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銀虎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1956年成立的西山礦務局,是山西焦煤集團的核心子公司,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基地,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區、站、網”(黨員責任區、黨員分片聯絡網、思想政治工作站)活動,到九十年代末的“一項制度、三項工程”(責任法人制度、素質工程、陽光工程、溫暖工程)建設,從新世紀“3110”(三級網絡、一助一結對子、十大幫扶救助金)幫扶工作特色品牌,到信訪工作“三個一”(一把手負責、一站式服務、一條龍辦理)模式,從“雙學雙考雙評”,到“黨員紅細胞”工程,改革開放40年來,西山煤電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做法與成功經驗在全煤乃至全國產生廣泛影響。
40年來,西山煤電各級黨組織堅持以黨委中心組學習和黨支部“三會一課”為主陣地,堅定不移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體黨員、教育干部職工,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建企育人。
通過上下同步、資源共享、互動交流學習,提升了各級領導班子的理論素養及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黨員和群眾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把對科學理論的樸素認同升華為自覺學習踐行的政治熱情,轉化為應對各種困難風險考驗的巨大勇氣,凝結為推進企業穩健發展的強烈共識,形成了企業不同時期正確的發展思路和實施舉措。全體西山人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到黨和國家的發展大局、企業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實踐中,以不斷創新的業績,譜寫西山礦區建設的新篇章。
40年來,面對經濟社會轉型期,煤炭產業發展面臨困境,職工思想活躍、觀念碰撞,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媒介日新月異等現實,西山煤電各級黨組織大力開展形勢任務教育,統一認識,凝聚人心。
針對職工群眾普遍關注的民生實事、安全生產、薪酬分配、勞動就業等問題,企業黨政工團各級組織充分利用班前會、報告會、演講會等形式,向職工把形勢講明、把任務講透、把措施講實,消除思想恐慌,化解猜疑困惑。建立輿情監控和處置機制,突出熱點難點網絡輿情管控,對有代表性的錯誤觀點思潮,旗幟鮮明地予以批駁,及時發出正面強大聲音。堅持以黨的方針政策和具體舉措,用權威、科學信息回應群眾關切,用國家與企業的發展成就鼓舞士氣,用逆勢圖存的工作成效激發斗志,用親身感受的生活變化感染情緒,用小康社會的美好愿景凝聚人心,引導干部職工正確分析判斷企業所面臨的困難、機遇和挑戰,調動起干部職工投身改革發展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40年來,西山煤電黨政始終站在時代高度,立足當前更著眼于未來,深入調研,充分醞釀,把握發展脈搏,發揮發展優勢,創造發展條件,優化發展環境,搶抓發展機遇。
堅持用辯證的、歷史的、唯物的觀點,探尋企業科學發展道路,并在黨的代表大會或黨委全委(擴大)會等黨的重要會議及黨政聯席會、職代會上,形成企業發展的階段性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途徑、策略和方法。從推行承包經營制、公司制改造、股票上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到組建大集團、建設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焦煤企業等許多重大發展思路的形成,從單一依靠煤炭生產規模擴張增效到發展循環經濟,從多點開花到1+3+N產業結構精準布局,方向目標一旦明確,各級班子就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屆接著一屆干,每屆都有新貢獻,同心推動企業穩健發展。
40年來,西山煤電各級黨組織堅持“陣地不能丟”的憂患意識,提高“興利除弊”的媒介素養,強化“能力升級”的創新精神,帶頭抓、直接抓、具體抓輿論引導,在提倡什么、反對什么上旗幟鮮明,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敢于發聲,在思想交鋒中敢于亮劍。
企業自辦的廣電、報社、網站,資源共享、信息互動,以生動活潑的專題專欄,準確解讀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和兩級集團的新思想、新舉措、新要求,保證了水流到頭、宣傳到位。動態宣傳各單位和廣大干部職工落實上級精神、創造性開展工作的新成效、新經驗、新品牌。廣大新聞工作者站位一線,深度采訪,聚焦真善美,宣傳西山人,點贊“煤亮子”。堅持互聯網思維,積極運用“兩微一端”拓展信息發布渠道,打造了網絡宣傳新媒體。
40年來,西山煤電堅持以黨建“三基”統領安全等各項工作,始終把維護職工生命健康、實現安全發展作為各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層層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及事故應急救援機制,構建了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安全生產的工作格局。堅持管理、裝備、培訓并重原則,強化安全宣傳教育,黨員責任區、工會群監網、青年監督崗立體呼應,黨員身邊無事故、包保結對子、愛心懇談會、井口服務站、安全文藝匯演等活動交相輝映。完善自上而下的安全質量業績排名排隊講評機制,強化“一下三抓”“四不兩直”動態督查,使“帶著感情抓安全、轉變作風重實效”成為各級干部的應盡職責,使“上標準崗、干放心活”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持續提高安全執行力,推進了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
40年來,西山煤電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方針,開展星級職代會達標升級評比活動,每年針對企業重大事項及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提交提案達1000多條,推動了決策的科學性。
堅持職代會民主評議干部,每年組織5000多名職工代表評議礦處級干部,擴大了干部選任的民意基礎。建立形成了分層次協商、多形式交流、綜合性談判、職代會通過、履約率考核的集體合同簽訂工作運行模式,切實維護職工的勞動經濟權益。深入開展“中國夢 勞動美”實踐活動,堅持在重點工程、重點領域組織“創高產、創高效、創一流”立功競賽。廣泛開展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五小成果”等創新活動,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堅持“預防為主、調解為主、基層為主”的方針,不斷完善勞動關系預警機制,促進了礦區和諧。
40年來,西山煤電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的建設方針,在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優質煤炭資源的同時,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到了主題新、內容實、載體活。
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倡導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涌現出“礦山鐵人”亢龍田、“老黃牛”傅昌旺、傾情服務礦工的首屆全國道德模范黨素珍等一大批先進典型人物。依托企業文聯體協的15個協會,以民族傳統節日、國家重大節慶和企業大型慶典為契機,策劃組織主題活動,引導職工群眾在參與中展示自我、放飛夢想。經常性開展送文化下基層、到工地、進小區和送圖書、放電影等文化惠民活動,滿足職工群眾多層次、多樣性精神文化需求。干部職工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惡丑,遠離黃賭毒,公道正派、節儉辦事,鄰里守望、志愿服務等新風成為礦區主流。
40年來,西山煤電始終堅持發展依靠職工、發展成果由職工共享的理念,立足企業實際,關注職工期盼,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讓職工群眾充分享受企業發展的成果,實現企業健康發展與職工全面成長協調統一。
持續加大住房建設和改造力度,開展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工程、舊區改造工程、保障房建設工程、環境治理工程,不斷改善職工居住生活條件。針對煤炭長期以來歷史包袱重、單身職工多、困難職工基數大的實際情況,企業黨政作出“決不讓一名職工看不起病,決不讓一名職工子女上不起學,決不讓一個家庭生活難以為繼”的莊重承諾,探索建立了“3110”幫扶工作機制,實現了幫扶工作全覆蓋、無遺漏、常態化、長效化。針對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的問題,建立了“三個一”信訪工作模式,堅持“領導接待日”制度,面對面接訪答疑、點對點跟蹤落實、實打實排憂解難,引導職工理性表達訴求,為地區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40年來,西山煤電堅持繼承傳統與兼收并蓄相結合,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和煤炭行業特色的企業文化。
提煉形成了“團結、奉獻、求實、進取”的企業精神,“為企業謀長遠,為職工謀福祉”的辦企理念,“以人為本,依法治企”的核心價值觀、“奉獻社會,造福員工”的企業宗旨、“用發展的思路解決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用深化改革的辦法解決企業在改革中遇到的矛盾,用市場經濟的手段解決企業走向市場遇到的問題”的哲學理念,以及“人才立企,誠信固企,科教興企,創新強企”的經營理念、“珍惜生命,珍愛健康”的安全理念、“文明生產,健康生活,綠色空間,協調發展”的環保理念、“誠實守信,合作共贏”的營銷理念等。按照“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要求,深化理念灌輸,規范標識應用,推動企業文化與生產經營管理等工作有機銜接和深度融入,規范領導干部的決策行為、各級干部的管理行為、員工的基本行為。堅持在合作交流、項目建設、資源整合等工作中文化先行,以獨特的企業魅力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40年來,西山煤電各級黨組織堅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兩個責任”,增強“四個意識”,持續加強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
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各級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牢記“五個必須”,嚴防“七個有之”,以鐵的紀律確保政令暢通。扎實開展黨風廉政宣傳教育,營造濃厚的崇廉尚潔氛圍。堅持糾建并舉、堵疏結合,持續修訂完善干部考核管理、經費使用管理、福利待遇發放等規章制度,明確政策規定,規范各項管理。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決查處克扣職工工資、吃拿卡要等職工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嚴肅查處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責任事故中的失職瀆職和瞞報、謊報行為。對工作落實不力、敷衍塞責的堅決深查嚴究,適時公開曝光查處的典型案件,充分發揮了警示和震懾作用,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