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李秋香,陳玲
支氣管結石指位于支氣管腔內或侵蝕入支氣管腔內的鈣化團塊,可引起嚴重支氣管刺激及阻塞癥狀[1]。支氣管結石病因復雜,臨床表現多樣但缺乏特異性,僅有少數表現為咯石患者易確診,因此該病的診斷較為困難,易漏診或誤診而對患者造成長期損傷。支氣管結石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少見病,近年來隨著高分辨率CT(HRCT)、薄層CT、三維重建、支氣管鏡等診療技術不斷發展及臨床醫生診斷水平提高,支氣管結石發現率及診斷率均不斷提高。
筆者設定檢索時間為2013年9月—2018年9月,以“支氣管結石”為關鍵詞檢索中國知網、萬方醫學網、維普網及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以“broncholithiasis”“Broncholith”“Bronchial lithiasis”“bronchial stones”為 關 鍵 詞 檢 索PubMed、Ovid、Web of Science等數據庫,去重后共檢索到46篇相關文獻250例患者,其中英文文獻25篇[1-25],中文文獻21篇[26-46]。本文結合相關文獻系統地分析了支氣管結石的研究進展,以期為臨床有效診治支氣管結石提供參考。
ANWER等[47]研究結果顯示,肺部疾病患者支氣管結石發生率為0.1%~0.2%,咯血患者支氣管結石發生率約為0.8%;張遜等[41]研究結果顯示,外科手術患者支氣管結石發生率約為0.12%。由于既往支氣管結石發現率或診斷率較低,因此其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少見病,近年來支氣管結石發現率及診斷率不斷提高,但關于支氣管結石的發病率目前暫無統計數據。筆者通過檢索文獻發現的250例支氣管結石患者中男107例,女108例,35例未描述患者性別,男:女比例為1.02:1;年齡15~85歲,平均年齡55.8歲;發病時間1周~30年,少數患者為急性起病;結石部位:右側支氣管143例(占57.2%),左側支氣管73例(占29.2%),34例未描述患者結石部位,右側與左側支氣管結石比例為2:1;結石位置:葉支氣管103例次(占41.2%),段或亞段支氣管72例次(占28.8%),主支氣管28例次(占11.2%),右中間支氣管19例次(占7.6%),不詳31例次(占12.4%),葉段支氣管與主支氣管及右中間支氣管結石比例為4:1,其原因可能與支氣管解剖結構有關;感染情況:未提及242例次(占96.4%),曲霉感染5例次(占2.0%),放線菌感染2例次(占0.8%),結核分枝桿菌感染1例次(占0.4%),蓋爾森基興奴卡菌感染1例次(占0.4%),部分患者感染反復發生,經抗感染治療癥狀可控制,因此臨床常因對感染缺乏足夠重視而導致支氣管結石患者病情延誤[1-46]。
支氣管結石的病因較復雜,DE等[48]研究認為,支氣管結石的病因主要涉及以下5個方面:(1)慢性炎癥或慢性肉芽腫性疾病導致縱隔或氣管旁鈣化淋巴結侵蝕支氣管壁、穿入支氣管腔而嵌頓在葉或段支氣管內是造成支氣管結石的最常見的原因,筆者通過檢索文獻發現的250例支氣管結石患者多有慢性肺部疾病,且美國以組織胞漿菌感染所致支氣管結石多見,而亞洲、歐洲國家則以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致支氣管結石多見(占24.8%)[1-46],但是先有支氣管結石而后反復繼發感染,還是先有反復感染而后再形成結石,目前尚存在爭議。(2)支氣管軟骨壞死、鈣化并脫落入支氣管腔內而形成支氣管結石。(3)吸入異物、含鈣粉塵并以此為核心而形成支氣管結石。(4)支氣管擴張時分泌物中含量豐富的鈣鹽逐漸濃縮而形成支氣管結石。(5)原發或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多發性骨髓瘤等肺外原因導致支氣管異源性鈣化而形成支氣管結石。
筆者通過檢索文獻發現的250例支氣管結石患者基礎疾病及并發癥:阻塞性肺炎78例次(占31.2%),肺結核62例次(占24.8%),支氣管擴張46例次(占18.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27例次(占10.8%),肺膿腫10例次(占4.0%),塵肺4例次(占1.6%),曲霉病3例次(占1.2%),支氣管食管瘺2例次(占0.8%),肺癌2例次(占0.8%),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ABPA)1例次(占0.4%),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1例次(占0.4%),膿胸1例次(占0.4%),無基礎疾病及并發癥9例次(占3.6%),不詳60例次(占24.0% )[1-46]。
支氣管結石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多與結石部位、位置及支氣管壁侵蝕程度有關,患者可以無明顯臨床表現,也可以表現反復出現的輕微咳嗽、咳膿痰、咯血、呼吸困難等,并可伴有胸痛,合并感染時常出現發熱、畏寒等。筆者通過檢索文獻發現的250例支氣管結石患者臨床表現:反復咳嗽135例次(占54.0%),咳痰119例次(占47.6%),咯血94例次(占37.6%),胸痛46例次(占18.4%),呼吸困難27例次(占10.8%),發熱26例次(10.4%),咯石9例次(占3.6%),不詳43例次(占17.2%),無明顯臨床表現3例次(占1.2%)。需要指出的是,咯石是支氣管結石較特異的臨床表現,可作為支氣管結石的確診依據,但咯石發生率較低且以腔內型小結石多見,部分患者經支氣管鏡鉗取或激光碎石后結石松動而在劇烈咳嗽時將結石咯出。多數文獻未描述支氣管結石的體征,部分患者氣道不完全阻塞時可聞及哮鳴音,合并感染時可聞及濕啰音,出現阻塞性肺不張時可出現相應部位呼吸音減低。此外,部分支氣管結石可導致支氣管腔扭曲或阻塞并刺激、侵蝕支氣管壁,繼而造成慢性咳嗽、咯血、反復感染,甚至累及食管而引發支氣管食管瘺[20,32],主要表現為吞咽困難、胸骨后痛等。
多數支氣管結石患者胸部X線檢查僅能發現肺不張或支氣管擴張等征象而不能發現結石影。胸部CT檢查能發現肺野或支氣管腔內高密度影或提示支氣管結石的間接征象,如阻塞性肺不張、肺炎或肺實變,而結石相關支氣管擴張、狹窄或扭曲,縱隔或肺門淋巴結鈣化等對診斷幫助較大;此外,胸部CT還可以評估支氣管結石與周圍組織尤其是與心臟、大血管等的關系,進而為患者病情評估及手術方式選擇等提供參考。筆者通過檢索文獻發現的250例支氣管結石患者影像學特征:支氣管腔內高密度影并阻塞114例次(占45.6%),支氣管狹窄、擴張或扭曲81例次(占32.4%),阻塞性肺炎53例次(占21.2%),肺實變36例次(占14.4%),縱隔淋巴結鈣化36例次(占14.4%),阻塞性肺氣腫19例次(占7.6%),肺不張19例次(占7.6%),胸腔積液5例次(占2.0%),空洞2例次(占0.8%),毀損肺2例次(占0.8%),不詳48例次(占19.2%)[1-46]。
腔內型支氣管結石支氣管鏡下主要表現為直視下結石樣物質、膿液或肉芽包裹樣質硬病灶(沖洗、吸盡膿液或分離肉芽樣物質可見鈣化物);腔外型支氣管結石在支氣管鏡下常不能見到結石,多表現為支氣管狹窄、黏膜充血及水腫,常需進一步行外科手術確診。病理學檢查有助于明確支氣管結石的診斷,而支氣管結石化學成分與骨相似,85%~90%為磷酸鈣,10%~15%為碳酸鈣[48];張慧[40]報道的1例支氣管結石患者的結石由57%的磷酸鈣和43%的碳酸鈣組成。筆者通過檢索文獻發現的250例支氣管結石患者支氣管鏡下表現:直視下結石樣物質80例次(占32..0%),支氣管狹窄76例次(占30.4%),黏膜充血及水腫43例次(占17.2%),膿液或肉芽包裹樣質硬病灶35例次(占14.0%),大量痰液19例次(占7.6%),支氣管腔內出血13例次(占5.2%),潰瘍1例次(占0.4%),不詳43例次(占17.2%),無明顯異常7例次(占2.8%);8例患者未進行支氣管鏡檢查。
胸部CT檢查聯合支氣管鏡檢查是目前臨床診斷支氣管結石的最重要的手段,聯合外科手術及病理學檢查等可進一步提高支氣管結石診斷率,但支氣管結石的首選檢查方法目前尚未達成共識,臨床醫生多根據患者病情及自己的經驗而選擇。一般情況下,多數支氣管結石患者經臨床醫生結合病史、影像學特征及支氣管鏡下表現等可以確診,部分不能及時確診的支氣管結石患者可通過外科手術切除肺段或肺葉后經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
目前,支氣管結石主要分為腔內型、經腔(透壁)型和腔外型3種類型[24],但常需結合胸部影像學檢查結果、支氣管鏡檢查結果及術后情況才能進行分型判斷,而胸部影像學聯合支氣管鏡檢查結果有助于判斷支氣管結石位置并為治療方式的選擇提供參考。筆者通過檢索文獻發現的250例支氣管結石患者分型:腔內型99例(占39.6%),經腔型46例(占18.4%),腔外型43例(占17.2%),不詳62例(占24.8%)[1-46]。
結石較小、完全腔內型結石可不用治療,部分患者可自行咯出。結石較大但屬于完全腔內型、可以自由活動者可采用支氣管鏡直接取石,但需注意避免使用異物鉗鉗取非活動結石而導致支氣管壁損傷,也可通過經支氣管鏡注水法判斷結石的活動情況;對于支氣管結石與支氣管管粘連不明顯者,可通過支氣管鏡聯合冷凍、鈥激光等方式取石,但支氣管鏡聯合鈥激光取石易并發大出血或支氣管/食管胸膜瘺。由于多數支氣管結石是緩慢形成的、病程較長、與支氣管壁粘連嚴重而不能完全分離,或為透壁型或腔外型結石,或與肺動脈分支關系緊密,支氣管鏡取石失敗或可導致危及生命的大出血等,因此雖然腔內型支氣管結石僅占39.6%,但外科手術仍是目前臨床治療支氣管結石的主要手段。部分支氣管結石患者由于基礎疾病較重或高齡等因素而不能耐受支氣管鏡或外科手術治療,因此只能選擇保守治療。筆者通過檢索文獻發現的250例支氣管結石患者治療情況:外科手術153例次(占61.2%),其中肺葉切除術55例次,支氣管切口取石術22例次,復合切除術21例次,右肺雙葉切除術12例次,全肺切除術11例次,支氣管袖式切除術9例次,肺動脈成形術3例次,余肺切除術1例次,不詳19例次;內鏡取石術94例次(37.6%),其中支氣管鏡直接取石62例次,支氣管鏡聯合鈥激光取石27例次,激光碎石4例次,支氣管鏡聯合冷凍取石1例;保守治療20例次(占8.0%);未描述治療情況8例次;自行咯出結石7例次(占2.8%)。
多數支氣管結石患者經治療可治愈,預后較好,部分支氣管結石患者會因自發大咯血或治療過程中出現大咯血而危及生命,或因基礎疾病較重而死亡。
支氣管結石病因復雜,近年來隨著臨床診療技術發展及診療水平提高,支氣管結石發現率及診斷率均不斷提高,但目前尚無支氣管結石發病率的數據;結合文獻分析,支氣管結石的發病無性別差異,但右側支氣管結石多于左側,葉段支氣管結石多于主支氣管及右中間支氣管;支氣管結石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臨床接診反復感染、慢性咳嗽、反復咯血并伴胸痛的患者時需警惕支氣管結石的可能,且對于影像學表現為肺野及支氣管腔內高密度影伴縱隔及肺門淋巴結鈣化、阻塞性肺炎、肺不張或肺實變、遠端支氣管擴張者尤應重視。支氣管鏡檢查是目前臨床診斷及治療支氣管結石的重要手段,聯合胸部影像學檢查可為支氣管結石的診斷及其分型提供重要參考依據,聯合鈥激光、冷凍等可有效治療支氣管結石,但外科手術仍是目前治療支氣管結石的主要手段。需要指出的是,外科手術創傷大、并發癥多,而肺葉切除術會對患者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外科手術治療支氣管結石已飽受爭議;相信隨著支氣管鏡技術越來越成熟、硬鏡重歸臨床、鈥激光及冷凍等技術進一步發展,臨床醫生將會進一步拓寬思路,研創出更多的治療手段,從而提高支氣管結石治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