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山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體會作者的寫作思路,同時還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充分的發揮自我,實現語文學習的價值。然而由于很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不是太成熟,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無法安心的進行閱讀,導致閱讀后無法提煉出文本的大意,閱讀質量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失去了閱讀興趣。,鑒于此,本文對如何高效的進行閱讀教學,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閱讀思維進行了探討,希望為廣大的一線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語文;閱讀;小學生
閱讀教學是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識字的主要來源,通過閱讀,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文字的音、形、義,同時還可以掌握文字的運用情境,從而熟練應用。因此,閱讀教學深受教師的重視,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出了探討。
一、創設閱讀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之前,為了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去,教師可以根據閱讀的內容,創設一定的閱讀情境,喚起學生的閱讀動機,讓學生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中主動閱讀,體驗閱讀的樂趣。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將心融于文章中,從而切身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以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學習《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意義,于是筆者為學生創設了問題情境:假如你和爸爸媽媽出去旅游,結果在山上發現迷了路,那么這時應該怎么辦呢?會不會害怕,通過給學生創設這種情境,使學生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之后引出本節課的內容,使學生對其充滿期待,并主動進行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再如,在學習《贈汪倫》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于是筆者為學生創設了故事情境:李白喜歡作詩,汪倫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所以托人給李白送信,說你是不是喜歡游覽,這里有十里桃花,你是不是喜歡喝酒,這里有萬家酒店,于是李白飛奔去找汪倫,結果并沒有信中所說的這些地方,后來才知道十里桃花只是那個桃花渡口,而萬家酒店只是一個酒店的名字,李白被汪倫的幽默所吸引,之后兩人結交為朋友,在臨別時寫下了這首詩。通過這個故事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對這首詩的內容充滿了好奇,同時幫助學生明確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為接下來的閱讀做好鋪墊。
二、引進課外閱讀,豐富閱讀內容
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讓學生對教材中的文章進行閱讀之外,還可以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讓學生不受課內教學的限制,接觸到外在的世界,增長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從而拓展學生的閱讀思路,提升閱讀素養。除此之外,通過課外閱讀,學生還可以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終促進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去生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為今后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例如,在學習《揠苗助長》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悟出其中的深刻道理,于是筆者在講完這節課內容后,為學生指導了一些課外閱讀,如“刻舟求劍”“葉公好龍”等多寓言故事,使學生通過閱讀來總結其中的人生哲理,并且掌握寓言故事的語言特點,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再如,在學完《望廬山瀑布》一課后,為了讓學生掌握李白作詩的特點,于是,筆者將李白的其他古詩讓學生們進行了閱讀,如《將進酒》、《夢游天姥吟留別》、《望天門山》等,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詩人情感的表達,從而在豐富學生閱讀內容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三、實施探究閱讀,增強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必須堅持探究性閱讀教學的理念,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最后讓學生形成一定的閱讀素養。而在進行探究性閱讀教學時,其過程不僅具有開放性,而且還具有自主性,所以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展開閱讀,最終通過閱讀發展自身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從而實現閱讀教學的價值,促進未來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開國大典》這一課時,筆者為學生列出了板書,讓學生通過閱讀分析大典前會場的情況,總結大典中的具體儀式,以及大典后的場景。這時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對這部分內容進行了分析,發現在大典中,展開了宣告、升國旗、讀公告、舉辦閱兵式,群眾游行等活動。經過這樣的探究,讓學生明確了整個文章的線索和方向,為能夠更好的理解鋪平了道路。再如,在學習《詹天佑》一課時,筆者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對這節課的文章結構進行了探討,經過探究學生們發現,文章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1-3自然段,主要講詹天佑接受任務的背景,第二部分是4-6自然段,這部分內容了總結詹天佑創作的具體事例。經過這樣的探究,使學生的閱讀方向更加明確,從而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技能。
四、結合寫作教學,體現閱讀價值
為了讓學生主動閱讀,并且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練習寫作,堅持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這一理念來進行教學,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寫作的技巧,并且將文本中的寫作手法在寫作中進行應用,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這樣一來,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二來,可以使學生體會閱讀價值,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學完《人物描寫一組》一課后,為了讓學生通過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來描寫符合人物,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于是筆者讓學生閱讀了《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多部小說,在閱讀完之后進行了寫作訓練。之后,筆者并對文章進行了點評,使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從而在不斷地訓練中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傊?,將閱讀與寫作進行結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最終將理論進行實踐,體現閱讀教學的價值。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不僅是課程標準教學的要求,還是學生成長的需要。所以教師在閱讀的教學中,必須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來設計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課堂中,既能鍛煉自身的閱讀技能,又能提升寫作能力,從而實現語文教學的價值,完成素質教育下的教學要求,將學生培養成優秀青少年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郭明果.淺析如何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6(25).
[2] ?張秀麗.探討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