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耀興

回想起來,我這位從北京畢業后懷揣夢想返鄉的理工男,已經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二十余年,大半生的職業生涯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風雨激蕩。作為一名戰斗多年的“資本老兵”,我為大家講述我在兩個大型企業的董秘經歷。
青春如同一壺清茶,茶入水時清澈見底。1987年7月,我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正值青春懵懂的我,坐上了回鄉的火車,開啟了我的職業生涯。20世紀80年代,這是一個大學畢業工作包分配的時代,我和當時大部分同學一樣,順應國家的號召與安排,滿腔熱血投身于祖國的工業建設。憑借學歷高,專業對口,理工出身的優勢,我有幸進入當時國內知名的大型鋼鐵集團——廣州鋼鐵有限公司,并從計控處工程師這一崗位開始了我在廣鋼二十余年的青春長歌。
如果不是偶然的機會,我或許將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度過整個職業生涯。入職單位幾年后,得益于自己的勤奮努力以及嚴謹的組織能力,我被調至黨委辦公室擔任秘書職務,負責集團黨務工作。從車間到辦公室,排列的設備變成了成堆的文件,怕寫文章的理工男只能啃起書本,背起文章。
在黨委辦公室的日子,我將“勤思考,愛學習,抓實干”作為工作名言,也是從這里我完成了從工業技術到行政管理職業路徑的轉變。其后,因工作調整,我轉至集團證券事務部,從此開始我和中國資本市場二十余年的共生長的故事,并先后擔任廣州鋼鐵證券事務部副經理、總經理辦公室副主任、董事會工作部部長、董事會秘書。
在整個廣州鋼鐵的證券事務管理生涯中,我主要經歷了兩個過程:一是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了廣鋼IPO上市全過程;二是作為董事會秘書圓滿完成董事會賦予我的各項職責。
我作為廣州鋼鐵股票發行領導小組成員,參與公司股份制改革及IPO發行工作。1993年6月,廣州鋼鐵有限公司獲批進行股份制改革,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按股份制運作,為公司股票發行奠定基礎。1996年2月15日,廣州鋼鐵收到證監會關于同意采用“全額預繳股款、比例配售、余額即退”方式發行股票的批復,當年3月28日,廣州鋼鐵登陸上交所主板市場。
2003年6月,我出任董事會秘書后,立足崗位特性,結合公司實際情況,不斷推進公司資本運作。2004年,我組織完成了與控股股東的資產收購;2005至2006年,我帶領團隊多方拜訪投資者,持續路演溝通,穩妥地推進了廣州鋼鐵的股權分置改革工作;2010年至2011年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順利落地,廣日股份借殼上市。
作為公司的合規官,在擔任廣鋼董秘及證券事務部主要負責人期間,我以證券法、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規為基礎,主導建立和完善了廣鋼上市公司治理體系的框架和結構,相關規則和制度涉及三會運作、信息披露、投資者關系管理、重大信息報送、全面預算、募集資金管理等方面,對推進廣鋼完善公司治理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我擔任廣鋼董事會秘書期間,未出現因信息披露失誤或公司治理不完善而被監管部門處罰的情況。
近期看到的一篇“23年,廣鋼地價翻了1188倍”的報道讓我想起了當年的土地風波。2010年開始廣鋼將迎來“實質性重組”在當年傳得沸沸揚揚,風口浪尖中廣鋼的走勢亦獨立于鋼鐵板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廣鋼環保搬遷又成為市場熱點。廣鋼原生產基地位于現廣鋼新城所在地,是廣鋼在1996年以接近35元/平方米的價格買下的。這塊土地面積138萬平方米,在當時是廣州市區內僅剩的大型江邊地皮。如果廣鋼搬遷后,此地塊用于房地產開發,按照當時7000-8000元/平方米的拍賣價格,土地價值將達到100億元以上。
這里的關鍵問題是,該塊土地屬于工業用地,不能簡單地用周邊商品房的價格去衡量,而且土地涉及金額重大,屬于重大國有資產。如何解答市場疑惑需要考慮眾多因素,稍不慎重將惹起巨大麻煩。面對市場壓力,我一方面保持與政府、重組方及中介機構的密切溝通,同時積極與投資者和媒體溝通,保持股價在合理范圍內波動,最大程度上維護國家和股東權益。
2003年到2012年,是我董秘生涯的上半場。廣鋼裝載了我25年的青春回憶,在這里我從青年步入不惑之年。廣鋼股份作為20世紀90年代的國企代表,企業上市多是政府支持國企發展行為。準上市國企經過合理改制,理順各層關系后基本都能上市。但企業上市之后能否繼續良性發展,取決于諸多因素,更考驗企業的真實競爭力。廣鋼股份屬于周期性行業,加之原生產基地位于廣州市中心,受環保政策以及“亞運會限產”等因素影響,2010至2011年連續兩年利潤為負,廣鋼股票更是被戴帽為*ST。作為廣鋼上市的主要參與人員,所在公司股份*ST對我來說是相當難過的。為保障全體投資者權益,避免廣鋼退市,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成為首選。經廣鋼股東大會批準,在政府的主導下,廣鋼股份順利完成了與廣日股份的重大資產重組。
我的廣鋼董事會秘書生涯涵蓋了一個企業從IPO首發上市到退市的全過程,在資本市場也算是傳奇經歷了。
2011年,47歲的我,即將進入古人所說的“知天命”年齡。廣鋼股份重大資產重組項目伴隨著一份份進展公告的發出,不斷在加速整合步伐。廣日股份借殼上市后,我將面臨職業生涯的十字路口,作為國有企業的高管,我可以像大部分國企干部一樣再奮斗幾年準備退休。但是此時我遇到一個改變我一生命運的貴人——廣東歐派集團董事長姚良松先生。
初次見面,姚良松董事長的遠見卓識以及他的細致入微,無不讓我印象深刻。我通過朋友了解到,“梧桐樹”下歐派群英聚集,精髓的企業文化和領先行業的管理體系讓公司發展朝氣蓬勃。姚董事長多次邀請我到公司任職,2012年8月1日,我下定決心攜帶著原單位的離職證明來到歐派入職,正式開啟我從大型國企到知名民企的第二段董事會秘書生涯。在此期間,歐派將董事會秘書一職空置一年,直到我的上任。

從籌備上市到登陸上交所主板的1700個日夜,公司在IPO堰塞湖大軍中緩慢行進。2017年3月3日,證監會核發10家公司IPO批文,歐派家居名列其中。拿到批文的那一刻,我的歡喜溢于言表,近五年的等待時間也讓我正式步入天命之年,歡喜之余更有失落,廉頗能戰否?
2017年3月28日,在廣州、清遠兩地領導的見證下,歐派家居集團敲響了上市的鑼聲,家居行業第一股歐派家居(股票代碼:603833)正式加入資本市場大家庭,歐派家居首發上市項目成為當年華南區域最大IPO項目。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在歐派的前五年是籌備上市,而在歐派的后面職業生涯則是借助資本市場助力企業沖刺前行。
2017年被稱之為定制家居的黃金發展年和上市元年,該年度行業上市公司收入增長率超過30%,一年內共有6家企業成功上市。在從資本市場獲取充沛發展資金后,企業人才成為一個新的爭奪點,部分企業以高薪、股權的形式來吸引人才入駐。
歐派作為行業龍頭,雖具有優于同行的整體薪酬水平,但是如何留住人才也成為我們企業管理的重點方向。面對這一難題,我帶領團隊組織股權激勵的前期性探索,反復對比行業成功案例,最終選擇限制性股票作為本次股權激勵的主要形式。后面我們開展了家居行業內授予股份數量最多、涉及人數達835人的股權激勵計劃,在沒有專門聘請中介及毫無經驗汲取的前提下,順利完成對員工的股票授予和解鎖工作。從最終的實施效果來看,本次股權激勵對留住公司核心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取得了較好的作用,從員工收益來看,也優于部分同行。
2018年,我正式籌備公司可轉換債券的發行工作,并于2019年順利上市。在行業變革期,可轉債的上市為公司成功募集14.95億元的專項資金,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發展。此外,本人及團隊對可轉債發行時間的精準判斷也為參與配售和認購的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可轉債上市第一天一度突破127元/張。
在公司董事長及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歐派家居投資者關系成效提升迅速,我主導建立了專業的IR團隊,經過全體努力公司市盈率水平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我們還在多個方面去做好投關工作,在定期報告編寫過程中不斷提升公司經營數據的透明度,最大程度上解釋公司及行業的發展動態。針對市場關注的2018年3月28日首發限售股解禁問題,我提前做好工作,在與三名關鍵法人股東溝通后,花了大量時間與公司持股員工進行解釋,有效避免了股價的踩踏式下跌情況的出現。
2006年,熱播電視劇《士兵突擊》中,許三多說:“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我的前半生很像許三多,堅定初心,勇往直前,站好每班崗。一路走來,在牛市與熊市的交替變換中,我在資本市場度過了二十余年的春秋歲月。十六年的董秘生涯也并非坦途,我在此過程中,愈發認識到企業發展不易,作為董秘我們要堅守初心,窮盡所學,未雨綢繆。屬于我們的時代正在遠去,資本市場董秘圈涌現出了更為年輕和活力的血液。未來,請大家再接再厲,共同推進我國資本市場走向繁榮。
整理:谷學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