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鈺,陳麗
缺血性腦卒中指腦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的腦組織局部病變,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快、高致殘率及病死率等特點[1]。積極改善腦血液供應、延緩或阻斷腦梗死病理進程、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是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方案[2]。依達拉奉注射液能有效減輕血管內細胞損傷及腦水腫程度,延緩神經元凋亡,進而促進神經功能恢復[3]。近年來,中成藥制備技術得到快速發展與提高,在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逐漸受到關注。參麥注射液是由麥冬、紅參組成,具有養陰生津、益氣固脫之功效,能夠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溶解血栓、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疾病良好轉歸[4]。臨床研究表明,源于內臟脂肪組織的內臟脂肪特異性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和抵抗素(Resistin)通過參與動脈粥樣硬化而影響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重點和防治靶點[5]。本研究旨在觀察依達拉奉注射液聯合參麥注射液治療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療效,并探討其對血清Vaspin、Resistin水平和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6]中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并經顱腦CT檢查確診;(2)年齡≥60歲;(3)意識清醒;(4)發病時間≥6 h;(5)首次發病,無溶栓治療史。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肝、腎、心血管疾病或其他腦血管疾病者;(2)伴有心源性腦梗死或腦出血者;(3)合并腫瘤或感染性疾病者;(4)伴有凝血功能障礙者;(5)對依達拉奉注射液或參麥注射液過敏者。
1.2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4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5例,女35例;年齡63~84歲,平均年齡(73.1±3.9)歲;發病時間6~48 h,平均發病時間(32.3±2.5)h;合并癥:糖尿病33例,高血壓44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齡63~84歲,平均年齡(73.5±3.4)歲;發病時間7~46 h,平均發病時間(32.9±3.1)h;合并癥:糖尿病35例,高血壓42例。兩組患者性別(χ2=0.258)、年齡(t=0.647)、發病時間(t=1.261)、糖尿病發生率(χ2=0.114)、高血壓發生率(χ2=0.121)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予以溶栓、抗凝、擴張血管、改善腦細胞代謝等常規治療,包括常規靜脈滴注胞磷膽堿注射液〔華潤雙鶴利民藥業(濟南)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18060113〕0.5 g/d、注射用長春西汀(福建省閩東力捷迅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180803R)10 mg/d;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Bayer Vital GmbH生產,生產批號:BJ42944)100 mg/d,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X70055)20 mg/d;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者,給予降壓、降糖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依達拉奉注射液(揚子江藥業集團南京海陵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18090112)30 mg+0.9%氯化鈉溶液100 ml靜脈滴注,2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參麥注射液(四川升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1811404)50 ml+5%葡萄糖溶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
1.4.1 臨床療效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降低>90%為治愈;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NIHSS評分降低46%~90%為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NIHSS評分降低<46%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7]。
1.4.2 血清Vaspin、Resistin水平 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肘靜脈血3~5 ml,置于肝素抗凝管中,3 000 r/min離心20 min(離心半徑10 cm),取血清并置于-80 ℃環境保存待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Vaspin、Resistin水平,試劑盒購自于伊萊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4.3 腦血流動力學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TCD)評估兩組患者腦血流動力學,檢查指標包括雙側大腦中動脈峰流速(Vp)、雙側大腦中動脈平均流速(Vm)及其對稱性差值(DVp、DVm)。
1.4.4 神經功能 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NIHSS評估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該量表包括意識水平、最佳凝視、視野等11條項目,滿分42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經功能越好。
1.4.5 不良反應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蕁麻疹、胸悶/氣促、顏面潮紅、出血等。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包括年齡、發病時間、Vaspin、Resistin、Vp、Vm、DVp、DVm、NIHSS評分)以(x ±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包括性別、糖尿病發生率、高血壓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分析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臨床療效)分析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治愈9例,顯效36例,有效19例,無效6例;對照組患者治愈4例,顯效25例,有效26例,無效15例。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u=2.952,P=0.003)。
2.2 血清Vaspin、Resistin水平 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清Vaspin、Resistin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清Vaspin水平升高,血清Resistin水平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Vaspin、Resistin水平比較(x± s,μg/L)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Vaspin and Resist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3 腦血流動力學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Vp、Vm、DVp、DVm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Vp、Vm加快,DVp、DVm減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4 NIHSS評分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NIHSS評分為(18.9±2.9)分,觀察組為(19.3±2.4)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889,P=0.376);觀察組患者治療后NIHSS評分為(7.5±1.2)分,低于對照組的(9.4±1.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985,P<0.01)。
2.5 不良反應 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蕁麻疹2例、胸悶/氣促1例、顏面潮紅1例、出血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1%;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蕁麻疹1例、胸悶/氣促2例、顏面潮紅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7%。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19,P=0.730)。
缺血性腦卒中多發于老年人,主要包括腔隙性腦梗死、進展性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等。臨床研究表明,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痙攣等可導致血管壁結構及功能變化、腦組織缺氧缺血,造成腦血流動力學改變和神經功能缺損,進而引發腦組織病變[8-9]。因此,恢復缺血區域腦血液供應及腦血流動力學對促進疾病良好轉歸具有重要意義。
依達拉奉是一種神經保護藥物,能夠有效通過血-腦脊液屏障并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腦細胞代謝及缺血區域微循環和血流量,進而減輕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抑制腦血管水腫的發生發展,有利于改善腦組織局部缺氧缺血程度,促進神經功能恢復[10-12]。為進一步促進疾病良好轉歸、提高治療效果,臨床多采用聯合用藥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參麥注射液源于《癥因脈治》中的參麥飲,其中紅參具有益氣固脫、補氣生津之功效,可大補元氣;麥冬能促進溶血素生成,從而抑制血栓形成及腦梗死進展[13]。研究表明,參麥注射液能夠有效抑制血清炎性因子釋放,從而減少炎癥侵襲,防止血栓形成[14-15]。動物研究證實,參麥注射液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保護腦卒中小鼠血管內皮細胞,提高免疫功能,進而提高腦組織對缺氧缺血的耐受力、延緩或抑制神經元凋亡、保護神經功能[1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后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但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間無統計學差異,表明依達拉奉注射液聯合參麥注射液可發揮協同增效作用,有效提高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臨床療效,促進患者腦組織神經功能恢復,且安全性較高。
血清Vaspin、Resistin水平是用于缺血性腦卒中病情評價及預測療效、轉歸的新指標[17-18]。Vaspin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炎性因子,可通過抑制其他炎性因子分泌而減輕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發揮腦保護作用。有研究指出,血清Vaspin水平降低與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相關,藥物干預或補充外源性Vaspin是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新靶點和新方向[19-20]。Resistin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多肽類激素,可通過激發血管平滑肌細胞、降低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而促進平滑肌細胞遷移及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并能有效抑制脂蛋白與細胞膜中脂質過氧化、準確區分炎癥狀態[2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Vaspin水平高于對照組,血清Resistin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依達拉奉注射液聯合參麥注射液可有效提高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Vaspin水平,降低Resistin水平,對促進疾病良好轉歸具有重要意義。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腦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x±s,cm/s)Table 2 Comparison of cerebral hemodynamic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腦血流速度減慢是缺血性腦卒中的典型病理改變,可導致缺血性腦卒中病情進展及不良預后。TCD能夠準確反映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腦血管狀態,有助于指導患者臨床診斷、治療及預后評估[22]。研究表明,腦血流動力學指標與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有關,可用于顱內壓的動態評估,并客觀反映側支循環代償和血管再通情況,從而輔助醫生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23-2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Vp、Vm快于對照組,DVp、DVm小于對照組,表明依達拉奉注射液聯合參麥注射液可有效提高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腦血流速度,減小不對稱性,從而糾正患者腦血流動力學異常,改善缺血區腦血流供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依達拉奉注射液聯合參麥注射液治療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療效確切,可有效提高血清Vaspin水平,降低血清Resistin水平,改善腦血流動力學,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本研究樣本量有限,研究結果及結論仍有待于擴大樣本量、行多中心研究進一步驗證,而依達拉奉注射液聯合參麥注射液治療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長期療效也有待于進一步觀察。