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艷
【摘要】目的 探究風險管理在心血管疾病護理管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8年6月至今在本院登記入院治療心血管疾病患者74例,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37例)和參照組(37例),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結合風險管理進行干預,參照組選擇常規護理方案進行干預,然后根據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并發癥發生率及臨床護理滿意度結果比較。結果 研究組療效有94.6%較參照組的70.2%療效更高,兩組結果存在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發生并發癥的概率為5.4%比參照組患27%明顯低,數據存在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滿意度顯著優于參照組,數據存在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上值得應用風險管理在心血管疾病護理管理管理中,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顯著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在臨床上具備大力推廣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風險管理;心血管疾病;護理管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1..02
根據臨床數據顯示,我國近幾年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發病率呈現出急劇增長的趨勢,該類疾病的高發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屬于臨床高風險內科疾病之一,臨床通暢采取藥物治療進行干預,但是為了提升治療效果,降低臨床用藥不良反應及降低疾病并發癥的發生,達到有效控制護理風險的發生幾率[1]。對此,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選擇一項療效高并發癥少的護理管理方式,以確保生活質量不受影響,本文探究風險管理在心血管疾病護理管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6月至今在本院登記入院治療心血管疾病患者74例,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37例)和參照組(37例),其中,研究組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5±2.5)歲,臨床疾病類型:高血壓10例,心絞痛10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冠心病10例;參照組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齡43~72歲,平均(57.5±2.3)歲,高血壓11例,心絞痛9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冠心病8例。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檢查以確診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疾病癥狀等基本病例信息結果比較均不存在明顯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選擇常規護理方案進行干預,即主要內容包括入院辦理、病房管理以及常規藥物治療干預。入院辦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入院手續的辦理,縮短其辦理住院手續消耗的時間;病房管理主要是注重對病房區進行嚴格的消毒,調節病房溫度和濕度在適宜范圍內,保持病房空氣流通,干凈整潔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同時每天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檢測,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及機體情況指導臨床用藥。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結合風險管理進行干預。風險管理首先要建立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護士作為組員,對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等疾病信息建立個人檔案管理庫。通過職業素養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工作使命感,強化其臨床服務意識,提升護理安全性和有效性[2]。
1.3 評價指標
通過回歸分析法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即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臨床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等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采取風險管理干預后,其臨床效果表現為顯效22例,有效13例,無效2例,護理總有效率為94.6%;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進行干預,其臨床效果表現為顯效14例,有效10例,無效11例,護理總有效率為70.2%;結果表明研究組臨床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參照組,且兩組結果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后其并發癥發生率結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臨床并發癥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4%;參照組患者臨床并發癥10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7%;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較參照組低的多,且兩組數據結果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結果比較
研究組滿意35例,滿意度94.6%;參照組滿意26例,滿意度70.2%;研究組結果明顯優于參照組,且兩組結果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 結 語
隨著臨床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病率的不斷增加,人們對臨床治療與護理要求的提高,如何做好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成為我國當前醫療機構的重點關注方向。不合理的護理方案、患者以及相關醫護人員都是可能帶來護理風險的影響因素,為了降低風險發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3]。經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在臨床護理效果、滿意度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等結果比較均明顯優于參照組,在臨床上值得應用風險管理在心血管疾病護理管理管理中,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顯著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在臨床上具備大力推廣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 艷.風險管理在心血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2(09):148-149.
[2] 羅永彬.淺談風險管理在心血管護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2(11):193-194.
[3] 曾柏華.風險管理在心血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6,15(07):239-240.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