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李維龍,李佳楠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湖南 岳陽414000)
習近平主席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傳統專業課教學同思政課教學之間幾乎不存在太多交集,專業課程教學僅限于技術和技能的傳授,大多數的專業教師也較少思考在各自的教學工作中融入思政內容,理所當然地將育人的重任幾乎完全交由思政課教學或者專業輔導員隊伍,忽略了自身育人的重要職能。大學期間專業課程加實習實訓、頂崗實習的時間約占整個大學學習總時間的三分之二,在這段時間里,專業課教學幾乎和思政課教學形成孤島效應,相互隔絕,學生在這段相對獨立的時間因為幾乎聽不到思政教育的聲音,思想上有所松懈,搞不清學習的正確方向和目標,這種現象也就普遍化,長此以往,問題積累就越來越嚴重。
以《PLC技術與應用》課程教學實施總體設計為例,回歸高等職業教育的初心和本源,我們希望完成對學生全面的培養,實現“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的三全教育,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所以希望達到的預期效果是全面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素養目標三管齊下。在課程標準中對知識、技能、素養目標都有具體要求。對照要求不擇不扣完成教學任務,就成了衡量教學效果的依據。
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配合思政課教師,以及專業輔導員隊伍,本著立德樹人的原則,站在專業課教學的角度協同完成對所有學生全方位培育。
(1)不可忽視的榜樣力量。要向別人內心播撒陽光,自己首先得活成一束光,告訴自己首先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習近平主席四有好老師標準明確了我們的目標:“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有理想信念就是我們的初心,周恩來總理在少年讀書的時候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理想信念,我們每個一線教師都在為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首先應該樹立起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教書育人的崇高理想信念。積極踐行就是第二步,要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除了自身必備的親和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基本素質以外,要讓課堂充滿活力,創新和科研可以說是其中的秘密武器。我們每一個專業一線教師都應該關注行業發展最新動向,消化吸收新知識,并及時融入課堂。總有新東西引領學生,自然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老師要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
(2)教學分組。學校現在多采取小班40~50人每班的教學方式,比如45個人的一個教學班,我們可以按人數大致分成5個學習小組,每組9人,每個組選取1名小組長。分配原則:首次分配,可以兼顧各層次學生,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則,組成成績兼顧四個層次學生的學習小組,這個可以作為基本分組;其次為了保證課堂良好的教學秩序,當基本分組完成后,我們可以做出適當調整,考慮讓每個學習小組中至少包含2名班干部,加上各組小組長,我們每組的學習骨干成員達到了1/3,他們是每個小組中的骨干成員;為了考慮分組教學中的互補效應,保證每個組都有出彩機會,我們還要綜合考慮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比如性格、組織、反應、語言表達等各方面素養,讓這些學習表現非常活躍同學分散到每個學習小組中去,成為活躍小組學習氛圍的重要元素。當我們完成這幾個步驟之后,完善的分組方案就基本形成,可以在教學環節中按此分組方案實施,如果還有欠缺,在教學實施環節還可以做調整。
(3)課程思政具體實施。主要采用翻轉課堂模式結合項目任務教學法實施教學。教學環節分課前、課中、課后三環節。
課前老師通過線上平臺下發學習任務單,告知預習任務,學生通過觀看線上學習資料展開自主性學習,上傳學習成果,展開互評。在該環節中,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因為需要學生通過平臺提交預習作業,多了一層監督,保障了自主學習的效果。學生可以在預習作業提交后進行互評,取長補短,同時教會學生要懂得贊嘆和欣賞他人。久而久之,學生的自學習慣便得以形成,這也為學生終身學習習慣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課中通過學生展示自主學習成果,同時也暴露學習中的問題,老師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實現難點突破。學生能大膽上臺展示,鍛煉了自身膽量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展示獲得了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認可,自信心大幅度提升,學習興趣自然濃厚。90分鐘的課堂教學大約可以至少保證至少10個左右的同學發言,也就占到總人數的1/4左右,通過一學期的課堂教學,大概可以保證每個學生上臺展示的機會在8~10次左右,這樣在總量上保證了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該環節為了更好地融入課程思政相關內容。比如“卷揚機控制系統PLC設計”任務,實際是控制交流電機的正轉與反轉,就會涉及相間短路保護和電機自身過載保護的問題,引導學生養成安全意識,在設計控制系統時,應該全面考慮,謹慎思維,完成的控制系統必須兼顧安全性與可靠性。在講到“十字路口交通燈控制PLC”任務時,通過展示交通燈的重要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如果系統不穩定可能會存在的隱患,向學生滲透系統可靠性、穩定性在安全方面的巨大意義,從而加強學生安全意識教育,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講解“傳輸帶控制PLC設計”任務時,要求學生規范進行I/O分配、規范畫出硬件電路連接圖、規范編程。因為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學,所以團隊合作非常重要。每個同學都有特殊的分工,為了做到溝通無障礙,規范化操作顯得非常有必要,這就好比各種品牌的手機充電器不通用,會帶來極大的不方便,如果各大廠商都采用相同的接口標準,問題就解決了是一樣的道理。通過一個學期課中教學的積累,學生在人身安全、設備安全、團隊合作、語言表達、邏輯思維、信息整理等方面的素質得到極大的提升。
課后通過GX軟件讓學生通過仿真實訓實際觀察運行效果,改進設計方案,從而鞏固所學知識。該過程告訴學生再好的理論也要通過實踐驗證,只有經得起實踐砍樹的理論才能站得住腳。有些學生因為對PLC編程已經培養起了極大的興趣,會主動找出好幾種解決方法完成同一個控制任務,發散思維能力非常強。有的學生因為特別樂于與其他同學分享學習成果,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得非常愉悅。
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的學習,老師不單單將精力集中于知識和技能的傳遞,而是實時加入課程思政、崗位素養等方面的問題,關注對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使得學生各方面素質都得到了極大提升,課堂教學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傳統專業課程的教學主要看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而弱化了對其他方面的考量。主要的考評方式為期末考核,對過程性的考核重視不夠。我們將考核分成三塊,第一知識和技能;第二專業素養;第三思想品德。具體在課程標準中要細化、量化,以此作為考評的依據。通過線上平臺進行過程性的考評,結合作業情況、實訓操作中的素養要求、課程思政中的表現等進行全面的考量。
《PLC應用技術》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入課程思政,為專業課教學中課程思政提供了一些解決辦法,體現了為黨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初心和使命。但是就整門課程來看,課程思 政的素材還顯得不是很夠,如果要充分發揮和思政課之間的協同育人作用則需要深度挖掘課程思政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