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娟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坪山院區,廣東 深圳 518122)
隨著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老年人口日益增多。如何預防老年常見疾病,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也成為了社會發展過程中普遍關注的一項重要問題。盡管現階段我國的醫療衛生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護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研究發現,在老年患者治療以及預防保健過程中,給予患者中醫特色護理[1],對于提升患者的的身體素質有著非常顯著地效果。基于此,本文對中醫特色護理在老年患者預防保健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探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老年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患者。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65-83歲,平均(72.9±3.4)歲;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62-86歲,平均(71.8±4.1)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重等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方法對老年患者進行護理,主要包括定時服藥、定期進行治療等等。觀察組采用中醫特色護理方法對老年患者進行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護理干預。對于老年患者來說,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不良心理狀況,進而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患者實際的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應根據中醫辨證施護的思想,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患者的必要的心理護理干預,以此來保持患者情緒穩定,對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②飲食護理。中醫認為,食物分為寒、溫、熱、涼四類,因此,在對患者進行中醫特色護理時,也應根據患者的病情不同給予患者相應的飲食護理,并以此為基礎指導患者的食用相應類型的食物,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患者的身體素質。③合理應用中醫特色護理技術。中醫特色護理技術有很多,例如穴位按摩、刮痧、針灸拔罐、藥浴、耳穴埋豆等等[2],這類護理技術,以其操作簡單,患者不良反應較少等優點,并廣泛的應用于患者護理過程當中。而在老年患者治療以及預防保健過程中,也應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自身實際體制,選擇最為合適的中醫特色護理方法,對于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或者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④中醫運動養生護理。老年患者由于身體各項機能的退化,導致很多老年患者無論是免疫力還是抵抗力較之青壯年有著較大的差距,但是適當的運動對于提高老年患者的身體素質以及自身免疫力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因此,在患者治療或者的預防保健過程中,相關醫護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愛好以及實際的身體狀況,給予患者要相應的中醫運動養生護理,一般來說,老年患者的中醫養生護理大多是以較為溫和的運動為主[3]。⑤藥物護理。在患者老年治療過程中,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相關醫護人員還應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給予其必要的藥物護理干預,并在藥物護理過程中,對藥食進行合理搭配,以此來發揮出藥物護理以及飲食護理的具體效果。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患者身體不適感消失,身體素質明顯提升,護患關系非常融洽;滿意:患者身體無明顯不適,身體素質緩慢恢復,護患關系一般;不滿意:患者身體狀況無明顯改善,護患關系較為緊張。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P<0.05則表示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中醫特色護理作為一種集治療、預防以及保健于一體的護理方法,以其操作簡單、不良反應較少等特點,在老年患者治療以及預防保健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實際的中醫特色護理過程中,通過將飲食護理、運動護理以及中醫特色技能治療相結合,不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提升患者的身體素質,而且在患者精神狀態以及生理機能恢復方面也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對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以及生活質量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本文通過對100例老年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中醫特色護理方法,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健康改善狀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老年患者治療以及預防保健過程中,給予患者中醫護理,對于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改善老年患者的健康情況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