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慶梅

【摘要】目的 分析在出血性腦卒中伴有癲癇癥狀的護理對策,并探討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間我院收治的64例出血性腦卒中伴有癲癇患者進行研究,以隨機數表法分為常規組(n=32)和研究組(n=32),對所有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對所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優,研究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水平及運功水平與常規組相比明顯發生改善,P<0.05。結論 出血性腦卒中伴有癲癇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效果優良。
【關鍵詞】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綜合性護理干預;對策及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1..02
腦卒中,也將其稱之為腦中風,這是由于腦部出現血液循環障礙,致使局部神經錯亂進而形成的一種疾病。臨床發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水平帶來嚴重的影響。腦卒中發病時常以癲癇癥狀為主,極易導致腦梗死等其它并發癥發生。基于此,采用全方位及綜合性強的護理措施,是當前治療腦卒中的主要手段。我院對32例腦卒中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并將治療效果與常規組進行比較,現將整個護理過程作一詳細回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間我院收治的64例出血性腦卒中伴有癲癇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全面診斷符合國際腦卒中學會制定的相關標準確診;患者知情并同意治療;主動參加護理研究。排除標準:具備嚴重并發癥;伴有神障礙;語言障礙及行為障礙。以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常規組(n=32)和研究組(n=32),常規組男女比為19:13;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56.4±7.6)歲研究組男女比為17:15;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56.5±7.6)歲。對常規組與研究組患者一般基線資料實施獨立樣本檢測對比,P>0.05,可進行比對。
1.2 方法
對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包括①日常病房檢查:對患者的發病緣由要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觀察發病的次數及每次發病的時間。②體表檢測:要時刻觀察其瞳孔反應、大腦及肢體意識的變化情況,借助患者的識別力、記憶力及表達力等對其進行評估;③預防窒息護理:注意患者的呼吸道系統是否正常運行,要將牙簽等物品放置于患者口腔,以免傷害舌頭[1]。④癲癇發作處理:要協同治療,需兩名護理者對其注射抗癲癇藥物,且對患者的心率及血壓實施動態監控。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①觀察病情。時刻關注患者不同階段的不同病癥,并給予癲癇防治護理,一旦發生不良情況,需及時反饋給主治醫生進行有效處理,若患者癲癇癥狀過于嚴重時,需提前制定好急救措施,防止由于治療延誤致使病情進一步發展,且降低腦損害的可能性[2]。②控制病情惡化。護理者需在患者發病時,予以其口腔纏有無菌紗布的板塊,避免咬傷舌頭,若是發生抽搐等癥狀,護理者嚴禁向其灌注藥物和水,嚴禁按壓,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患者發生誤吸和嗆咳等現象。③體表干預。護理者要重視基礎護理,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如電解質、血糖及血壓。監測是否在正常范圍內,每半小時進行一次,并詳細記錄。④藥物干預。護理者需強調患者遵醫囑用藥,按時按點用藥,不定期復查,切不可隨意更換藥物亦或是偷藏藥物。 ⑤健康宣導。在患者就診后,護理者需向患者講述癲癇發病時的癥狀,且告知發作后不良反應,教授其癲癇發作后的保護方法,從而保證患者正常生活。⑥心理干預。限于患者對癲癇的相關知識不夠熟悉,很大程度上會讓其產生諸多不良情緒,如焦躁、緊張、煩悶及恐懼等。此時護理者應積極開展疾病的相關知識宣講,讓患者充分掌握出血性腦卒中及癲癇的發病癥狀和治療方式,以此緩解其消極情緒,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3]。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采取我院自己制作的問卷對所有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
②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運動水平及生活水平。采用評分量表制,對患者的運動水平及生活水平進行評估,總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說明其生活和運動水平越高[4]。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護理滿意度與運功水平及生活水平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進行檢驗。治療效果用率表示,以x?進行檢驗,P<0.05表示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后,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具有統計學差異,可進行比較(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水平及運動水平
結果表明,未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前,患者的生活水平及運動水平無發生明顯改善;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取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生活水平及運動水平與常規組相比明顯發生改善(P<0.05),見表2
3 討 論
腦卒中是當前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并發癲癇、繼發腦出血、腦梗死及電解質錯亂是腦卒中的主要臨床表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安全意識和防患意識逐漸增強,但是飲食結構及運動結構問題也是越來越突出[5]。腦卒中發病歷程長,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長時間的癲癇狀態很容易致使患者許多并發癥發生,從而導致死亡率及致殘率逐漸升高,當前出血性腦卒中已經被列為威脅人類身體健康的常見疾病。基于此,預防和控制腦中卒繼發癲癇是具有深遠意義的。腦中卒早期癥狀是顱內發生出血,致使腦組織很長一段時間停留在缺血和缺氧的環境中,從而導致一部分腦組織發生水腫,進而使得腦組織完全壞死。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總有效率及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水平及運動水平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優,證實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效果優良。當前臨床治療腦中卒繼發癲癇常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該方式可以緩解輕微癲癇患者,但是對于病情嚴重患者,卻無法有效控制,而綜合性護理干預是一種全方位的護理模式,是基于常規護理模式基礎上的創新和發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癲癇發病癥狀,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率,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是一種值得臨床借鑒的護理模式[6]。
綜上所述,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水平及運動水平,干預后,護理滿意度顯著提升,臨床運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許文娟.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的護理經驗總結[J].當代臨床醫刊,2019,32(01):96+77.
[2] 翟盼盼.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的護理對策及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67):140-141.
[3] 候香梅.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的臨床護理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53):86-87.
[4] 王先琴.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的護理對策及效果觀察[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08):97+99.
[5] 褚海平,田 華.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的護理對策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4):182-183.
[6] 文德容,黃志玉.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的護理對策及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3):49+5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