳遞,避免重新購買軟件及重新,降低了成本。
建設方案確定后,需及時召開項目啟動會,宣貫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理念及具體實施計劃,合理部署相關工作并確定責任人,確保部門聯動、上下互動、有效溝通,形成合力協同推進。建設方案起指導與引領的作用,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推進過程中,需結合集團公司實際進行完善、優化。
(二)統一基礎信息
1.會計科目。會計科目的統一涉及科目編碼、科目級次、科目名稱、輔助核算等明細內容的統一,筆者所在集團公司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并參考同類標桿企業會計科目體系,梳理、優化、統一集團會計科目至最末級,最終形成集團會計科目表近1500條。集團公司統一會計科目后,可以根據各成員單位的核算需求分配相應的會計科目。
2.基礎檔案。基礎檔案包括組織、客商、銀行、賬戶、部門、員工、項目檔案、合同檔案、固定資產等數據信息。基礎檔案的統一是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前提,其工作質量影響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成果。前期工作做得準確、細致、全面,能事半功倍,增益后期實施推進。
3.表單與模板。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涉及各下屬單位大量的表單、合同模板、會計分錄模板,需對各類表單與模板進行簡化、優化、統一。配套出臺表單與模板的填制指引,便于業務人員查詢,能及時解決問題。
(三)系統配置與測試上線
系統配置包括人員權限、審批流程、表單權限、會計分錄模板、費用項目、收付款合同等信息的配置。系統配置與測試上線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成功實施的關鍵,項目團隊須高度重視該項工作,上線前應充分測試,查漏補缺、及時更正錯誤、持續優化實施。
(四)培訓與考核工作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應注重加強財務人員、業務人員的信息化培訓。通過培訓,讓相關人員熟練掌握操作流程、細節、注意事項,提升會計信息化的應用能力,并應該聽取其建議,根據合理的個性化需求進行開發、實施,優化系統。另外,集團公司借助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查詢系統中財務處理數據,能有效反饋財務人員的工作強度,完善對財務人員的考核機制,培養、提升財務人員的責任心與自主能動性。
三、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成果
(一)實現業財一體化
通過將業務系統與財務共享系統的銜接,數據采集實現信息化、自動化,并前移至業務部門,不再需要財務人員手工錄入憑證單據,有效了提高數據的時效性。財務共享系統除了收集財務信息外,還會產出大量的效率信息,如處理單據數量等。數據信息會給財務決策提供幫助,也可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決策支持。
通過實時生成的數據信息,自動生成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使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同步生成,財務部門的核算、監督職能延伸至經濟業務,及時發現與糾正問題,強化風險防控。
(二)流程自動化提高工作效率
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實現流程自動化,大大減少審批時間,且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合并報表自動生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高效率,可以使集團公司近50家下屬單位的財務工作,在短短幾天內處理完畢。在人力方面,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集中財務人員,優化流程,釋放了人員,有效支持了企業高速發展。
(三)核算標準化提高會計核算質量
傳統的財務模式由于會計科目、核算規范不統一,難免出現相同或相近業務賬務處理存在較大差異,而在財務共享的模式下,在業務前端進行的管控,通過標準化的流程配置,任何不合規定處理都將無法審核通過,使得財務數據信息更加準確,更具可比性。集團公司依據高質量的財務數據,能準確做出有利于未來發展的決策。
四、結語
財務共享中心建設需保持與公司戰略管理目標一致,結合實際條件與客觀環境,制定合理的建設方案,并狠抓落實,保障落實到位,才能充分發揮財務共享的價值,增強集團公司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張錦奎.淺談龍口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J].財會學習,2019(9).
[2] 張元元.淺談基于財務共享中心的會計管理模式設計[J].中國商論,2018(6).
[3] 張慶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優勢及局限性[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11).
[4] 任潔.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優化研究[D].西安:陜西科技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