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榮
(泗洪縣人民醫院,江蘇 宿遷 223900)
管理就是創造并保持一種環境,使組織中的人員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工作潛能,為實現組織的質量目標而同努力奮斗的過程[1]。護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護理質量,護士長是管理的主體,充分利用管理技巧是提高護理質量的保證。護士長作為護理管理工作的中堅力量,全面負責護理單元的護理工作,其綜合能力和素質直接影響科室和醫院的護理質量。
某篇文章上有這樣一句話:“一個勞動三百天的護士長可以當選勞模,但不一定是一位合格的護士長。”從這一句話可以折射出護士長的工作側面——如果只顧自己埋頭苦干,只能說明你是一個實干的護士長,但是科室的管理效果不一定理想。作為一名護士長應調動護士積極性,把各項護理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條,而且能夠帶領護士愉快的工作,這才是一個合格的護士長[2]。
首先會經歷一個觀察期,年輕護士長通過對老護士長的觀察、對科室同事的觀察來指導自己最初的管理行為。漸漸的,通過前期的觀察、思考,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通過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改進,進而更好地適應本科室的管理發展要求。
護士長對科室護理人員能否有效管理 ,將對其管理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作為低年資護士長,管理經驗不足,從事護理管理工作之初 ,自然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高年資護士在科室內有較大的影響力 ,護士長要了解高年資護士的心理變化和需求,還應經常與高年資護士溝通,認真聽取并采納她們對改進科室工作的合理建議,尊重她們的人格,真正從內心深處去關心她們 。
護士長應幫助低年資護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傳遞正能量的信息,培養其救死扶傷的崇高理念和信仰,真正把患者放在首位,并予以適時表揚,增強其自信心。
生活上盡全力為護士排憂解難;獎罰分明、公平公正,樹立較好的科室氛圍,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普通兒科的特點:患兒沒有思想,很少遇見危重患兒,一般患兒都沒有各種管道、各種評分,不用幾個人翻身來檢查,就可以了解患兒的一般情況。
只是流于形式,接班者在接,交班者在看,交接班時沒有語言上的交流,經常是不知曉患兒年齡、診斷,更不要說是病人的病情九知道了,甚至本班次的治療情況怎么樣都不知曉,接班者也是無法正確評估當日患兒的基本情況。
我科改進了交接班流程和方法:接班者提前半小時進崗,細化交接班內容:查看交班報告、病人一覽表、治療單、備忘錄等。設計了床頭交班記錄單,細化交班內容:包括患兒的姓名、診斷、入院天數、主訴、陽性體征、需要向下一班交代的治療和護理等。床頭交班時由交班者攜帶交班記錄單向接班者做詳細的病情匯報,記錄單上詳細記錄需要下一班次完成的治療和護理,交接班時共同巡視,以防遺漏。本班次結束之前認真檢查治療有無遺漏、護理文件有無漏記,并簽字確認。實行一段時間后,每個班次護士都能夠準確的掌握患兒的病情,通過交接班進行評估,制定本班次的護理計劃,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
增強了護士的責任心,提高了護士交接班的質量,有效地杜絕了因交接班不清造成的護理缺陷,減少了某些不規范護理行為的發生。
是臨床護理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護理活動,促使護士在護理實踐中自我和相互評價,批判地解決護理實際工作的難疑點,提升自身的核心勝任力[3]。我科傳統護理查房,一般由護士長主持,查房護士選擇個案,提前做好PPT,參與護理查房的人員集中到會議室,聽取責任護士匯報PPT內容,最后,由護士長提問,指出不足和整改措施,整個查房過程幾乎由1名護士完成。這種查房比較單調,無法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對患者也無法正確評估和制定護理措施。
實施小組協作式護理查房。即以問題為基礎、以護理程序為框架的護理查房,此查房模式可以促使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顯著提高[4]。護士長根據科內護理人員學歷、業務能力、工作經歷,選擇3—4名分成1組,每組包括l—2名新畢業處于培訓期的護士。每月1次開展護理查房,每次查房時間為40—60min,全科護士除值班人員均要求參加。在查房前,組長合理分配查房任務,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圍繞既定的杳房目標準備相關資料。以4人查房小組為例,護士甲(通常培訓期新護士)負責匯報病史,閱讀病歷,與病人交流,歸納出簡要的病案資料;護士乙負責專科護理體檢;護士丙負責組織小組成員討論,提出最佳護理診斷及制定相應護理措施;護士丁將有關疾病的知識要點、病情觀察及護理要點歸納成幾個問題,向全科護士提問,尤其注重提問培訓期的新護士,視回答情況進行適當補充,并介紹一些前沿的知識。
我體會到小組協作學習能產生一種群體氣氛,充分發揮群體動力和集體協同合作的協同效應,培養合作精神,增強學習內聚力,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增強了護士興趣,提高了新護士的培訓效果。在協作式護理查房中,查房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參與查房的護士不僅要努力達到個人目標,而且還要幫助同伴實現目標,通過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共同完成查房任務,從而享受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護理管理是一門技巧和藝術。年輕護士長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借鑒、不斷體會和不斷總結,才能在護理管理的工作中摸索適合自己、適合科室的獨特管理方法,也才能真正做好一名最基層的護理管理者。從而在整體上提高管理水平,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