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塔娜

【摘要】目的 關于肺大皰自發性氣胸患者行手術治療期間的麻醉處理價值探究。方法 選取206例來我院診斷與治療疾病患者進行研究,待確診為肺大皰自發性氣胸后,制定外科手術治療方案進行患者疾病治療,給予全部患者全身麻醉處理,記錄與對比患者手術麻醉前、拔管前的相關數據。結果 206例患者手術全部成功,脈搏氧、潮氣量、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壓指標數據術前、拔管前比較后差異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手術療法治療肺大皰自發性氣胸疾病時,給予患者全身麻醉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盡快蘇醒,早日恢復身體健康。
【關鍵詞】肺大皰;自發性;氣胸;手術;麻醉;處理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4..02
自發性氣胸為臨床心胸外科多見疾病之一,發病原因較多,其中肺大皰破裂為致病重要影響因素,如果患者患有細支氣管炎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機體會出現細支氣管阻塞性活瓣,從而會造成遠端肺泡腔增大、內部壓力升高情況,甚至于出現肺泡間隔斷裂之下的肺大皰情況,由于該疾病具有發病急、易復發、病情嚴重等特點,一旦患者檢出疾病,需要即刻入院接受專業的疾病治療,以此確保疾病能夠早發現與早治療,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血氣胸、縱膈氣腫等并發癥發生風險[1]。分析現階段肺大皰自發性氣胸疾病的臨床治療情況,可知包括保守療法、手術療法等多種,其中手術療法的應用價值高,但是不同臨床麻醉醫生在手術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方面存在分歧,若選擇不當會影響手術療效,所以本文研究期間,參考多名學者關于疾病手術治療麻醉效果的研究成果,選擇206例確診患者進行了肺大皰自發性氣胸手術患者全身麻醉效果的研究,總結了全身麻醉配合手術療法干預疾病的價值,以此為后續醫生治療肺大皰自發性氣胸患者疾病提供手術麻醉方面的有效指導。研究內容包括。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心胸外科接收的患者,經檢查屬于肺大皰自發性氣胸的206例為研究對象,作以全身麻醉+手術方案治療疾病期間麻醉處理的研究;患者中男150例,女56例,平均年齡(41.5±2.7)歲。
1.2 方法
全部患者的肺大皰自發性氣胸疾病確診后,接受胸腔鏡引導下的手術治療,其中100例患者行肺大皰囊壁切除術、60例患者行小切口肺大皰囊壁切除術,其余患者接受左肺下葉切除術治療,具體手術方法為:選擇患者機體患側腋中線第七肋間為手術區域,并于第五肋間(腋前線)進行手術操作情況的觀察,若在手術過程中患者出現胸腔粘連表現,要求醫生對該部分依次作以鈍性分離、暴露漏氣口操作,之后依據肺大皰表現分別應用切割吻合器+交叉褥式縫合術(基底較寬肺大皰)、基底縫扎術(單一肺大皰)處理,待手術完成后可于手術區域進行胸腔引流管置放、縫合及抗生素抗感染處理。
分析206例患者手術期間全身麻醉操作:即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手術開始前采用肌肉注射方式,分別給予患者杜冷丁、咪唑安定注射,劑量分別控制為50 mg、10 mg,待氣管插管后對患者進行麻醉誘導處理,藥物分別為維庫溴銨、咪唑安定、芬太尼及丙泊酚,劑量分別為0.1 mg/kg、0.04 mg/kg、2 μg/kg、1.6 mg/kg,之后再對患者作以支氣管導管(雙腔)置入后的吸氧、痰液吸出等處理,在該環節要求醫生重點做好導管固定工作,應用聽診器檢查患者雙肺分隔正確與否、導管置入位置情況,若沒有異常表現可以將導管作以固定處理,手術期間麻醉醫生需要對患者氣管插管單肺通氣期間的呼吸頻率、潮氣量等指標進行監測控制,其中患者每分鐘呼吸頻率控制在12次以上、16次以下,潮氣量則為4 ml/kg以上、6 ml/kg以下,之后再對患者作以純氧吸入處理及麻醉維持處理(2%安氟醚)。
1.3 觀察指標
麻醉醫生對患者手術麻醉全過程(術前與拔管2分鐘前)中的脈搏氧、潮氣量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測與數據記錄,術畢了解患者手術成功率與麻醉并發癥率(嘔吐、氣管痙攣、麻醉過深等)。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5軟件統計學分析數據,計量資料(x±s)表示、t檢驗,P<0.05為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06例患者手術全部成功,成功率為100.00%,患側肺大皰未發生破裂情況,術畢僅有1例(0.49%)患者發生氣管痙攣的麻醉并發癥,后續經過針對性干預,該例患者轉歸結果良好;對比患者治療期間的各項麻醉數據,存在著較大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參見表1。
分析當前肺大皰自發性氣胸疾病手術治療的麻醉方式,可知主要包括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總結臨床多年來手術麻醉治療該疾病的具體情況,以及現階段研究人員對肺大皰自發性氣胸手術麻醉效果所作的多方面研究,可以了解到肺大皰自發性氣胸疾病經手術聯合氣管插管全麻方式治療后,患者疾病治療療效非常好,與常規應用的手術聯合局麻治療方案的應用效果進行比較,發現本文所研究的全身麻醉方式配合手術治療患者疾病后,患者在術中通氣、氧合指標等方面的數據結果理想,提示肺大皰自發性氣胸術式+全身麻醉手術治療方案臨床治療疾病的效果好,值得在后續的患者疾病治療中多進行應用與推廣[3]。肺大皰疾病患者在患病后,容易在用力屏氣、打噴嚏、咳嗽等情況下,發生肺內壓力的升高、肺大皰破裂情況,如果手術治療過程中采用局麻方式給予患者麻醉處理,易導致麻醉通氣不當情況,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患者于術中出現單側或雙側肺大皰破裂、心臟驟停等情況,所以可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行手術療法治療疾病,該種麻醉方法具體應用期間,需要對患者進行快速麻醉誘導,而后在患者意識尚存之時指導其通過自主呼吸+吸氧方式保持機體通氣的正常,待患者進入麻醉狀態下,可利用氣管插管輔助患者繼續進行正常呼吸,此時患者接受的肌松藥可以幫助患者肌肉盡快呈現出松弛狀態,并將血氧飽和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以免出現通氣異常情況下的肺大皰破裂情況,同時手術期間對患者進行雙腔導管插入處理后,可讓患者健康側肺部能夠正常通氣,而患側導管處于開放的狀態下,以此便于醫生將患者病灶區域的痰液完整吸出,從而可防止出現患側肺大皰破裂后流入健康側肺部的情況,所以全身麻醉之下的肺大皰自發性氣胸手術治療疾病的效果確切,預防肺大皰破裂的效果好[4]。本文研究中的206例肺大皰自發性氣胸患者均采用手術+全身麻醉方案治療,獲得了非常好的治療結果,分析各項數據結果存在統計學意義的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肺大皰自發性氣胸手術治療患者疾病時,要求醫生選用全身麻醉方式來對患者進行手術麻醉處理,促使患者成功率大大提高,降低肺大皰破裂風險。
參考文獻
[1] 李 慧.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對老年自發性氣胸患者胸腔鏡手術術中應激反應的影響[J].醫藥論壇雜志,2019,40(03):108-110.
[2] 鐘 標,李勇生,等.單孔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治療老年自發性氣胸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3):19-21.
[3] 宋 飛.研究肺大皰自發性氣胸患者手術麻醉處理[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86):16848-16849.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