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瑩
【摘要】房性心動過速(atrial tachycardia)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而妊娠合并房性心動過速則為少見。目前研究表明,持續性快速心律能夠導致機體血流動力學的不穩定以及心臟耗氧量的增加,進而引發心悸、心前區不適等臨床癥狀,嚴重時甚至發生心源性休克[1-3]。而孕婦受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孕婦發生房性心動過速時多呈持續性發作,臨床表現為胸痛、暈厥、胸悶、心悸,進一步會導致母體及胎兒缺血缺氧產生嚴重后果,因此必須盡早給予正確處理,轉復為竇性心律。現對我院一例多學科聯合治療妊娠合并房性心動過速患者的護理進行總結如下。
【關鍵詞】妊娠;心律失常;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4..02
1 病例簡介
患者,女性,26歲,孕1產0,孕21+周,于2018年12月11日“間斷心慌1年余”入院。查體:P220次/分鐘,BP:115/77 mmHg,入院后經心電圖檢查提示為“房性心動過速”,入院后予以三磷酸腺苷、鹽酸維拉怕米、拉貝洛爾等藥物治療,均無法降低心律。患者近一周多無休止發作,加上腹部膨隆、心臟負荷極大,情況及其危急,于12月12日行射頻消融術,術中采用三維標測尋找病灶點,發現患者最早激動點位于右心耳心尖部,然而心尖部是心臟最為薄弱的地方,也是消融最危險的地方,在靶點及附近消融10秒后,考慮右心耳破裂風險高,與家屬溝通,繼續消融可能導致心包填塞風險,患者家屬表示理解病情,同意終止手術。12月13日上午心內科聯系婦產科、心胸外科、麻醉科、超聲影像科、心功能室行全院大會診,確定最終治療方案。于12月13日晚23點聯合多科室再次行“胸腔鏡下右心耳切除術”,術中艱難的在腔鏡直視下找到了病灶解剖位置,但是病人心臟由于嚴重右心衰,脹的像皮球,手術視野受限,根本無法操作,在緊急情況下,多學科商議采取“放血療法”,從患者外周抽取1000ml血后,患者心臟腫脹減消,成功進行了手術,并通過自體血回輸技術,將血液回輸患者身上,患者心率下降至130~150次/分鐘。術后胎兒三維彩超提示胎兒生長發育正常,12月25日患者康復出院。1月后隨訪患者及胎兒發育正常。
2 護 理
2.1 心理護理
本例患者已妊娠21周,近一周多無休止的發作房性心動過速,令病人和家屬感到焦慮,在當地就診后無法得到緩解,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及家屬容易出現煩躁、焦慮、恐懼、沮喪等情緒,尤其是首次手術失敗后,患者幾乎處于崩潰邊緣,因此我們醫護人員必須加強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通過傾聽患者合理要求,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的擔憂,及時給與回復與幫助,并指導患者保持穩定的情緒,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積極尋求多學科協作,告知患者治療方案和疾病相關知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還可以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查看之前成功案例,消除害怕心理,積極配合治療。另外護理人員還可以通過檢查、量表評分等措施,對產婦潛在心理問題進行分析與總結,以找到相應的輔導[4],幫助其平復心情,積極治療。
2.2 術前護理
該患者為孕婦,提前告知患者手術方法,全程手術在零射線條件下進行,無需擔心射線對胎兒影響。術前進行三維彩超檢查,并請心胸外科、婦產科、麻醉科、超聲影像科、心功能室等多學科醫務人員進行疑難病例討論,分析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并發癥,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確定最合理的治療方案。手術前提前訓練患者床上大小便,以免術后臥床不適應。
2.3 術中觀察和護理
術中給與氧氣吸入,必要時行球囊輔助通氣,始終維持患者血氧飽和度在90%以上,持續心電監測,有創動脈血壓監測,靜脈通路保持通暢。術中還要求護士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和搶救技能。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尤其注意患者有無低血壓、脈壓差減小、頸靜脈怒張和心率加快等心包填塞癥狀[5],警惕室顫發生,隨時做好搶救準備。
2.4 術后護理
2.4.1 一般護理及體位
術后為防止穿刺部位出血血腫,應給予沙袋壓迫穿刺部位2~3小時,根據患者情況指導活動,該患者為孕婦,無法長時間平臥,可將床頭搖高30度,6小時內保持穿刺側肢體嚴格制動,12小時后可適當床上活動,避免穿刺側肢體大幅度活動、受力,告知患者切勿用力咳嗽,另需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是否良好。由于本例患者為21周孕婦,長時間臥床腰酸癥狀明顯,護士應給與患者腰部墊軟枕,指導家屬雙手按摩患者腰部,10~15 min/次[6]以緩解患者不適。
2.4.2 疼痛護理
良好的心理行為干預也可以提高疼痛閾值起到鎮痛作用[7]。患者為孕婦,而且患者術后還帶入胸腔閉式引流,因此舒適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我們一方面要關注患者穿刺部位滲血血腫情況,防止形成皮下血腫,另一方面要對患者進行疼痛護理,我們根據疼痛評分尺對患者進行評估,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患者開始評分為8分,不能忍受我們予以鎮痛泵給與止痛,48小時后,患者疼痛減輕,評分為5分,我們撤除鎮痛泵,通過體位改變,傾聽輕緩音樂,保持環境安靜,觀看育兒知識書籍等改變注意力的方法減輕疼痛,當胸腔閉式引流拔出后患者舒適程度得到很大改變,疼痛值也下降,評分只有1分,患者可以通過之前的方法很好的進行自我調節,無疼痛評分。
2.4.3 術后監測
術后給與氧氣吸入,心電監測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有無心律失常發生,再次請產科會診,行胎心監測和三維彩超,監測胎兒情況。經常詢問患者有無心慌、胸悶等不適癥狀,警惕觀察術后并發癥發生:(1)穿刺部位有無出血、血腫、防止氣胸發生;(2)是否有心包填塞、心肌穿孔等情況;(3)警惕迷走神經反射發生;(4)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發生。
3 小 結
妊娠期母體及胎兒對氧的需要量增加,快速性心律失常發生時會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血液灌注減少會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發育遲緩,嚴重時會危及母體及胎兒,因此盡早復律顯得尤為重要。①妊娠期孕婦及其家屬對用藥都及其敏感和抗拒,在用藥之前應提前和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解釋藥物的必要性和其使用的安全性,用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不適癥狀和生命體征。②當孕婦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時,其生理和心理上都會出現嚴重的不適,在這種情況下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應當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對其內心的煩惱和恐懼應耐心聆聽,并給與合理的科學化的建議。在進行操作和輔助檢查時,護理人員應該給予合理的解釋,對患者的合理要求予以滿足,消除患者緊張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另外,患者和家屬的醫療專業知識水平得到了提高,其可自行進行護理,對保護孕產婦和胎兒具有積極意義[8]。③延續護理能夠很好的提高出院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該患者患者出院后應加強隨訪工作,建立聯系,及時了解患者及胎兒的動向,為患者的后續生活質量和醫療服務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此外在護理該類患者過程中要求我們護理工作人員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能夠熟練的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理念和信心。
參考文獻
[1] 王艷偉,胡 磊.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治療及進展[J],中國藥業,2014,(10):92-95.
[2] 雷洪波.三磷酸腺苷治療室上速的臨床療效分析[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2,(11):10-12.
[3] 馬長生.室上性心律失常進展[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1,(11):10-12.
[4] 鄭小文.高危妊娠產婦的心理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4):123-124.
[5] 鄭麗如.頻發室性早搏/短陣室行心動過速非接觸三維射頻消融術的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6(3):15-16.
[6] 陸克琴.舒適護理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頻消融術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4,18(7):1388-1389.
[7] 付佳青,李 立,韓立紅,張兆琪.妊娠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的護理配合[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6,26(4):620-622.
[8] 宋 楊.預見性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4,4(21):155-15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