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

【摘要】目的 分析優質護理的內容,確定其在心血管內科患者護理方面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月心血管收治的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然后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使用不同的護理方法,分析兩組護理的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SAS和SDS評分下降幅度、依從性明顯超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經過應用優質護理,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負性情緒,使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提升。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優質護理;負性情緒;治療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02
心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長的治療周期,不僅會耗費大量的治療資金,也會使患者產生焦慮等心理問題,影響到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因此在治療當中,不僅需要優質的治療方案,還需要優質的護理方式,使患者的負性情緒得到改善,積極接受治療,現進行分析優質護理方式,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月心血管內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然后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研究組當中100例患者,男52例,女48例;年齡52~83歲,平均(65.3±2.9)歲;對照組當中100例患者,男56例,女44例;年齡51~85歲,平均(66.2±2.7)歲;兩組患者在基本情況上沒有較大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傳統護理方法,其護理工作為進行檢查患者的身體狀況,指導患者按時服藥,觀察患者病情等。而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其護理工作為:(1)心理引導。許多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護士需要做好相關的心理引導。(2)分享成功經驗。護士可以安排治療狀況良好的患者向其他患者講述自身治療的感受,起到激勵的作用。(3)鼓勵家屬的陪伴。護士可以鼓勵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使患者得到家庭的關懷。(4)飲食和運動指導。護士可以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并且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提高自身的身體抵抗力。
1.3 觀察指標
(1)患者的負性情緒主要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定。SAS的分數大于50分則說明患者存在焦慮的狀況,SDS的分數大于53分則說明患者存在抑郁的狀況。(2)治療依從性主要通過自制依從性評估表進行評定,可以分成依從、較依從和不依從。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 l9.0進行計算數據,經過分析之后得到的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進行展示,然后使用t開展針對性檢驗,確定P<0.05之后,則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負性情緒對比
經過統計發現,研究組患者SAS和SDS評分下降幅度顯著超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依從性對比
在進行護理干預之后,研究組的依從性明顯超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100例,依從43(43.00)例,較依從41(41.00)例,不依從16(16.00)例,依從度84(84.00)%。
研究組100例,依從55(55.00)例,較依從44(44.00)例,不依從1(1.00)例,依從度99(99.00)%。
3 討 論
心血管疾病具有較長的治療時間,而且在治療期間容易因為許多因素出現安全問題,因此進行早期防控護理具有重要的重要[1]。而通過優質護理則可以為患者提供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1)許多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因此護士需要加強和患者的溝通,做好針對性的引導。(2)護士可以告知患者一些治療成功的案例,引導患者積極接受治療。(3)護士可以鼓勵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4)護士叮囑患者按時進食、多食用容易消化或者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5)在患者出院之后,需要定期進行回訪,叮囑患者按時服藥,及時解答患者的疑惑,并且需要囑咐其按時到醫院進行復診。
在本次研究當中,實施干預之后,研究組患者SAS和SDS評分下降幅度,依從性明顯超過對照組,因此可以看到優質護理可以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徐 春,劉 丹,王 莉.優質護理在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4):50-5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