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新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1-184-01
摘 要 回看我國的地勘單位,不少仍然延續人事管理,并未真正實現人力資源管理。以我單位為例,目前我單位為地勘行業事業單位模式,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32.8%,管理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17.7%,工勤技能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49.5%。不難發現管理人員與工勤人員比例明顯過高,而真正為單位創造直接經濟效益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偏低。這樣人員結構層次,讓人力資源的再配置和開發顯得更為必要與迫切。本文主要從地勘單位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必要性出發,根據當前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轉型存在的問題,進行地勘單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轉型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地勘單位 人事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轉型
地勘單位是我國事業單位的重要構成,受到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當前很多地勘單位仍然延續著人事管理的方法。殊不知,這種人事管理已經被時代所淘汰,根本不能有效提高地勘單位工作效率。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固然有其優勢,但是對于地勘單位來說,如何實現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轉型卻是一個重要問題。
一、人力資源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區別
(一)管理目標不同
與人力資源管理相比,人事管理的目標單一化特點較為明顯。體現在,人事管理重點在于部門的工作績效,而衡量個人的工作成果也是依靠部門的工作績效。這樣一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都較為低下。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較為豐富,不僅關注本部門的工作績效,還包含人力資源管理對于組織目標實現的作用程度。
(二)管理機制不同
人事部門只要做好人事管理工作就好,主要針對的是領導基層。但是人力資源管理涵蓋了每一個公司人,不僅包含領導,耿包含基層職工,更加具有廣泛性。人力資源管理的范圍比人事管理廣泛,同時帶給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尊重感。
(三)管理觀念不同
人事資源管理將人看成是一種工具,并沒有很好地尊重人的主觀能動性,而是將人單純地放在被管理者的位置。而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其充分看重人的資源性,認為人在企業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企業能夠贏得市場的重要武器。
二、地勘單位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問題
(一)人力資源管理缺乏科學性
地勘單位現階段的人力資源管理過分注重形式的東西,比如工齡、學歷以及職稱等。而對于人才最重要的能力問題卻缺乏考核,使得員工的學習意識薄弱。作為事業單位,地勘單位工作性質穩定性較強,但是人力資源管理需要讓員工有危機感,從而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而不是停滯不前。同時,在引進人才時只注意數量,而忽視了人才的質量。
(二)受傳統人事管理理念的影響較大
地勘單位的人事管理較為模式化,缺乏人員流動的自由性。在考核中,不難發現很多在職人員對于單位發展沒有實質性作用,但是出于編制的考慮又不能裁減這部分人,所以整個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缺乏活力,使人才配比結構嚴重不合理。
(三)缺乏優秀儲備人才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年輕人才不愿意到地勘單位工作。地勘單位意識到這一問題,也積極采取措施挽留人才,但是這些措施很多是徒勞的。例如,單純提高物質待遇。過分強調物質化很難長期留住人才,不是一條人才儲備的合適道路。
三、如何促進地勘單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轉型的策略探討
(一)完善職工在教育制度
地勘單位要幫助員工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幫助員工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在日常工作中貫穿相關的培訓課程,使得員工能夠接觸到新知識和新理念。同時,借助信息技術的發展,引進相關網絡課程,例如微課、慕課,讓員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自我學習。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最終實現個人的不斷發展。
(二)改革薪酬分配制度
地勘單位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機制,針對員工的在職情況和貢獻情況,實現薪酬的合理分配。過去,分配常常與工齡或者職務的高低掛鉤,而基于新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薪酬分配必須與績效掛鉤,讓有所付出的員工有所收獲,提高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在競選干部時,一定要秉持著公正、公平和公開原則,讓真正有能力的人去合適的崗位。
(三)建立健全招聘制度
打破“鐵飯碗”的傳統,讓大家感受到激烈的競爭氛圍。在具體招聘環節,要明確招聘原則,堅決杜絕任人唯親。打造多元化的招聘途徑,拓寬招聘渠道。
四、結語
地勘單位作為事業單位來說,受傳統人事管理理念影響較大。在新時代背景下,其從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過渡較慢,在轉型過程中也暴露出不少的問題。基于此,相關人員要實事求是,從問題出發,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仲理峰,時勘.勝任特征研究的新進展[J].南開管理評論,2009,6(2):4-7?
[2]李超平.企業高層管理者勝任特征評價研究[J].心理學報,2010,34(3):306-311.
[3]陳建立.地勘單位如何完成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轉型[J].甘肅科技,2010(19).?
[4]方秀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途徑[J].人才資源開發,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