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新 蘇東安 萬洋洋 年國策

【摘要】目的 探討腦梗塞患者早期康復治療的實施及效果。方法 將我院2016年6月-2019年4月腦梗塞患者100例,隨機分組,對照組就診患者采取常規療法治療,觀察組對本次就診患者采取常規療法+早期康復治療。比較肢體功能、語言表達和日常自理改善時間;治療前后患者語言功能量表評分、肢體FMA量表分值、生活自理BI指數;肩手綜合征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肢體功能、語言表達和日常自理改善時間、語言功能量表評分、肢體FMA量表分值、生活自理BI指數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肩手綜合征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常規療法+早期康復治療腦梗塞效果良好,對本病治療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腦梗塞患者;早期康復治療;實施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1..02
急性腦梗塞是一種常見的臨床腦血管疾病,常見于動脈粥樣硬化或血液粘稠的中老年人。患病后,肢體功能障礙程度不同,步態異常明顯,影響行走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且出現不同程度語言功能障礙,影響自理能力[1]。本研究分析了腦梗塞患者早期康復治療的實施及效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2016年6月~2019年4月腦梗塞患者100例,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男女分別31例和19例,61~78(65.28±2.67)歲。腦梗塞患病時間2~21 h,平均(12.25±0.86)h。觀察組男女分別32例和18例,61~78(65.28±2.67)歲。腦梗塞患病時間2~21 h,平均(12.68±0.82)h。對照組、觀察組資料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就診患者采取常規療法治療,常規進行神經營養藥物、抗血小板凝集等治療。
觀察組對本次就診腦梗塞病患采取常規療法+早期康復治療。①心理康復:科學評估腦梗塞病患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康復治療。根據腦梗塞病患的受教育程度,采用適當的語言解釋康復訓練的重要性,以更好提高腦梗塞病患的認知和配合度。在通常的治療過程中,鼓勵和安慰腦梗塞病患,列舉成功的治療病例,增強腦梗塞病患對康復的信心,減輕負面情緒,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接受治療。第二,身體康復:根據腦梗塞病患的實際情況,制定分階段的培訓計劃。 先從近端關節到遠端關節訓練,逐漸增加活動和活動時間。從床上訓練到坐位平衡訓練、站立訓練、步行訓練,訓練過程護理人員或其家人應對患者采取保護措施。第三,語言康復指導:專業語言治療師評估腦梗塞病患的語言功能,從簡單字詞逐步過渡到語言交流,鼓勵家庭成員與腦梗塞病患溝通,還可借助音樂和電視節目等方式改善語言功能,及時肯定腦梗塞病患的進步,提高腦梗塞病患的積極性。第四,鍛煉腦梗塞病患的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服,刷牙,上廁所、獨立進食等訓練。
1.3 指標
比較肢體功能、語言表達和日常自理改善時間;治療前后患者語言功能量表評分、肢體FMA量表分值、生活自理BI指數;肩手綜合征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SPSS 24.0軟件處理,數據進行t和x2檢驗,P<0.05說明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語言功能量表評分、肢體FMA量表分值、生活自理BI指數
治療前對照組、觀察組語言功能量表評分、肢體FMA量表分值、生活自理BI指數比較,P>0.05;治療后觀察組語言功能量表評分、肢體FMA量表分值、生活自理BI指數改善程度大于對照組相應指標改善幅度,P<0.05。如表1.
2.2 肢體功能、語言表達和日常自理改善時間
觀察組肢體功能、語言表達和日常自理改善時間優于對照組相應的指標,P<0.05,觀察組肢體功能、語言表達和日常自理改善時間分別是13.18±1.66天、14.13±2.64天、18.13±2.62天,而對照組肢體功能、語言表達和日常自理改善時間分別是15.28±1.79天、17.12±2.79天、23.13±2.90天。
2.4 肩手綜合征發生率
觀察組肩手綜合征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其中,對照組7例出現肩手綜合征。觀察組有1例肩手綜合征。
3 討 論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近年來,腦梗塞發病率增加且更年輕,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滿意的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早日回歸社會[2]。早期康復治療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患者的神經功能受損后部分神經功能在早期有可逆性。早期康復鍛煉通過心理康復、語言康復,身體康復等方面進行治療和指導,盡量減少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依從性,促使患者更好改善語言功能、心理功能和肢體功能,減少了后遺癥的發生,降低致殘率,促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減少肩手綜合征的發生,可減輕患者和家庭的負擔[3]。
本研究中,對照組腦梗塞患者采取常規療法治療,觀察組腦梗塞患者采取常規療法+早期康復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肢體功能、語言表達和日常自理改善時間、語言功能量表評分、肢體FMA量表分值、生活自理BI指數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肩手綜合征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常規療法+早期康復治療腦梗塞效果良好,對本病治療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高 蘭.腦梗塞患者早期康復治療對腦血流量影響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08):25.
[2] 彭冠銘.早期中醫綜合康復療法在腦梗塞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98):41-42.
[3] 邢宏大.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梗塞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8,9(03):15-16.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