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 呂艷 馮帥 孫柳柳 丁乙倩 孫雪



【摘要】目的 了解心內科新入職的規培護士培訓效果,提高專科理論知識培訓質量,提升低年資護士工作能力,更好服務于臨床護理工作。方法 選取2017~2018年間心內科輪轉規培護士17人作為研究對象(我院規培護士為新進院2年內護士),我科依據醫院培訓大綱,有計劃、有目的針對新入科規范化培訓護士進行專科理論及操作考核培訓,提高工作質量及能力,勝任工作。結果 實施規范化培訓以來理論成績均值逐步提高,所有理論成績為閉卷測試(紙質/APP),專科護理技能操作因流程每年度的細化擴充,考核模式等的改變,考核成績為專科技能操作分值及臨床實鏡操作分值總和的均分值。結論 三級規范化培訓措施使新護士心血管專業知識及專科護理技能得到提升,提高專科護理質量,提升護理服務滿意度,有利于科室整體培訓效果的提升更好的服務患者。
【關鍵詞】規范化培訓;心血管科;護士;效果培訓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1..02
護士規范化培訓是指在完成醫學院校基礎教育后,接受規范的護理專業化培訓。對于剛進入工作崗位的新護士來說,如何能夠盡快的適應環境的轉變更好的勝任新的工作很重要,對于新入科護士的培養也是護理人才梯隊培養的重要組成之一,我們醫院根據衛生廳的培訓規劃制定符合本醫院的護理隊伍培訓計劃,我們心內科依照醫院護理培訓計劃,制定本科室的新入科護士培訓具體方法,分層次,多方位,專科化,注重高層次護理人才的基礎培養,是護士充分規劃自己的護理生涯,發揮工作最大潛能,完善護理培訓體制,促進護理事業更上一步臺階[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科2017~2018年17名心內科輪轉護士,將每月參加科室組織的規范化理論考試均分值及專科操作考核均分值、患者滿意度進行比較,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1.2 方法
1.2.1 培訓方式
我院培訓方式為崗前培訓聯合各培訓質控小組完成,包括理論及臨床技術操作,發放新入職培訓手冊即規培手冊,引進手機APP護理助手系統,新入職無能級手冊。我科在醫院培訓基礎上設計心內科新護士手冊,人手一冊,建立檔案盒,相關信息錄入電腦,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持續跟蹤改進培訓效果,定期科室召開培訓討論會議,改進培訓措施及方法,不斷提升科室培訓效果,新入科后脫產學習專科理論及專業技術2周,依據個人能力逐步劃分能級,量化指標,參與績效分配,引進競爭機制,依據能力管理患者,能力優秀進入質控組,擔任重要角色,獎金系數有傾斜,建立淘汰機制[2]。科室執行導師制,一對一指導,導師由責任組長及高能級護士負責[3]。
1.2.2 培訓內容
我科建立微信及QQ培訓群,群內發布科內專業理論知識課件、文檔,操作流程,制度、常規、預案、相關專業及醫院培訓新知識,我科有新入職理論試題海量題庫,每月規培人員一次閉卷考試,每3月一份護理查房,每月科室兩次護理業務學習包括理論及人文等知識,同時閉卷考核。新入職必考,納入績效。每天不定時護士長及導師提問 ,每周護士長晨會大提問,檢查業務學習筆記,日記,隨手記手冊、規培手冊。如效果不滿意進行二次培訓考核,直至合格。每月大科及護理部進病房查閱資料,檢驗培訓效果,收集資料。培訓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護理部規定該階段為六個月,我科室培訓分為兩組,一組為院內輪轉超過1個科室的新入職護士,另一組為無工作經驗的新護士,有輪轉經驗的護士培訓縮短為3個月科內培訓,導師全程指導,培訓內容重點專科知識及專科技能操作,無工作經驗新護士前三個月為相關規章制度,預案、流程、崗位職責、基礎疾病護理、院感控制的培訓。完成量化指標、推薦書目、必看電影,后三個月為專科知識及重點技能的培訓。兩組培訓均需通過考核合格方可進入下一階段培訓。該階段不獨立值班,排除特殊情況如:帶教下值夜班、能力突出者等。
第二階段:該階段7~12個月,新護士可在老師指導下獨立護理患者4~8人,進階N1能級后參與科內業務學習講課,讀書報告,護理查房,基本掌握專科理論及技能,訓練常見病、危重患者的病情評估。
第三階段:此階段13~24個月,要求熟練掌握各項急救技能,專科護理操作,掌握專科儀器的使用及護理,熟練運用護理程序評估病情,分析護理問題,采取適宜的護理措施。該階段完成后可提出進階申請。
1.2.3 培訓時間
根據學歷不同,執行本專科分層、分階段培訓,制定不同培訓計劃[4]。我院規培護士輪轉期限為6個月,培訓共2年完成,培訓計劃制定由科內考核培訓小組負責。
1.2.4 培訓目標
新入職護士掌握一定的心血管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導師指導一年內能通過獨立值班考核,獨立值班,熟練掌握并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掌握危重患者的急救,主動學習本專業國內外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積極參加院外教育培訓,提升個人學歷。指導護理員及實習護士工作,運用PDCA方法持續改進工作,及時完成量化指標及手冊,科室、大科及護理部簽字通過。
1.2.5 評價與考核
評價依據我院規培手冊及心內科新入護士手冊標準,標準為:①護理部規培結業考核。②護理助手電子信息化培訓均分≥85分,科室考核理論平均成績≥80分,操作技術≥80分,選取我科2年專科理論閉卷考核成績、專科操作技能、患者滿意度作為比較項目(患者滿意度依據第三方調查)。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 果
2.1 專科理論考核在規范化培訓實施中的均分比較。
經過規范化后理論考核成績均值逐年提高,護士整體專科疾病知識得到提高,有利于患者滿意度提升。P<0.05,P=0.017)見下表1。
經檢驗,從上表可知,2017年與2018年理論成績比較,差異顯著,P=0.017<0.05,均值中可看出,2018年成績優于2017年。
2.2 專科規范化培訓在專科操作技能中均分值比較,見表2
經獨立樣本t檢驗,從上表可知,2017年與2018年成績比較,差異顯著,P=0.023<0.05,從平均值中可看出,2018年成績優于2017年。
2.3 2017/18年患者滿意度得分均值比較 見表3
經獨立樣本t檢驗,從上表可知,2017年與2018年滿意度均分比較,差異顯著,P=0.000<0.05,從平均值中可看出,2018年滿意度優于2017年。
2018年江蘇省衛健委三級醫院第三方滿意度調查全省36名(共153所醫院),滿意度96.76%,2017年位列62名,2015-2018年連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2018年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2017年度。
3 討 論
(1)通過培訓使新入科護士理論及專科技能成績得到不同幅度的提高,加強了護理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培訓,使得新入科護士盡快適應新的科室環境,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新護士能夠更好的服務于臨床,提高護士綜合素質,提高專科護理水平。
(2)護理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注重人性化護理理念,增加護士主動服務意識,讓患者感到溫暖,內心愉悅舒適,增強信任感,優化護患關系,使得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逐年提高。
(3)培訓是一種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可以提升人員的知識能力。合理且符合科室情況,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不同學歷護理人員的具體培訓方案,有利于提升護理隊伍的整體綜合素質,明確培訓的具體目標、具體內容、具體實施方法細則、辦法、考核標準是至關重要的條件,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護理人員本身基礎能力的參差不齊,為了提高培訓效果,尋找更合理的培訓方法仍然是護理學的需求[5]。對于迅猛發展的現代化技術反面,應加強電子化、信息化培訓系統的應用,發現新的考核培訓方式,省時省力,建立多渠道考核培訓方式,靈活培訓,優化培訓方式及內容,達到滿意效果,另外外語培訓也必不可少,力爭培養外語護士,促進醫院及科室涉外護理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振青,李 蕊,張洪君.臨床護理技術操作難度和風險評估結果及其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9):964 966,967.
[2] 陳菊娣,黃利華,居朝霞.專科醫院護理績效考核模式探索[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24):2239-2242.
[3] 崔玉賢,張海燕.新畢業護士規范化培訓中技能培訓方法與效果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0,24(3B):744-745.
[4] 李新萍.不同學歷層次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法探[J].醫學文選2005,24(12):1020-1021.
[5] 于衛華,宋江艷,何小蘭,等.我國臨床護理人員分層培訓研究現狀[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57-59.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