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方
(良鄉醫院,北京 102488)
為了能夠準確的對兒科護理管理中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并找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通過選取本院2017年收治的兒科患者進行調查分析,通過將所有患兒進行隨機分組,然后將全部患兒的資料進行比對,發現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將兩組患兒進行不同的護理方法,一組分為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而實驗組則通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并對整個護理過程中的風險進行預防,并且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總結觀察,針對護理過程中兩組患兒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并將患兒的情況記錄如下。對照組中發生了20例護理風險事故,其中因為護理人員記錄不準確造成的有10例,因為患者自身情況特殊的風險事故有4例,專業技術有1例,醫患溝通不協調有5例。而實驗組中患兒發生護理風險的有6例,因為護理人員的記錄不準確造成的事故風險有2例,由于患兒自身問題的有2例,專業技術有1例,因醫患溝通不協調的有1例。
通過對上述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將兒科護理管理風險因素總結為:患兒自身因素、護理人員因素、醫院環境因素三種,并進行詳細分析。
首先,兒童自身的行為本就不同于成年人,并且兒童對周圍環境都抱有探索欲,而醫院器材復雜,兒童在沒有監護的情況下很可能會發生風[1]。兒童年齡小,自身的思維方式也非常簡單,很容易因為一件小事情而導致情緒大起大落,而在護理過程中兒童情緒激動則將直接影響治療進度,并且還會增加護理人員的護理難度。此外,兒科是醫院中的一個特殊的科室,護理過程中必須要防止兒童的無意識行為,從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首先,醫院兒科護理人員的自身專業技能不過關。導致其在護理過程中可能因為自身技能不熟練,造成對患者治療進程產生影響。比如技能掌握不熟練會導致在給患兒輸液時引起多次針刺,造成兒童的哭泣不止,影響患兒家屬的心情,增加患兒的痛苦。其次,護理人員的重癥搶救專業技能不足。由于經常遇到較為緊急的情況,醫護人員必須要爭分奪秒,所以護理人員必須要與醫生進行熟練的配,而護理人員一旦操作失誤就會導致治療的延遲,從而影響對患兒的治療效果,甚至嚴重時還會對患兒生命造成威脅[2]。
因為在醫院就醫的患者各種各樣,所以其細菌、病毒也會很多,而醫院必須要及時做好相關的殺菌消毒和清潔處理工作。因為對兒科患者來說,其自身的抵抗系統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一些病毒的感染,從而造成自身傷情的惡化。此外,對于醫院的管理體系來說,必須要加強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的記錄準確性,因為一些不嚴謹的記錄數據,就會導致醫生在治療過程中出現錯誤,從而導致患兒的病情延誤。
首先,必須要增加護理人員的耐心和責任心,因兒科的患者年齡較小,并且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患者會出現不配合治療的情況,此時我們的醫護人員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包容患兒的一些逆反心理,通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建立起一個信任的平臺,從而讓患兒自發地配合治療。并且醫護人員要在治療過程中承擔部分監管責任,保證患兒的人身安全。其次,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謹慎。因為兒科護理是一項較為繁瑣的護理科目,并且護理對象為兒童[3],使得護理過程變得極為困難,因此護理人員在為患兒進行檢查時要細心謹慎,通過有效的安撫,緩解其緊張情緒,從而準確的了解其身體狀況。
首先,通過制定一個合理的醫療方案。針對兒童自身特點成立一個專門的醫療小組,由一些有經驗的醫生帶領對兒科患者進行一個準確的檢查,從而對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危險因素進行排查,并制定一個緊急的應對方案。然后通過對小組成員進行常規護理培訓,從而不斷的強化護理人員的自身護理經驗,確保在醫療護理過程中不會出現錯誤。此外,對于一些護理專業能力不足的醫護人員,需要對其進行二次技能培訓,如還沒有通過考核,那么將要禁止其進行兒科護理工作崗位,這樣能夠從根本上降低醫療護理中出現的各種風險問題。
首先,必須要提高醫護人員的自身專業技能,醫院管理部門要不定期地對醫護人員進行醫護專業的講座和教學,從而不斷強化醫務人員的自身知識技能。其次,還要提高醫患自我保護意識,安排醫護人員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盡量避免醫鬧事故的發生。并且還需要為患兒家屬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從而提高家屬的護理能力,預防醫患矛盾的發生。
綜上所述,因為受到兒童自身特性的影響,在對其進行護理時容易發生一些風險,所以只有不斷加強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針對性的制定預防護理管理方案,從而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從而提高兒科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