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巧,董曉芹,肖月梅
(中日友好醫院,北京 100029)
帶狀皰疹,是一種皮膚上出現成簇水皰,呈帶狀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多見于成年人,好發于春秋季節。在祖國醫學中,因本病皮損狀如蛇行,故稱為“蛇串瘡”;因每多纏腰而發,故又稱“纏腰火丹”。本病總因濕熱火毒蘊蒸肌膚而成。情志內傷憂思惱怒,肝氣郁結,郁久化火,肝火外延,熏蒸肌膚而發,熱毒蘊于血分則發紅斑;濕熱壅阻肌膚則起水皰;濕熱阻滯經絡,不通則痛。老年體弱患者,常因血虛肝旺,濕熱毒盛,氣滯血瘀,而致病后疼痛劇烈且持續時間較長[1]。我科于2017年9月收治了一例肺癌合并帶狀皰疹的老年男性患者,在治療帶狀皰疹的過程中,我們采用了中西醫結合、內外兼治的治療方法,效果顯著,現將其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患者男性,67歲,四個月前診斷為“右肺小細胞癌;縱膈及右肺門多發淋巴結轉移”;后曾進行過兩周期的化療,化療后出現肝功能異常、骨髓抑制;5天前患者無明顯誘因腰部出現成簇水皰,呈游走性刺痛,后逐漸加重,為求進一步治療于9月14日收入我科。患者既往高血壓病史,現口服降壓藥,血壓控制可;吸煙史30年,已戒煙13年;長期飲酒史。入院時查體:右側腰腹部可見成片、成簇水皰,局部發紅,自覺癢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沉。診斷:肺癌;帶狀皰疹。治療上給予抗病毒、營養神經、增強抵抗力、中藥內服調理的方法,同時輔以外治法進行局部皰疹及疼痛的治療。外治法前期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中藥外敷配合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濕敷抗感染。9月22日查體:右側腰部帶狀分布的紅斑基礎上的蔟集水皰多結痂,部分脫落。調整外敷方藥,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主。9月25日查體:腰腹部帶狀皰疹多結痂脫落,癢痛較前明顯緩解,準予出院,出院后繼續進行中藥外敷鞏固療效。9月28日出院回訪:腰腹部帶狀皰疹已全部結痂脫落,癢痛感消失。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床單位平整清潔;穿棉質、寬松、柔軟的衣褲,水皰有滲出時,勤換被褥、衣褲;保持患者雙手清潔,勤剪指甲,以防皰疹不適時抓傷皮膚,引起繼發感染,甚至留下瘢痕;飲食要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少食魚、蝦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濃茶,戒煙、禁酒;鼓勵患者適當運動,每日下午非治療時間下樓活動,增強抵抗力。
采用中藥外敷聯合乳酸依沙吖啶濕敷的方法。將冰片20g、寒水石30g、生石膏30g、青黛10g、紫草20g、細辛3g打末、過篩成細粉,藥粉于中藥袋內放置在陰涼干燥處保存,每日現用現調制。每次取中藥粉15g,香油10ml進行調制,注意中藥粉與香油的比例,要調成糊狀,便于外敷與清洗。將糊狀中藥直接敷于患者皰疹皮損處,注意全部覆蓋皮損處皮膚,敷一薄層。每次外敷四個小時,每日一次。外敷時患者取健側臥位或坐位,避免衣物被褥摩擦患處皮膚。四個小時后用紗布蘸取溫水,輕輕將外敷中藥清洗干凈,動作要輕柔,避免碰破皰皮。清洗完畢繼續給予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浸濕的八層紗布進行濕敷[2],紗布過薄溶液會很快蒸發失去濕敷的效果,濕敷時用塑料薄膜包裹腰腹部便于紗布固定。30分鐘后及時去除薄膜及濕敷紗布,避免時間過久紗布變干附著于患處皮膚不易取下。依沙吖啶濕敷每日三次。每日仔細觀察患者局部皮膚情況,將變化及時告知醫生,便于醫生根據病情調整外敷方藥。患者外敷兩日后,局部水皰明顯收縮,部分皰皮破裂,皰液滲出。9月22日,患者右側腰腹部呈帶狀分布的成蔟水皰多結痂,部分脫落,無局部感染的發生,停止依沙吖啶濕敷,調整外敷方藥,繼續中藥外敷。
患者入院時即采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給予疼痛評估,疼痛評分3分,為輕度疼痛,隨后根據患者疼痛程度決定疼痛評估的頻次。患者入院第二日疼痛評分為4分,達到中度疼痛,給予口服止痛藥,隨后疼痛緩解,疼痛評分降為3分,此后患者疼痛評分始終為輕度疼痛(1—3分之間)。前期中藥外敷的方藥即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后期待患者患處水皰大多結痂部分脫落時,調整中藥外敷方藥,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法,將白芷20g、重樓10g、滑石塊30g、麻黃20g、煅寒水石30g、炙元胡30g、細辛20g、冰片10g打末過篩,外敷方法同前,預防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在院期間,除口服藥物、中藥外敷止痛外,囑家屬多陪伴患者,鼓勵醫護人員、病室病友多與患者聊天,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輕皰疹帶來的疼痛感。患者出院時疼痛評分為1分。出院后回訪時疼痛評分為0分。
患者為腫瘤患者,精神軀體的損傷、治療的不良反應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容易發脾氣,苛求挑剔,以“自我”為中心,隨時隨地要求醫生護士給予關照[3]。帶狀皰疹的疼痛更加加劇了患者的焦慮情緒,甚至讓患者產生了恐懼心理,對治療失去了信心。因此,我們采取了個性化的情志護理,在每一項治療和護理時,特別注意與患者的溝通,向患者仔細解釋帶狀皰疹的發病原因、治療方法及愈后情況等。顧全患者的主觀感受,認真傾聽患者講述自己的經歷及想法。發現患者有不良情緒時,主動關心鼓勵患者,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最終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及對整個治療護理過程的配合。
近年來,多項研究[4,5,6]都肯定了中醫在帶狀皰疹治療與護理過程中的療效。因此在本例患者的治療與護理中,我們除了采取常規的西醫治療帶狀皰疹的方法外,聯合了中藥外敷進行皰疹的皮膚護理和疼痛的管理,通過外治法使藥物通過皮損處皮膚直接滲透吸收,直達病所,發揮藥理功效。在治療前期皮疹嚴重時,外敷中藥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能有效清除肌膚內的濕熱火毒,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滲液的吸收,加快皮疹的愈合,同時聯合依沙吖啶溶液濕敷,通過外用的抗炎殺菌劑,有效地預防皮損局部的感染[7]。后期皮疹癥狀減輕時,外敷中藥以理氣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主,以清除滯留經絡的余毒,使氣血通暢,有效地預防皰疹后遺神經痛。中醫認為,帶狀皰疹的發病與情志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情志護理在帶狀皰疹患者的護理中尤為重要,針對此患者特點,我們采取了個性化的情志護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合作程度,同時也減輕了皰疹帶給患者的不適感。通過中西醫結合、內外兼治的治療和護理,加速了皰疹皮損的愈合進程,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有效地預防了皰疹后遺神經痛,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